李建成
追求成長,應該說是人生命的主題詞。人生命成長的核心是境界的成長,作為教師在追求生命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應是追求自己境界的成長。
境界是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即修為;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的水平。對于教師來說,境界不僅是其生命價值,而且體現其人生意義。因為教師的境界至少包括教師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理論修養和教育實踐修養,是教師內在修養和教育行為的根本體現。
境界是人生命狀態的符號。人的境界具有個性化,不同的人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同人的境界是不相同的。人的境界也會隨著情趣而變化,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和不同事件上境界也是有區別的。人的境界還體現復雜化,人的境界可以變化,可能變得高尚,也可能變得渺小。由此可以看出:境界在人生命狀態中具有諸多特性,雖然原有狀態可以多元,但是人的價值追求應力求一致——追求境界向高尚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應追求自己的境界成長。
境界是人生命本質的特征。人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讓自己生命更加完美,使其不斷向善、向上,并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從本質上說,生命的完美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讓自己的境界能夠得到更好成長。就教師而言,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修養和教育藝術修養;同時,還在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身心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便是追求自己境界的成長,且通過自己崇高境界的成長,促進學生境界的發展。
作為教師來說,應通過怎樣的方式實現自己境界的成長呢?
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里談到:“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以上所涉及的“境界”,主要指人所能達到的修為或程度,三種境界說具有明顯的遞次而進的意義。根據王維國成就事業經歷的三種境界,筆者認為,作為教師來說,追求自己境界的成長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種境界:執著追求教育事業,全面理解教育本質,建構自己的教育主張。第二種境界: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教育主張,廢寢忘食,全心奉獻教育。第三種境界:潛心研究教育,在實踐中發現教育規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教師境界的成長至少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師德的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品德是其境界的核心要素,提升教師境界首先要提升其思想道德品德。每個教師心中必須樹立“愛生如子”“愛教如命”“愛校如家”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達到“大愛無疆”的境界。二是專業的不斷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其境界的重要表征,提升教師境界必須要提升其專業素質。每個教師都要加強教育理念的學習,圍繞自己的教育主張進行教育實踐,全面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三是心態的不斷完美。心態決定境界,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不應只想個人利益,而應多為學生著想,多為同事著想,多為學校著想;對于學生來說,不應只想個人快樂,而應多為自己未來著想,多為家長著想,多為國家著想。四是責任的不斷擔當。教師的責任意識是其境界的重要內容,提升教師境界必須要提升其責任擔當。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學生是否完成學業任務是我的責任,學校的發展是我的責任,個體專業發展也是我的責任。對于學生來說,勤奮學習是我的責任,奉獻他人也是我的責任……只要做到這些,我們的境界在生活中就能獲得成長。
總之,只要我們不懈追求,努力實踐,我們一定能在探尋生命成長的過程中促進境界的成長,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作者系江蘇省洪澤高級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