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摘 要】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問題,筆者認為作為教師要為教學的有效性做出貢獻,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真正從化學學習中獲得知識,培養其學習興趣,并鍛煉自身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8
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所有教師追求的目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也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創建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從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來看,確實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高中化學相對于語、數、外三科在學生心中的位置較低,而高中化學又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基礎課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作為化學教師,就要從自身的教學出發,改善當前的教學現象,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從化學學習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一、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
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教學上已經進行了很多創新和改進,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難免會受其影響,導致當前教學中教師仍以講授法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被動的學習,很少有學生會做到積極主動的思考和回答問題。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盡量改善自身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化學能夠鍛煉人的思維,但是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消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化學對學生的培養作用。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來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思考,還能夠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此外,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創設問題情境的作用,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把問題解決出來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進行小組教學,提高學生的主體性
在當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尊重和突出,這是與傳統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的地方,事實證明,只有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才能真正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模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討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化學教學中,施行小組教學可以為教學帶來很多便利之處。
首先,小組教學能夠促進實驗教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實驗在課堂上的作用,通過具體的實驗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化學世界。在實驗課上通過小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實驗的探究,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有深入的交流,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小組教學能夠促進合作學習。合作是當前工作和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原則更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讓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和社會對教育的大力投入,學校的教學設備與以往的教學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化學教學除了能夠運用學校的實驗室資源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網絡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夠拿到課堂上來,也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適合學生做,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利用多媒體能夠將聲音、視頻、動畫結合在一起的優勢,將難以在現實中展示的實驗通過畫面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動畫來理解知識,否則就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教材來理解,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難度。利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夠解決師生雙方的難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四、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學生只有真正的掌握教學方法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從根本上掌握化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方法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下的備課過程中總結方法和意見,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探討,并在上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自己總結出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除了解題和學習方法的引導,教師還要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問題,進而探究和解決問題,使得能力和思維得到鍛煉和發展。
五、豐富作業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離不開作業,作業能夠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到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預習新課的作業能夠讓學生對下一節課的內容有所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但是學生普遍不喜歡作業,這與當前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和內容有關,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而忽視了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因此,教師在布置化學作業時,要創新作業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愛好和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的布置。
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下學習一般會布置書面作業,在當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實踐性的作業,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化學教學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實驗來支撐,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在課下自己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小實驗,或者通過觀察自己的生活,發現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諸如此類的作業形式相比于單純的書面作業要有趣的多,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真正從化學學習中學到知識,鍛煉能力。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進行反思,根據學生的反應對自身的教學不斷做出改進,從而讓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使學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