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功
繞圈法
按時起床,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之一,但兒子早上起床總是磨磨蹭蹭,不管怎么說,他都軟硬不吃,怎么辦?與他“轉”著來,誘其上“鉤”。
一天早上,兒子又在被窩里磨蹭著,無論怎么喊他,他都不動。我便對他說:“你不是喜歡吃薯條嗎?你起來,我們一塊做。”他卻回答說:“不吃!”我看這招不行,馬上換一招:“你起來后,我把你扔到沙發上去!”他連忙答應了:“這個刺激,這還差不多。”他立馬從床上爬了起來,并迅速穿好了衣服。我馬上兌現許諾,用一只手抓住他的雙手腕,另一只手抓住他的腳脖子,將他四肢朝天地提了起來,然后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將他扔到了沙發上。后來連續幾天,他都按時起床,等待我帶他玩“刺激”。
比賽法
好勝心強、求勝心切是少年兒童的常見心理特征之一。我抓住兒子這一特點,利用各種各樣的比賽來訓練他做事干凈利落的習慣。
平時,小家伙做事喜歡邊玩邊做,拖拖拉拉。一次,他邊洗臉邊看電視,速度特別慢,我催促了幾遍都沒用。于是,我說:“咱倆來個洗臉比賽,怎么樣?”他連忙說:“好啊,我肯定贏!”我故意在他之前把手放入水盆中,他急忙說道:“還沒說開始呢!”于是,我們重新準備。“開始!”一聲令下,我們一起忙活起來——當然,我不能快,得讓他贏,否則下次這招就沒有吸引力了。
曝光法
人性都是向善向美的,知榮辱、愛面子也是少年兒童的一個重要心理特點。我經常利用這一點,訓練兒子的好習慣。比如,有時候,他不愿起床,我就舉起手機對準他:“拍照了,拍照了。我把照片發給你的老師,讓他也看看,都什么時候了,某人還不起床。”“別別別,我這就起來!”然后,只見他迅速從床上跳了起來。
倒計時法
遇到孩子做事磨蹭,我們常用的方法是催促,可時間長了,這種方式很難見效。那么何不換一種方式,用倒計時法讓他感覺隨著時間的流逝,可用時間越來越少,增強其緊迫感呢?
一次洗臉時,小家伙又開始磨蹭。我見催促了他幾次都不管用,便說:“現在開始倒計時,10、9、8……”還沒數完,小家伙已經將雙手放入水盆,快速洗起臉來。這時,我就會放慢語速,等他洗完后再數到1。
獎勵法
我偶爾會向孩子承諾,如果他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出色地做完一項任務,就給予他一定獎勵。由于希望得到獎勵,孩子做起事情來自然就會麻利許多。不過,運用此法要注意兩點:一要適時適度,不能多用,否則會讓孩子養成“為獎而做”的不良習慣;二要量力而行,獎勵什么,要考慮小孩實際付出的價值和家長的經濟能力而定。
激將法
抓住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他磨蹭時“將”他一“軍”,激將一下,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一次,小家伙邊刷牙邊玩。我對他說:“你做事太慢,我敢肯定,三分鐘之內你刷不完牙!”他馬上反駁說:“能。”我故意說:“不信。”他高聲喊:“不信我做給你看。”結果,他非常快速地把牙刷完了。
治磨蹭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方法,都不可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需要老師反復指導,耐心守候。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