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禮



書法是融體力和腦力為一體的高尚藝術勞動。毛筆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時也是一種高雅的特殊健身活動。揮毫運筆,全神貫注,集全身之氣力和思維于筆端,融動、靜、樂為一體。因此,自古以來習書者長壽多,習書者防病治病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自練習書法十余載以來就有精神越來越好的切身感受,還使一些慢性病消失了。
練書法有健身功能
中國傳統醫學講究氣血,而書法也是貫通“氣”“血”的。雖然書法與中醫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但于傳統的“氣”“血”上卻是一脈貫通的。氣是貫通于書法字里行間的書法藝術生命的本源,它是人體精氣通過書法而融于筆墨的一種生命的靈光。而書法之“血”則是以氣促動而灑脫的水墨形態?;诖死?,書法與氣功相通。
書法講求精、氣、神。寫字首先要精神飽滿,要有一種神情俱興的氣概。這樣所習之字或作品,方能體現出神奇之氣和情感意興。這就是說,習書時,作者思想常要高度集中,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創作,將心中的豪情壯志書于筆端,而將郁悶之情泄于筆外,讓入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此刻,習法者即進入忘我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對眼前和身邊發生的不愉快的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去掉妄念和煩惱,達到輕松安適的狀態,得到美的享受。實際上,這就是書法“靜以修身,儉以養性”之原理。
習法者一般都要求不受外界任何干擾,眼手并用,或坐或立,在幽遠的意境中,屏聲靜氣,平和舒緩地操作。這是與中醫學提倡的“從容養生”“中和健體”養生理念完全相一致的。這種在書法藝術實踐中,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和”之美,可以調節人的心理,凈化人的心靈,有一種藥物不可以替代的自然醫療作用。習法者在創作過程中,保持平和心態,不急不躁,從容自在。當作品在這種平和狀態中誕生,作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美與善的藝術享受,隨之就會進入胸懷坦蕩、身心愉悅的境界,也就收到了健身益壽的效應。
練書法還能治病防病
隨著時代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節奏加快的現代化生活,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渴望健康的人們,尋求各種各樣的健身方式,以維持和增進健康。
練習書法亦可使患慢性病的人恢復健康。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曾患嚴重的慢性病,后由于長年累月地練習書法,竟然病體康復,精力充沛。當時毛澤東主席曾寫信給她說:“你的字好,又借此修養腦筋,轉移精力,增進健康,是件好事?!标愐阃疽苍鵀橹}詞:“書法系藝術勞動,亦系體力勞動,立群同志運用書法恢復健康,這是重要的創舉,值得我們學習。目前立群同志已恢復工作,書法已臻佳絕,可謂兩得,可喜可賀?!?/p>
練習書法能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靈。因為寫字要絕慮凝神,心平氣和,精神狀態完全進入“靜”的境界,一靜而制百動。久之使書寫者的身心得到鍛煉,達到寧靜致遠,自然也就能防病。近幾年來,書法的康復作用逐漸被醫學界所認識和運用,特別是在精神病人的康復治療中有其獨特的作用。書法對人體具有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作用,在生理上可使心率和呼吸頻率減慢、血壓降低、腦血管擴張和EEG頻率增快等;在心理上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輕松、減少緊張和焦慮,同時能提高興趣、改善人際關系、更好地恢復社會功能。
練書法能延年益壽
了解了以上這些內容,對書法家長壽這種現象也就不會覺得意外了。我國古代書法家長壽者甚多。漢朝的鐘繇,晉朝的王羲之,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在唐代,虞世南81歲,歐陽詢83歲,柳公權88歲。元朝的楊維楨75歲、黃縉81歲、王惲87歲、王馨則享年92歲。而明清兩代書法家長壽者更多。明代的董其昌、文嘉、沈周都享年83歲,文徵明90歲。清代的朱耷82歲、劉墉86歲、梁同書93歲,而阮元103歲。要知道,那可是“人活70古來稀”的年代。到了現代,書法家中的高壽者仍是不勝枚舉。趙樸初、董壽平、蕭嫻、于安瀾都享年90歲以上。另據已故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馮亦吾先生在他的《書法養生論》中考證,歷代帝王,活到80歲以上的只有4人,而這4人,都是書畫愛好者。他們是梁武帝蕭衍活了86歲,唐代的武則天82歲,宋高宗趙構81歲,清朝的乾隆皇帝活了89歲。這幾位帝王不但喜歡和擅長書法,而且在書法理論方面頗有成就。當代偉人毛澤東不僅喜愛書法,而且自成一體,以其獨特的風格,讓書法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盡管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日里萬機,操勞過度,但仍享年83歲。而革命老前輩董必武、朱德也十分喜愛書法,工作之余常習書寫字,兩人都活到90歲。我身邊的書法老師有許多都活到90歲左右。
想長壽,練書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