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
摘 要: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中職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創建“快樂 互動 高效”中職高效課堂。
關鍵詞:中職;學生主體;課堂教學;活起來
長期以來,中職教育主要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科為本位,忽視課程的實用性,找不到與專業知識和生產實際的切合點;重知識輕能力,教師對專業相應崗位群的職業技能要求了解甚少,教學缺乏職業特色;重傳授輕探究,重結論輕過程,學生缺少實驗實踐的機會;重共性輕差異,學生基礎良莠不齊,教師滿堂灌;重認知輕情感,學生厭學傾向明顯;重課內輕課外,重智育輕德育。教學觀念落后,教師費力講,學生被動聽,教師兀自表演,完成教案任務,學生充當觀眾、聽眾,從思維到手、腦、都處于閑置狀態。教學效果得不到體現,教學目標難以達到。要解決這些矛盾,受諸多因素影響課堂教學仍是中職學校的主要教學形式,所有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研究學生,落實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樂學,會學,學得靈活,讓課堂充滿活力。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轉變教師觀念,做學生良師益友
傳統的師道尊嚴,權威式的教育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放下架子,來到學生身邊,坐下來,教師不再是自我權威的維護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者、引路人,從學情出發,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目中有人,以人為本,全面徹底轉變學生觀,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要求進步的欲望,都有豐富的潛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以學生的呼聲為第一信號,以學生的需要為第一選擇,以學生的利益為第一追求,以學生的滿意為第一標準。并認識到學生智能差異性和不平衡性,以全納教育理念,以賞識教育精神指導教學,諒解學生探究與嘗試中的錯誤,多給學生創造機會,促其思考,引導其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求知過程,參與探究與發現,在動手、動腦中表現特長,彰顯潛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敢于提問”階段邁向“善于提問”階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就會不斷增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
二、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水平,熟悉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要
對教師專業素質要求:具有豐富的學科素養,準確把握學生學習心理,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安排教學活動;恰當把握對學生學習指導的“度”;教師知識儲備廣,運用靈活,具有良好的應變機智和教學組織能力;教學技能豐富、技巧熟練,基本功扎實。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清楚、適宜,易于理解,便于實施;體現學生對知識、能力、思想與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養要求。教學設計符合學科特點,切合學生實際;教學方法先進、新穎、得當、有效,教學手段使用恰當、有效,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及各種教具。教學內容設計合理,體現現代教育思想,能適當補充相關情景材料支持學生學習,并依據教學內容,適時拓展、延伸。
三、教師教學中要尊重職業教育規律、教學原則
教學中要注意結合中職學生特點把握以下原則:
(1)啟發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獨立性的同時,也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技能和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就是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動機,引起其求知欲與好奇心,從而調動其全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積極投入。
(2)個體性原則。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使每個學生在其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形成專長,成為“一專多能”或“多專多能”的專業人才。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注重對學生的實際訓練,合理安排作業與練習、參觀與調查、模擬與訓練,加強實踐性教學。強化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并讓學生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
(4)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原則。利用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利用財務觀念,培養學生理財能力,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會學”。
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彰顯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性格學生,布置不同學習任務,通過課件,實訓資料、掛圖,視頻,案例,習題等刺激學生參與學習。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嘗試,創設探究爭鳴氣氛,給學生充分表現空間,達到教師少講,學生多動的目的。
(2)課前精心準備,發揮教師創造性,創建精彩課堂。想出一些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要使他們的頭腦活躍起來。精心準備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情境,在上課之前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刺激他們的思維。例如:讓學生做游戲、看相關視頻圖畫等,用來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種積極主動的氣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聽課。課堂上鼓勵學生和其他人分享他們的知識和觀點。實訓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分管一小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制憑證、登記賬簿、報表,最后把各組的結果展示出來。每個學生都要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成果,并接受教師和同學的評論,同時學習他人的做法,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能讓每個學生很輕松很全面的學到會計知識,而且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學生覺得自己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還可以把音樂與課堂教學組合起來。當學生在做練習時可適當播放一些音樂,這樣可以使他們保持愉快的心情。總之,要讓每一個知識點以最恰當的方式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該營造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教與學活動中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創新,學生動起來了,學生變的自信了,會學了,樂學了,就會在真正的自我學習、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走向進步,獲得發展,為明天的就業、創業奠定良好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曉靜.中職英語分層考試推廣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1年14期
[2]宋勇.淺談分層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1年05期
[3]曾靜紅.初中英語新目標Goforit!的互動式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6期
[4]陳雪梅.淺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華章,2011年21期
[5]王云霞.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中的構建與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4期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