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芬
摘 要:社會科學類組織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以選取管理的角度對社會科學類組織進行剖析,首先介紹了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的概述,然后介紹了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最后介紹了完善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社會科學組織;管理;對策
一、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的概述
(一)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的相關介紹
1.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的性質
我國是社會主義的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社會科學的性質。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社科類社會組織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為了更好的完成這項使命,我國的社科類社會組織具有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性質:
第一,社科類社會組織是政府和科學工作者聯系的中介。社科類的組織往往包含有各種各樣的科學界人才,這些社科類的組織往往和政府部門具有聯系,一些社科類的組織已經成為了政府的智庫,為政府的政策出臺提供依據;第二,社科類的組織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社科類的組織具有龐大的知識內容,社科類包含有經濟學知識、法學知識、歷史學知識等等。社科類的知識關系到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2.社科類組織的特征
第一,學術性。在社科類的組織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帶有學術性。社科類的成員大多數是高校的教授或者某一領域的專家,這些人員本身就具有高超的研究技巧,正式由于這些高超的學術研究方法,這就使得社科類是一個典型的學術性組織。
第二,高端性。社科類組織的高端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人才的高端性。社科類組織的人才大多是學校的高端人才組成,而這些人才往往具有廣博的知識,對于問題的分析具有獨到的見解,解決實際的困難;其二,研究內容的高端性。社科類的人才研究的領域往往是關系重大的民生領域,要么是還沒有找出解決辦法的知識領域。這些領域對于我國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故具有高端性。
(二)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管理的理論基礎
1.新公共管理理論
新公共管理理論研究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新的公共管理理論繼承了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的基礎,結合了經濟學的理論,對于政府和社會關系的定義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在新的公共理論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注重將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府的管理相分離。第二,在公共管理中增加了私營部門的有效管理。第三,加強了客戶導向。第四,權力可以進行授予也可以進行分權。第五,政府的公務員可以有自己的立場。根據新公共服務的理論,政府是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社科類組織既可以組織公共服務,又可以提供公共服務。故而,政府可以向社會組織機構購買服務,例如精神產品等等。
2.需要層次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是指一個人或者組織的成長主要是由內在的原因推動的,這些內在的需求主要包含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被愛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個人人生價值實現的需要。在這五種需求中,對于生理、安全和歸屬的需要是需要層次中較為低級的需要;而被愛、被尊重和人生價值的實現是更高一級的需要。在對社科類組織的管理中,需要將社科類的管理按照需要層次的理論進行劃分。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依據管理的體制、管理的辦法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
二、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管理現狀
我國的社科類組織是在我國科學文化發展欣欣向榮的一個重要表現。截止到2015年,我國的社會團體已經有50多萬個,其中社科類的社會團體占比高達46%。由于我國社會團體數目眾多,形成了一套具體特色的社科管理體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制:分級管理體制、多頭管理體制。
(二)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管理存在的問題
1.主管單位的管理不到位
主管部門在管理上的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第一,指導支持不到位。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很多社科組織在進行活動舉辦的時候沒有向主管部門進行報送,使得一些社科組織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一味的追求利潤;第二,政府背景過于濃厚。很多社科類的組織要進行創辦,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這就使得創辦的準入制度過高,導致政府背影過于濃厚;第三,經費缺乏。在社科類的組織中,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撥款、有償服務的收入、社會的贈與等等方面。沒有經費的支持,很多的社科類組織建設都是一個空想。
2.協調互動工作機制沒有形成
在我國現在的社科管理模式之中,存在分級管理的模式和雙重管理的模式,這兩種模式雖然對于社科組織的管理有明文的規定,但是在具體的落實的時候,還是存在不作為的現象,還存在錯位管理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社科管理的混亂無章。例如,我國的社科類組織的管理是由登記部門進行登記的,而業務主要有業務部門進行管理。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這兩個部門往往出現了職能競合的局面,造成重復批復,過度領導的現象出現。而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部門之間開始相互推卸責任,這就間接性的削弱了社科組織的力量。
3.自身存在諸多的管理問題
在社科組織管理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很多社科類的組織在發展的過程中脫離了政府的領導,或者接受了政府的領導但是和政府的溝通不暢。政府主管部門在進行主管的時候,也存在不作為的現象;第二,社科類組織組織開展的活動較少,在開展的活動中學術水平很低,研究成果幾乎是空白,和智庫的稱呼不相對應;第三,缺乏資金的支持,使得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進而使得整個社科類組織的管理出現巨大的問題;第四,很多社科組織自身的組織結構不健全,有些組織甚至沒有自身的組織規范,導致日常的管理松散。
(三)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1.業務主管部門不作為
在社會主觀的管理部門中,政府內部的主管部門對于組織的管理認識不到位,甚至有些人認為社科組織應當任由其自由發展,管理是畫蛇添足的行為;也有一部分管理人員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害怕進行管理會出現問題,為(下轉第頁)(上接第頁)了躲避責任,就造成了不管理或者少管理的現象;還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這種管理其實就等于沒有管理。例如,社科類組織舉辦活動之后,收到了一些社會上的捐贈,社科類組織必須向社會主管部門進行匯報,而出現多頭管理,很多部門都需要匯報,在進行實際處理財產的時候,多個部門又共同處理,出現無效率的管理現象。
2.法制建設落后
第一,我國沒有出臺完善的單行法,對于社科組織進行專門的立法,有關于社科組織的立法散落在其他的法律中,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第二,現在存在的條例性規定屬于低位法,在規制的時候,沒有起到很好的規制作用,很多的法條也只是文字上存在,生活中并不存在。
3.領導不重視
在社科類組織中,組織的發展和領導的重視程度直接相關。第一,一個社科組織的領導者應當是某一領域的權威或者是領軍人物,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獲得大家的認可;第二,領導者擁有領導魅力,這樣才能得到下屬的認同,才能團結組織內部的力量,共同推動社科組織的發展;第三,組織的領導還需要對國家的法律有相應的認可,這樣可以使組織在合法的環境內正常運作;第四,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為組織的發展盡心盡責。但是,在現在的社科組織中,社科組織的領導完全沒有做到以上的規定,甚至出現學術造假的現象,不利于組織的發展。
三、完善我國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管理的對策
(一)培育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功能
在我國,社科組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科學研究、宣傳普及、參與決策等等。
科學研究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精神產品,這些精神的產品主要有文章、研究性報告、學術會議等等形式。社科組織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將這些精神產品規范的推向社會,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社科組織需要及時組織力量,對于社會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教導,使得社科類組織取得更大的成果。
社科類組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部分,需要將社會主義的建設向全社會宣傳,使得民眾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我國的政策法規等等內容。
社科類組織具有高端性,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谶@個特點,社科類的組織需要發揮自身高端的平臺作用,使得更多的高端人才到社科組織中發表見解,促進學術的交流。
(二)完善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立法
在制定專門的法律的時候,應當對于社科類組織的性質進行定義,對于社科類管理的方式,管理的權限等等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在制定法律的時候,應當制定法律而不是法規,提升規定的權威性。
(三)加強我國社科類社會組織自身建設
1.打造專門的人才隊伍
在當今的社科組織發展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要從戰略的角度進行考慮。社科組織可以在高校設點,加強對高校人才的培養和吸收,同時也可以對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加強人才的儲備。
2.實施目標化的管理
在社科組織的管理中,需要加強對社科人員的管理,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使得社科組織可以在一套完善的體系下運作,實現既定的目標。
綜上所述,為了使我國的社科類組織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全面加強與社科類組織的建設,針對社科類組織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人才、管理等等方面進行探究,促進社科類組織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勇.中國民間組織報告(2009-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白景坤.中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及路徑探析[J].理論探討,2010(2).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中共古田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