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 要:隨著我國對文物保管工作的重視,多數的博物館等文物保管中心也積極地回應政府的相關政策,制定有關的保管制度,但是目前來說,在文物保管工作的實踐中還是存在一些的問題,不少研究者提出將自身的實踐經驗引入到文物的保管工作中來,結合文物保管部門的情況來開展具體的創新型實踐工作,完善文物保管的相關內容,建立起更加科學,完整的文物保管體系。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管;現狀;對策
一、當前我國文物保管的現狀
(一)領導重視不夠,投入資金不足
目前,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保管方式、保管設備不斷更新,庫房改造建設投入需逐漸加大。但是,一些部門領導對文物保管工作認識不足,認為文物保管工作投入并不能產生任何的回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僅滿足于庫房夠用、能用這種心態,導致一些地方文物庫房陳舊、保護手段單一,文物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
(二)管理技術的落后
我國博物館事業在坎坷的路途上艱難跋涉,人工管理這一傳統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偏高,而且隨著博物館免費開放這一政策的出臺,博物館的資金來源只能靠政府來撥款,博物館事業發展再一次陷入困境。如今世界進入了高速信息化時代,博物館雖然普遍引進了先進的技術,然而卻沒有充分發揮先進科技對文物保護的重要作用,計算機技術僅僅是用來對文物進行歸類,保存文物信息,僅僅起到了存檔的作用,與傳統的人工管理相比較無明顯的改進,嚴重地造成資源浪費。
二、博物館文物保管工作的對策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各級文物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盡責,提高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一)要把文物變“活”擺在文物工作更重要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文化在發揮我國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使之成為凝聚人民大眾精神家園共識、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強大力量。這為我國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載體,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文物工作重在保護,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通過宣傳、傳播、教育、傳承等方式,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悠久文明特征,緊密維系中華文化的千年血脈,大力弘揚中華文化的偉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新時期我國文物工作的重要指南,其要旨就是要把發揮歷史文物在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擺在文物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我們應當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精髓,采取積極措施大力推進。一是要深入研究新時期文物工作特點,統一思想,在進一步增強保護措施的同時,針對如何有效發揮文物的功能作用,研究出臺相關文件;二是要根據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現代文物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手段和舉措,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文物開放利用率,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傳播方式,創新文博展出形式,發揮社會力量作用;三是要加強部門協同,有針對性地把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作為重點任務來抓,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博物館教育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四是拓寬交流渠道,運用多種方式包括建立兩岸三地定期交流機制,充分發揮文物對臺港澳地區尤其是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和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構建合作保護制度,廣泛爭取各方面平臺的資金支持
首先,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內容,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需要縣級以上政府將其納入到地區公共文化事業以及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博物館日常運營、藏品保護與開發所需要的經費應由政府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劃撥。因此,博物館要基于國家目前已經出臺的各項方針政策,盡可能地爭取政府財政方面的支持,為其發展爭取有利的資金。其次,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保障扶持資金的專項應用,防止因為管理策略漏洞,出現個別工作人員利欲熏心、擅自挪用經費的現象,給博物館藏品的管理和保護帶來損失和影響。最后,對于博物館內已經存在的藏品,需要廣泛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強投入保護。比如聯合社會上廣大的文物愛好者,通過構建穩定的文物保護基金,專項用于博物館內藏品的保護以及各種全新藏品的開發與引入。
(三)運用現代化信息的技術手段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計算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博物館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優勢,緊跟時代步伐,促使文物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等目標的實現,推動文物的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科技的發展為各個領域的管理提供了創新,現代信息科技可以將文物信息化處理,有效防止因文物損壞而導致的價值丟失。并且文物的信息化處理還有利于文物信息的保管及提取,大大提高博物館的工作效率,實現博物館文物保管的現代化,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總而言之,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博物館管理工作應積極探求新的發展思路,與時俱進,進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革。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博物館作為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媒介,需要被引起關注,加強其建設,深究博物館事業發展困境的原因,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深入改革與創新,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文化導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翔.淺談文物保管員工作[J].大眾文藝,2011,No.27214:187-188.
[2]張景輝.新時期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初探[J].科技資訊,2014,v.12;No.37316:212.
[3]阮倩.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的幾點思考[J].杭州文博,2011,0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