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華
【摘 要】知識體系化是現代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出更加清晰的知識體系,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輕松學習。本文就建立有效的高中歷史知識體系框架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 知識體系 框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15
歷史是一門知識點十分豐富的學科,雖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單個知識點的理解難度不大,然而繁多的知識點對學生的記憶能力提出了挑戰,很多學生因為難以有效把握歷史學科學習的思路,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困難。知識體系化是現代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出更加清晰的知識體系,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輕松學習。本文就建立有效的高中歷史知識體系框架展開論述。
一、將知識體系化的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傳統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進行歷史學科學習,教師一般要求學生下大力氣去記憶知識點,結果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記憶,雖然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點,然而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知識體系化就是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梳理出清晰的知識線條,進而使學生更好的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找到更好的掌握知識的方法。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習大量的歷史知識點,如果能夠將知識點以體系框架的形式呈現出來,那么將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切實達到實現歷史知識點體系化的目的,要求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進行知識體系化思想的滲透。高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建立有效的知識體系的能力不強,同時建立有效的知識體系的意識也不強,教師只有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才能逐漸樹立建立知識體系的意識,并將建立歷史知識體系落實到實際的歷史學科學習中去。
二、根據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建立知識體系框架
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有效的歷史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要講究方法,同時還要有切入點,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脈絡,以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為線索建立知識框架體系,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以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切入點建立知識體系框架,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線索清晰
歷史是一門向學生介紹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學科,是按照時間順序對事件進行編排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時間為切入點建立知識體系,能夠找到一條十分清晰的線索。學生以時間線索為依據,能夠很好的把握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同時也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不同事件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有些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歷史課堂上教師總是會對學生進行多個年代的講解,隨著學生學習的知識點的不斷積累,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數量越來越多,學生就會出現“頭大”的現象,不僅在記憶年代的過程中會十分混亂,也難以結合時間對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排序。一旦建立了有效的歷史時間體系,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科學習。
(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歷史時間學習
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反映在時間掌握過程中存在困難,學生積極的對時間進行記憶,發現掌握的時間點越多,反而思緒越混亂。時間點的掌握對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十分重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曾提出很多有助于學生學習歷史時間點的方法,發現如果能夠梳理出清晰的時間框架,能夠大大提升學生掌握歷史時間點的有效性。學生可以根據時間點展開記憶,當然在記憶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進行思考,這樣學生才能更加牢固的掌握歷史知識。
三、以歷史事件為線索建立知識體系框架
歷史雖然知識點較多,然而也是一門具有一定規律的學科,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歷史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也應該把握一定的規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與特點,靈活的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以歷史事件為線索建立知識體系,對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難以區分不同事件發生的前后順序,以至于在做一些歷史題目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學生在以歷史事件為線索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將歷史事件簡潔化,以概括的語言對事件進行描述,這樣不僅便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而且對學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識點,也有很大的幫助。歷史長河是由一個個事件所構成的,學生只有從整體上掌握了事件的發展脈絡,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事件,去掌握事件。
四、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建立知識框架體系
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建立知識框架體系,也是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知識框架體系的重要途徑。學生在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建立框架體系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歷史人物的出場順序,勾畫出清晰的框架,學生一方面掌握歷史人物同時結合知識框架,并可以進行聯想,聯想不同的歷史人物做了哪些事情,這些事情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等,歷史人物就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將一個個歷史事件聯系了起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歷史人物,學生在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要注意人物要有代表性。高中歷史教材上出現的歷史人物有很多,如果學生在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將每一個人物都列舉出來,數量龐大的人物名稱,既無助于學生有效建立知識體系框架,也無助于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點。在以人物為線索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有代表性的人物,同時也應該有一定的規律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
五、建立知識體系框架要具有靈活性
上文介紹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哪幾個角度建立知識體系框架,在引導高中學生建立歷史知識體系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師如果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出一個知識體系框架,學生依據教師的思路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就很難達到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一方面不要求學生對自己歸納總結的知識框架進行死記硬背,可以作為學生總結知識體系框架的參考。另一方面,學生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學習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類型。
在高中學生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意識,并培養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的能力,是一種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方法,在新時期的教學中希望能夠引起教師的重視,培養學生形成一種新的、有效的學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