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礁石嶙峋的海港,一只海鷗在自由地飛翔。它的雙翼強勁地向后拍打著,越升越高,直到高過所有海鳥,然后滑翔出一個個華麗的弧圈。它不斷地表演著,好像知道有一架攝像機正對準它,記錄著它的優雅。
但是在海鷗群里,它完全變了個樣子,所有的優雅與莊嚴都墮落為骯臟的內斗與殘忍。還是那只海鷗,它像炸彈般沖入海鷗群中,偷走一點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憤怒的尖叫。海鷗之間不存在分享與禮貌的概念,只有嫉妒和兇猛的競爭。如果你在一只海鷗的腿上系上一根紅絲帶,使它與眾不同,那等于宣判了它的死刑。其他海鷗會用爪子和嘴猛烈地攻擊它,讓它皮開肉綻、鮮血直流,最后倒在地上成為血肉模糊的一團。
如果我們一定要選一種鳥兒作為人類社會的榜樣,我們應當學習大雁。你可曾想過為什么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陣嗎?科學家告訴我們,在雁陣中,大雁飛行的速度比單飛高出71%,處于“V”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務最為艱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氣阻力,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鐘就要輪換,這樣雁群就可以長距離飛行而無需休息。
雁陣尾部的兩個位置最為輕松,強壯的大雁就讓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據這些省力的位置。雁陣不停地鳴叫,這是強壯的大雁在鼓勵落后的同伴。如果哪只大雁因為過于疲勞或生病而掉隊,雁群也不會遺棄它。它們會派出一只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隊的同伴,一直等到它能繼續飛行。
大朋/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