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強
摘 要: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大學生日后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在當前社會中,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社會形勢,信息傳播手段多樣化,大學生處在信息爆炸環境中,給其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諸多影響,本文就圍繞此展開分析,希望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進步。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政教育;影響
科學技術進步導致了各種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生產生活方式等都發生許多改變,大學生思政教育也受到一定影響。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加強對此種影響的認識,將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是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帶來的具體影響
(一)消極影響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心理健康問題,新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十分繁雜的,經常容易出現不健康信息,加上內容的新穎性,十分容易吸引大學生沉迷其中,比如網絡小說、手機游戲等等,長此以往,學生在虛擬世界中花費大量精力,其生活、學習平衡被打破,在各種負面信息、不良生活狀態影響下,容易引發許多心理問題,比如過分自我、人際交往障礙等等。
二是影響思想觀念,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思想觀念與傳統有很大不同,在新媒體信息中,功利性信息內容較多,在此影響下,大學生思想觀念功利性傾向較為嚴重,思想觀念并不健康。同時,由于新媒體傳播主體存在多樣化,信息碎片化、不平衡,出現各種暴力用語,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用語習慣,導致其道德迷失。
三是影響三觀,隨著新媒體的普及,網絡虛擬特性使得所有大學生都可以匿名參與到信息傳播當中,在這種匿名狀態下,大學生的理性十分有限,會給取向價值各不相同的言論提供相應的生存土壤,在多元化的言論中,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產生矛盾沖突及改變,發生一定變化,就整體來看,趨向于功利性、趨利避害和自我為中心[1]。
(二)積極影響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一些不良影響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為:
一是提供新的溝通渠道平臺,新媒體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和信息豐富的特點,借助新媒體,除了可以下載獲取大量資料信息外,還能夠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在新媒體平臺上,通過各種交流軟件工作,能夠完成點對點、點對面的交流,有助于及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態,增進師生間感情,可以改變傳統灌輸式教育模式,對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和良好成效起到極大幫助。
二是容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大多是在新媒體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對新媒體應用較為廣泛,較為喜歡和習慣利用新媒體進行交流,加上新媒體信息時效性強、生動性高、信息獲取便捷低價等特點,通過新媒體來開展思政教育,是符合當代大學生實際情況的,可以將教育內容及時傳遞給學生,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三是可以增強學生自我管理,在新媒體提供的交流平臺上,可以隨時開展主題活動,克服了時間、空間等障礙,對營造良好思政教育環境有著極大幫助;同時,在新媒體中,人人都是參與者,又都可以成為組織者、管理者,能夠充分提高學生思政工作參與度,將管理權下放給學生自身,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為思政教育奠定良好管理基礎。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提升措施
(一)加強對新媒體的了解與運用
在將新媒體運用到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新媒體有足夠的了解,明白新媒體的概念、特點以及傳播原則等諸多內容,通過各種方式接觸并深入了解新媒體,學習新媒體運用方法,掌握新媒體的思維方式、新鮮語言等,將其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占據新媒體思政陣地。
在運用過程中,通過利用搭建平臺、設計載體等手段,來傳播正確、健康的思政資源,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面臨的問題,增強學生對熱點事件的了解與討論,引導學生思想意識向著正確方向發展。
對于存在問題的個別學生,利用新媒體單對單、不用直接面見面的特點,更容易讓學生放下心理戒備,平等溝通,分享疑慮、困惑,從而給予其及時、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指導,保證思政教育普及到各個學生,提升整體思政教育水平[2]。
(二)強化思政教育的社會主義核心
在新媒體充斥的環境下,各種思想主義不斷出現,邊界更為模糊,多元化的觀念導致學生缺乏核心思想理念,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不穩定。對此,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應堅持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對各種新媒體信息的分辨能力,從中提取精華、去除糟粕,樹立堅定、健康的思政政治信念,加強對消極意識的抵抗,包容其他多元、和諧理念,為學生思想素質成長提供良好環境。
(三)建設高素質思政教育工作隊伍
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隊伍來言,其素質水平決定著思政教育的質量高低,所以,應當加強對教育者的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工作隊伍。具體來說,一是要加強專業素質方面的培訓,提高其本身思政水平,熟練掌握先進、豐富的思政理論知識,保證思政教育不發生偏差。
二是要加強關于新媒體方面的培訓,提高其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力,利用新媒體來將思政教育內容轉換為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促進思政教育信息的高效傳播,保證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強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
學生干部是大學生群體的一份子,是師生間交流、溝通的紐帶,更加了解和熟悉大學生新媒體利用、思政水平等相關信息,所以,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使其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推動思政教育進步。首先,要對其開展相關培訓,掌握其對新媒體中消極意識的判斷能力,提高思政教育業務水平,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中良好開展工作;其次,加強對學生干部考核,督促其積極、認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避免敷衍了事等行為,確保思政教育落實到位[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主力,了解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通過合理措施來加強思政教育工作,提高當下新媒體環境中大學生思政素質水平,既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生活也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洪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2:68-71.
[2]胡亞凡,谷雪峰,于曉波,張華.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3.
[3]張偉新.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J].新聞戰線,2014,12:124-125.
(作者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