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喆
職場達人:許桐楷,北大口腔醫院口腔綜合科主治醫師。
達人語錄:每一位患者的口腔,都是需要自己用心去雕琢的作品。
在許桐楷眼里,牙醫是一門手藝活兒。
每天早上,許桐楷會趕在8點的門診工作開始前把早餐解決掉,同時,他也會猛灌上幾口水,因為一旦忙起來,就連喝水的機會都沒有了。在牙科門診工作的醫生需要具備充沛的精力,他們通常一天要馬不停蹄地接診十幾位患者,每接診一位患者都要耗去三四十分鐘的時間。
中午12點到1點,是許桐楷的午休時間。在辦公室里吃完午飯后,他往往會小憩一會兒。如果有個別患者的情況比較復雜,這段時間就會被擠占。
這天下午的重頭戲,是一場持續近1個小時的根尖手術,需要幾個人一起協助許桐楷做手術。除了一位負責拉鉤、吸血、吸唾等操作的護士,還有一位巡回護士,一直在旁邊給許桐楷遞送手術所需的物品。牙醫雖然往往只是在一立方厘米的范圍里進行微米級別的操作,但手術的過程非常耗費體力,聚精會神的許桐楷很快就滿頭大汗了,巡回護士不時地幫他擦拭汗水。手術中要用到的牙科材料,是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泥,許桐楷形容它是口腔醫學近些年來的重大發現。這些看似普通的粉末,單克價格甚至超過了黃金。
門診工作結束后,全科室的成員聚在一起學習一家著名廠商帶來的新設備的操作,由許桐楷進行演示,“患者”則由他的同事廖大夫擔任。這臺設備在“患者”口腔內采集到印模后,會立即將數據傳入研磨機,8分鐘后,就制作出了相匹配的玻璃陶瓷牙體。隨后,許桐楷會手工將其拋光打磨,臻于完美。在制作牙體前,有數十種顏色的色卡供患者比對,力求做到最貼近患者的需求。許桐楷很推崇這種“把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的感覺。
許桐楷的每次刷牙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嚴格的儀式——先刷整整兩分鐘,再用牙線仔細清理牙齒,最后再含30秒的漱口水。他給每個家人都購置了電動牙刷、牙線和漱口水,并引導他們正確使用。也許每個手藝人都有一些值得珍藏的作品,對許桐楷來說,家人和自己的口腔健康就是這樣的作品。
若想從事牙醫工作,常規的專業選擇是口腔醫學專業(一般三甲醫院都要求應聘者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與口腔醫學專業名字相近的還有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這兩個專業字面上只相差“技術”兩個字,但實際相差甚遠。口腔醫學屬于醫學專業,學生畢業之后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可以做醫師。而口腔醫學技術屬于理學專業,學生畢業后無法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就業指向為技師(技師不能直接為患者治療,更沒有處方權)。
口腔醫學專業一般學制五年,有幾個老牌院校值得推薦: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等。在本科層次開設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學校較少,有四川大學、泰山醫學院等;在專科層次開設該專業的學校較多,有遼寧醫學院、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