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摘要】人事訴訟程序中身份關系檔案尤為重要,不僅涉及當事人之間的私益,還涉及家庭倫理、身份關系穩定之公益,不容私人任意處分,人事檔案部門需要給予適時干預,必須做好理論上的準備。檔案證據的調查收集是訴訟證明中的重要一環,對于案件程序的順利推進,公正地解決人事案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人事制度;人事訴訟;檔案證據
一、人事訴訟檔案調查收集主體的內涵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是民事訴訟權利義務的享有者和承擔者。”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法院、檢察機關、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而檔案調查收集是訴訟進行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必然參與其中。但在不同的訴訟模式和不同性質的訴訟程序中,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是否參與以及參與的程度是迥然不同的。檔案調查收集的主體問題,主要是解決民事訴訟檔案調查收集權的分配問題,即由誰來調查收集證據以及各主體在檔案調查收集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據此,本文認為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主體,是指在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中享有檔案調查收集權利或權力,承擔檔案調查收集義務或職責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
二、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主體的特征
人事訴訟程序是專門處理具有顯著公益性特征的特定身份關系訴訟案件的民事訴訟程序子程序,與財產型訴訟程序相比,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主體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主體的多元化。財產型訴訟程序處理的是具有私益性特征的財產關系案件,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都采取當事人主義模式,奉行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與之相對應,在檔案的調查收集上強調雙方當事人的自我責任,可以說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是財產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主要主體,具有明顯的單一性特征。在檔案調查收集的主體方面,根據世界上建立了專門人事訴訟程序國家的立法規定和司法實踐,人事訴訟程序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征,不僅當事人可以調查收集檔案,而且法官、檢察機關、家事調查官都可以根據查清案件事實的需要展開檔案的調查收集,為溫情、圓滿地解決人事訴訟案件奠定充足的檔案資料基礎。
(二)人事訴訟程序中各檔案調查收集主體之目標的一致性。人事訴訟程序的訴訟標的即人事訴訟案件涉及公益性,需要追求案件事實的實體真實。正因為如此,人事訴訟程序將實體真實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在人事訴訟程序中,無論是法官、家事調查官,還是雙方當事人、檢察機關,他們調查收集檔案的目標具有一致性,都是為了還原事實真相、公正圓滿地解決人事訴訟案件。因此,在人事訴訟程序的檔案調查收集過程中,如果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發生沖突時,程序正義一般要讓位于實質正義。
三、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指導原則
普通訴訟程序解決的糾紛屬于財產關系領域,僅涉及當事人之間的私益,因此采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和意思自治,堅持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的基本原則。與此相對應,在檔案調查收集方面也奉行當事人主導的基本原則,作為判決基礎的檔案由當事人調查收集并向法庭提出,法院一般不會主動調查收集檔案,僅在一定條件下向當事人行使釋明義務,引導當事人收集檔案和提出檔案。
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原則必須不同于普通訴訟程序,這樣才能使人事訴訟案件得到合理的、符合案件客觀真實的處理。本文認為,如果說普通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指導原則是辯論原則和當事人主導原則的話,那么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指導原則就是職權探知主義和法官主導原則。
(一)職權探知主義。“職權探知主義,是指法院判決所依據的必要訴訟資料由法院依職權收集,不受當事人的訴訟資料的限制。”本文認為,只有在檔案調查收集上采取職權探知主義,才有利于實現實體真實的價值目標,“因為單就發現案件事實的真實情況而言,職權主義訴訟模式顯然優于當事人主義”。
職權探知主義始終是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必須堅持的指導原則,人事訴訟程序檔案調查收集的許多具體程序規則都是職權探知主義的衍生和進一步細化。而且由于人事訴訟判決的既判力會擴張至案外第三人,實行職權探知主義也有利于維護案外第三人的利益,正如某國外學者所認為的那樣,“無論是對審問請求權加以限制,還是予以全面否定,施行職權探知主義才是對第三者最好的保護”。
(二)法官主導原則。在人事訴訟程序實踐中也可能出現作為判決基礎的所有檔案都由當事人提供的情況,這是否說明該案件的檔案調查收集是由當事人主導的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該案件中所有的檔案都是由雙方當事人調查收集的,但是在該案中法官不調查收集檔案的原因是他認為當事人提供的檔案已經足夠使他對案件事實作出判斷并形成完全心證,無須再調查收集其他檔案。有學者認為,“只有在所謂的‘病態案件審理中,職權探知主義才能發揮其本來的作用,凸顯其軸心地位”。本文同意該學者的觀點,在人事訴訟程序中,只有經過當事人提供檔案后,法官認為這些檔案并不足以使自己對案件事實形成完全心證時,法官才會啟動職權調查程序,主動調查收集檔案并把收集到的檔案作為判決基礎而作出正確的判決。法官主導原則并不是說全部檔案都是由法官調查收集并提供的,而是說法官在檔案的調查收集程序中決定檔案材料的提供和采納,而決定的依據就是是否有利于查清案件的客觀真實情況。
【參考文獻】
[1]蔡虹.民事訴訟法學(第1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1頁.
[2]肖晗.民事證據收集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