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胡志洪
摘 要:個人所得稅是新稅制度進行改革以來收入增長率較為高的一種稅種,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增高,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關注度也在逐年增加。只有負稅公平,才能實現社會和諧,才能使我國經濟更穩定快速的增長。但由于我國這方面起步較晚,各方面發展還有待完善,本文即在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與公平分配這一原則愈加不符,其主要作用調節個人收入再分配也沒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這一方面。通過歷年實踐中所突顯出的問題,在個人所得稅制度與征管制度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征收監管;策略
個人所得稅是對自然人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是國家稅制體系中主要的稅種之一。在我國,隨著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個人所得稅法的實施應用,在國家財政收入、公平分配以及宏觀經濟調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個人所得稅作為調節再分配的有力手段,調節個人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力。
一、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法律關系的法律。在有些發達國家,因為國民生產總值高,個人收入比較多,因而個人所得稅在總稅種中占主體地位,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很大影響。我國于1980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個人所得稅法》,12月14日,我國個人所得稅正式產生,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建立,對我國的稅收制度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從開始起征個人所得稅,其增長速度快,在稅收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在我國的稅收體系中,個人所得稅是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稅種之一。
二、個人所得稅征管的現狀
1.公民納稅意識淡薄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人口眾多卻存在貧富差異大的問題,這也直接導致各地區受教育水平高低差異,加之,從國家訂立稅法制度以來,對其宣傳的力度遠遠不夠,有很大一部分的群眾并沒有意識到依法納稅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群眾并不了解依法納稅存在的意義,所以會本能性對納稅產生抵抗情緒。從近幾年相關統計的數據來看,“偷稅漏稅”現象并不是呈個例出現,而是在社會中普遍滋生,由此可見,我國公民納稅意識之淡薄。
2.納稅執法人員素質不高
稅務機關的基本職能除了輿論宣傳作用、制約規范作用還有,檢查督導作用,而檢查、督導又是稅務機關的一個重要職能,對故意破壞稅收秩序的人給予處罰。稅務機關執法人員則掌握著這些處罰尺度,但由于我國現行法律對相關處罰的規定過于籠統,這導致納稅執法人員手中自由裁量權過大。這些權利在有些責任心不強、工作能力較差的執法人員手中,就會變成為他們自己牟利的工具,這樣的情況發生后一來,破壞了國家公平公正的正面形象,二來,會嚴重打擊群眾對國家制度的信心。
3.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落后
由于我國現行的征稅體制不完善,造成信息收集、共享、整理等工作的不順利,并且由于納稅人工作會具有變動性,納稅人會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收入,這就造成了,如果納稅人如果不自主繳納稅費的話,稅務部門是無法實時監控到納稅人的繳費情況。
三、個人所得稅征管存在的問題
1.偷稅漏稅現象的存在
有序自主納稅的行為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作為基礎,要求納稅人自主納稅意識要強,但就我國目前的形式來看,情況并不是很樂觀,大部分群眾把偷稅漏稅作為一種為自己牟利的行為實施。中央電視臺曾經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做過1000多位居民采訪,在這個數據中,僅僅只有12%的人稱自己完全的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剩余除去工資低于納稅額的居民外,其他居民承認之繳納了部分或完全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稅稅率結構不合理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對收入同等的群眾是相同的,這在大的層面看起來是符合我國公平公正的制度,但是,細究起來我們不難發現,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環境不同,贍養人數、家庭負擔不同,房貸、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不同的情況下,相同收入的人支付同等稅收也是有些不合理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相對拮據的家庭造成困難。
3.政策規范力度不夠
我國制定的稅收法律條例中,部分條例規定的過于籠統,實際的賞罰措施并沒有很大力度,這將會導致法律法規失去其震懾力,對其督促實踐的范圍內很難實施下去。政策的松懈會讓部分另有心機的人有機可乘。
四、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解決策略
1.完善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制度
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的手段可以逐漸從人力管理轉向信息化關系。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化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處,稅收征管若可以實現信息化,將很大程度提高稅收部門人員的工作力度,例如信息收集、整理、核實等工作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實現信息化可以更精準的檢測偷稅漏稅現象,大力的提升稅收機關工作質量。
2.“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公民納稅意識淡薄很大一部原因是因為群眾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他們不了解納稅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帶來的利益。并且,大力普及基礎法律,也可以從思想上改變群眾曾經一味“為己”上升到“為國為民”,很大程度上也會提高我國國民素質。政府也應該加大力度將公務透明化,讓納稅人可以了解自己繳納的稅款去向,這樣更會消解納稅人抵觸的情緒。加之,在普法同時,加強對民眾納稅道德的教育,讓群眾意識到,納稅是愛國表現的一部分,好的納稅習慣是我們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3.加大對偷稅漏稅人員懲處力度
加大對偷漏個人所得稅的查處力度。從我國現階段狀況來看,大部分偷稅的現象因為種種原因很難被查詢出來,因此,相關部門應該組成專案小組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配合,重視偷稅漏稅現象的頻發,對查出偷稅漏稅的人員,加大處罰額度。法律制度方面,可以放寬一些政策,給予稅收機關一些特殊權利,增強他們的執法力度。
五、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已經暴露出弊端,因此,進一步我們用更多方式完善收稅征管制度,也是稅收法治制度一項重要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個人所得稅法解讀與稅收籌劃實戰.2012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分配效應:新視角的評估.2016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3]個人所得稅的再分配效應及機制重塑研究.2012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