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麗 吳雙江 滿文匯
摘 要:本文通精細化管理的發展、內涵等的研究,以及在企業中的應用,為精細化管理的實際應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概述;應用
精細化管理是由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于1991年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中最早提出來的,近年來,對精細化管理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在我國已相當深入。
精細化管理理論源于實踐,又不斷被實踐所充實與完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以海爾集團為代表的眾多企業,通過對國外先進管理模式的吸收和借鑒,總結、提煉、形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五精四細”精細化管理模式,即精華(文化、技術、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質量、品牌)、精通(專家型管理者和員工)、精密(各種管理、生產關系鏈接有序、精準),以及細分對象、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落實環節。
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理念是通過集約化管理,來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精細化是一種意識,是一種觀念,是一種認真的態度,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細化管理是由過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化管理的轉變,由傳統經驗管理向科學化管理的轉變。“精”是工作過程的關鍵環節;“細”是關鍵環節的主要控制點,也是管理標準的具體量化、考核、督促和高效執行;精細化管理就是以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對工作流程、管理流程進行科學細化和合理優化的過程,實現“組織結構專業化、工作方式標準化、管理行為制度化、員工配置職業化”,解決工作過程中各關鍵環節及其主要控制點的資源優化匹配問題。
精細化管理是以標準化、細化、量化、協同化、專業化、系統化和信息化等方法為主要手段。標準化是精細化的基礎,標準化要落到實處必須要精細化、量化。量化是細化的表現,精細化、量化的不足要靠協同化來彌補,唯有專業化才可能精細,成系統地精細才能取得流程管理的真正成功。標準化是指對工作過程的各環節,通過制定、實施標準,達到統一和規范,以獲得最佳工作秩序和效益。細化是指秉著精細而不繁瑣的原則,將工作過程不斷分解,深入到每一個細微環節,同時,責任細化到人。量化是指將籠統、模糊的定性管理要求(例如“敬業”、“忠誠”、“認真”、“積極”等)轉變為具體的、明確的定量指標數據和發展舉措,以體現工作的有效程度。協同化是指協調組織各個子系統,以協同完成某一任務為目標,產生一種“競爭——合作——協調”的過程模式,實現組織效能的最大化。專業化是找準競爭優勢,合理配置資源,把工作做精、做透、做精,形成單一的工作對象、特定的方法手段、尖端的研究成果和專門化的人才。系統化是指在工作全要素、全方位精細化的基礎上,對工作流程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標準化,建立一套以目標為導向、制度作保證、以文化為靈魂的組織系統。信息化是指組織必須具有精細化的信息管理系統,系統終端延伸至工作的每個末端,及時記錄、反饋工作過程每個環節的輸出數據,為管理決策、措施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止于至善的過程。不同的組織,其發展目標、組織結構、人員層次類別等必然存在差別。實施精細化管理,首先應當正確地分析外部大環境的發展形勢,通過縱向對照,橫向比較,科學、精確地給自己定位;其次,要對組織內部狀況了如指掌,洞察入微,抓住主要矛盾,研究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擬定出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最后,通過精細化的操作,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完成,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邊摸索、邊實踐、邊改進,循序漸進地推進精細化管理。對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和調整,對每個細節都要盡求至善。至善永無止境,改進也就沒有終點,整個組織的執行力才能不斷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貫穿于一個組織日常工作的每項活動中,讓每個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從被動變為主動,養成精細化的作風和習慣,將精細化管理由一種管理方式上升為一種文化。一是精細化管理是遏制人員惰性、發揮人員能動性的重要措施,在制定相關的管理章程和規范的時候,要符合人的心理特點。在制定以效率優先原則建立績效管理體系,要做到公平公正,在處理人事問題時,一定要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二是以發展的需求優化崗位設置與管理,制藥企業要根據藥品研發、工藝質量、管理創新等關乎企業生存發展關鍵崗位來確定組織結構設置,盡可能減少不分主次、重復設崗和一刀切的情況,同時也要為人才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以有利于留住優秀人才。三是保持崗位人員的相對穩定性,進行人才的儲備。
制藥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具有其相應的特點,比如高風險、技術密集型和高收人的特點,因此要獲取持續、穩定的經濟利益,并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對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始終保持足夠的重視,實施精細化管理來加強制藥企業的建設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一切管理和控制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時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都要查找原因,要結合生產過程中的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認真判斷和整合,找出出現事故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對于制藥企業來講,精細規范就是標準化的演繹,程序化的運作。綜上所述,要想做好一個藥品生產企業的建設管理,就要從以上五個方面進行精細化控制,同時,結合企業的現狀,按照“精細”的思路,找準關鍵問題、薄弱環節,分階段進行,每階段性完成一個體系,便實施運轉、完善一個體系,并牽動修改相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整合全部體系,實現精細管理工程在企業發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參考文獻:
[1]唐蕾蕾.我國醫藥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O1期.
[2]工東梅.醫藥企業競爭力評測[J].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劉萍,王慶春.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J].川化,2014,(01).
[4]劉暉.精細化管理的涵義及其操作[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7,(04).
(作者單位:空軍勤務學院飛行保障指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