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璟煜
摘 要: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學習目的是對常見的化學現象進行分析,逐步提高學生實驗能力與分析能力。作者對教學有效性的概念和意義進行分析,總結了會對教學有效性產生影響的因素,并提出針對性教學措施。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課堂教學
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教師教得非常辛苦,學生也學得特別累,但是課堂教學難以收到實效,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實際提高呢?我們在學習新課改的精神時可以發現,新課改的很多內容都是以解決此類問題為目標的。由此可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充分掌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理念,采取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為實現新課改的目標而鉆研和探索。素質教育在我國推行了較長的時間,在開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伴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行,非常有必要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和討論。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概念與意義
我們經常會提到“有效教學”,那么什么才是有效呢?從理論上說,它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所獲得的個人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從它的核心來講,有效教學追求的是教學的收益。該收益所指的并不是教師的講述是否認真,或是有沒有將教學內容詳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學到什么,有沒有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或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收獲,那么無論教師花費了多少精力,這樣的教學也是無效的。
那么,什么是課堂教學有效性呢?在筆者看來,就是教師利用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進步,讓他們有所收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組織時要遵循教學規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爭取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在實施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一個主旨,那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教學活動,我們對教學有效性進行評判的唯一指標就是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沒有進步和發展。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發揮自身的演示和示范作用,演示實驗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實驗習慣,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使學生在實驗時更注重實驗操作的規范化。
二、演示實驗是課堂有效性的一個有效保證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結合所學內容進行演示實驗,演示實驗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多種多樣的實驗方式,神奇多變的實驗過程,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
為了使演示實驗收到最好效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努力提高實驗成功率。在備課階段,教師要認真、仔細,明白本課實驗的目的,該實驗具備什么要求,并結合實驗的要求和目的對講課與實驗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我們提倡教師在課前先實驗一番,以規范的操作手法和熟練的實驗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對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做到胸有成竹。其次,教師要努力提高實驗的可見度。教師在操作時要面向學生,讓所有學生都看清教師的操作,并在實驗的關鍵點進行講述,引導學生將實驗與所學的知識點結合起來。
三、影響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為了使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得到充分發揮,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逐漸熟悉實驗儀器和設備,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對于實驗課的興趣都非常濃厚,在實驗課上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另外,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實驗細節進行規范。一般來說,實驗教學會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影響,對教學有效性產生消極作用。
1.學生在課前不對新知識進行預習
實驗課上學生和教師所要接觸的內容比較多,但是為了不影響正常的講學,給實驗留下的時間不能太多。學生有的對實驗的儀器不太熟悉,再加上復雜的實驗原理,如果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那么在實驗過程中必定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實驗教學會面臨很大阻礙。有的學生對化學試劑不太了解,害怕會出現意外事故,因此不敢碰觸化學試劑。還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出現問題會茫然無措,往往亂成一團,忙中出錯。有的學生只會一步步地聽從教師指點,呆板地按教材上的程序進行操作,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學習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一些需要通過預習解決的作業,讓他們明白該為新實驗做哪些準備。等到來到實驗室后,先熟悉一起,對照著教材上的內容將實驗內容與儀器結合起來進行預習,促進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學生在課內的動手機會減少
從規模和形式上說,實驗是一種個人活動,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才能從中有所收獲。但是很多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很低,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儀器少、學生多而造成的矛盾。有些教師不能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實驗橫加干預,學生的個人操作機會被教師剝奪,學生的參與程度會隨之降低甚至出現假參與的現象,使實驗效果大打折扣,實驗的意義因此而喪失。
為了使此類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和避免,在對實驗程序進行設計時教師要構思好學生實驗的每一個環節,盡量為學生設置一些疑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理,使他們的思維更開闊,主動地投入實驗中。
3.學生課后不對實驗進行總結
進行實驗的目的不僅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而且要開闊學生視野,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在實驗后教師要多組織學生討論,總結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很多學生都認為觀察就是“看”,簡單地看看就好,對所看到的現象沒有進行充分分析和思考。在實驗結束后,這些學生往往很難看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
因此,在完成每個實驗后教師都要讓學生及時上交自己的實驗方案和實驗報告,有問題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總之,影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教師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化學教學中的難題,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