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孫苗++夏寧宏++樊萌
“再次站在黨旗下,朗誦著入黨誓詞,我這個老兵的熱血在沸騰。”2015年12月7日,咸安區白茶社區71歲的老黨員熊新鄂參加完“主題黨日+”活動后,激動地握著社區黨委書記曹蓮英的手說,“以后不管什么任務盡管吩咐我,不要看我年紀大,我一定按組織要求完成好。”
記者走訪多個社區時發現,“主題黨日+”活動讓無數類似熊新鄂的黨員找到了組織、找回了歸屬感。
咸安區梅園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單位型”社區。上世紀70年代,企業從河北張家口遷入咸寧,成立湖北煤礦機礦廠。2009年改制后,原先的企業“黨工辦”不復存在,黨員大多處于無組織生活狀態。
現在,老廠長、老書記們主動上臺講黨課。平日里,黨員們牽頭成立乒乓球、歌舞、門球隊,搞文體活動,其樂融融。盡管社區居住條件較差,但思想上都擰成了一股繩。社區黨總支書記黃順才告訴記者:“一些失聯黨員主動寄回黨費,曾外調工作的老領導主動轉回組織關系。‘主題黨日+如同磁石,將社區將大量的黨員吸引而來。”
同為企業改制型的赤壁市炭素社區,老廠長熊光父退休后隨子女居住在深圳。去年“主題黨日+”前一天,社區副書記金玲電話通知他此事。“熊老聽后很激動,問我現在買票回來參加活動還來不來得及。考慮到時間緊,加上老人年紀大了,我建議將學習資料寄給他。”金玲回憶說,“誰都沒有想到,當晚他坐夜班火車,第二天一大早就到社區報到了,在場的同志們十分感動。”
“六事聯動”,極富儀式感和參與感的“必修課”,讓黨員們感受到了身份自信和價值獲得感。對流動黨員和特殊黨員而言,支部的“送學”同樣受益匪淺。白茶社區黨員黃卜軍說:“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我就像一個沒有爹媽的孩子在外漂泊。組織通過微信、電話和信件,讓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這真正讓我感到自己身份的不同,我也每月按時繳納黨費,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如何更好地組織發動黨員發揮主體作用?咸寧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各支部“+”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在赤壁市陸水社區,考慮到轄區屬于老城區,社區環境較差,破產改制企業居民較多的情況,社區推出“主題黨日+志愿服務”,定時組織黨員清潔環境。
3月7日,白茶社區黨委安排網格員入戶,征集居民微心愿。“主題黨日”上一經公布,現場即認領了50多個微心愿。作為在社區報到的黨員,咸寧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龍文獲悉,一名小女孩家庭貧困,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希望得到一個新書包。他特意選購了一個粉紅色的新書包,送到了小女孩家里。
赤壁市木田畈社區,是一個村改社區。自活動開展以后,各重大事項集中討論,實行民主議事,民主決策。黨員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角色與作用,遇到糾紛,不再冷眼旁觀,而是挺身而出。社區里有一對親兄弟,因0.5畝耕地的確權問題,多年來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今年,社區干部多次談話,村內的黨員們也仗義執言,終于在3月下旬,這樁打了3年官司的糾紛,得到根本性解決。
“‘主題黨日+是理想信念加油的新起點。”咸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建平說,“它固定在一個下午,卻外延在平時工作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