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祥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熱點。將信息技術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之中,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筆者在深入了解本校當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狀況并對其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得出比較適用于本校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二種教學模式,本文是對此項實驗研究過程的簡要描述和對實驗成果概括總結。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等數學;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熱點。如何科學而又高效地將信息技術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之中,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成為眾多教育專家、教師關注的焦點。筆者在深入了解本校當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狀況并對其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大膽試驗探索,總結得出比較適用于本校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二種教學模式,本文是對此項實驗研究過程的簡要描述和對實驗成果概括總結。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對數學老師的觀察,看到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次數遠遠低于其他學科。眾所周知,大一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困難最大。能否借助信息技術,改進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減低難度、提高效率,成為那一階段筆者日思夜想的問題。為此我決定在本校范圍內,就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程整合的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和研究。
二、本校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程整合的現狀調查和分析
2014年初,筆者通過問卷調查、進班聽課和專題訪談等形式,對我校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程整合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從中發現,本校高等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1.屏幕顯示容量大
即只是通過大屏幕,將以前寫在黑板上的東西搬家。優勢在于確實提高的課堂教學的速度,增加了課堂容量。但是不能體現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很顯然這種整合太膚淺,是不可取的。
2.創設情境提興趣
即教師在課堂教學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環節播放一段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或Flash動畫,旨在說明本課內容是又有的,是與現實生活有聯系的。這種整合優勢在于確實能夠在課堂伊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較上一種情況有了提高。
3.靜止圖形動態化
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Flash動畫或《幾何畫板》軟件,將靜態的圖形動起來,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結論,而是通過讓學生觀察變化過程,自己總結歸納結論,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顯然這種整合更加科學合理。
綜上所述,這三種整合方式都是在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下,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沒能夠做到把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在一起。因此筆者開始探究能否借助信息技術,改變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程整合的二種模式
2014年秋季開始,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探究,得出以下三種教學模式。
1.多媒體教室中的新授課
這種模式適用于《高等數學》的新授課,特別是與函數、向量、空間解析幾何相關的教學內容。他基于傳統整合的第三種形式,但是在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方面有所突破,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多媒體教室中的研究性學習課
數學研究性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在基礎性、拓展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現實問題的一種有意義的主動學習,是以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實踐和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它能營造一個使學生勇于探索爭論和相互學習鼓勵的良好氛圍,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因此,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進而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這一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學模式包辦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聞不問。要達到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的指導必須把握一個度。
從2015年秋季研究開始,筆者及本研究小組探究的以上三種模式在全校大一年級多個教學班推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大幅度提高,考試合格率明顯上升,今后筆者將不斷擴大此項研究的領域和范圍,使得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鐘紹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全國整合課大賽講話,2009.
[2]董文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存問題及解決方法.人教網,2010.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基礎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