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聞
摘 要:俗話說得好,“自信自然出色”。放眼望去,當前社會各界獨領風騷的時代人物,眉宇之間無不透露出強大的自信心,也構筑了他們的強大“氣場”和走向成功的基礎。不難發現,自信心往往源自成功經驗的積累,從思考到行動到結果,這些過程的積累為一個人自信心的培養和形成構筑了堅實的基礎。筆者在幼兒園從教多年,借本文表述自身關于如何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的觀點。
關鍵詞:幼兒群體;自信心;培養思路
1前言
幼兒群體作為充滿希望的群體,處于身心發展的起步階段,幫助他們的人生先開個好頭是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不容忽視的責任和使命。既然自信心作為一種精神財富和外在表現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成功至關重要,那么幼兒教師與學生家長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不拘一格地為幼兒創造能夠積累成功經驗,得到認同,培養和樹立自信心的良好環境。從幼兒教育本身出發,除了傳統的多給幼兒鼓勵性評價,給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去收獲自信外,還有很多幼兒園和家庭生活中的環節,都可以作為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方法與手段。筆者以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環節為例,認為幼兒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法與手段培養與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2運用獎賞和鼓勵的方法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作為幼兒時期重要的成長環境,經常跟幼兒溝通,讓他們多表達自我評價,愿意積極展示自己無疑是增強幼兒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過程中,由于幼兒自我評價能力差,能夠大膽地表達自我評價也往往主要是依靠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進行自我認識。而在幼兒園的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無疑是對幼兒具有重要影響的人,在幼兒心中也有著不一般的地位。不難發現,幼兒教師的一個微笑、一朵紅花、一句贊揚的話,及正確的教育評價,都容易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如教師可以利用晨檢和每位幼兒親切交談,摸摸他們的頭或抱一抱他們都容易使其心情愉快,充滿自信。總之,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對于幼兒創造性的想法,應當多表揚、鼓勵,使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其再創作的信心。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經常會讓幼兒繪畫自己的家庭,如可以在教師指導幼兒創作畫《我的媽媽》中,有的小朋友會把媽媽的頭和身體畫得一般大,有的小朋友把頭畫得特別小,身體畫得特別大,還有的小朋友把電視及屋中的擺設畫得既不符合透視法則又雜亂無章。從成人角度看,他們的繪畫內容既不合邏輯又荒誕可笑,但是卻創造性地表現出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幼兒教師必須循循善誘,運用獎賞對其優點給予表揚和鼓勵。當教師能夠聽到孩子天真、稚氣地說:“快看,老師獎給我一串葡萄”、“老師獎給我一輛小汽車”、“我也得了一只小白兔”,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充滿自信與自豪的笑臉,相信幼兒教師的心里也會充滿了成功的喜悅。要知道,孩子們向同伴炫耀的并不是什么珍貴的物品,而是我畫在他們畫紙上的一些“小玩意兒”。畫一個“小玩意兒”對教師來說僅是舉手之勞,但帶給孩子的卻是一份老師濃濃的情和愛,賦予他們的自信和勇氣,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激發其再創作的興趣和信心。
3努力為不同素質層次的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
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由于所處的環境不同,他們的各項綜合素質發展水平也會不同。年齡越小,這種差異就越明顯。如果不注意這一規律,他們之間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水平偏高的幼兒往往比較自信,反之則容易自卑。因此,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努力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
在體育活動中為了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在成功的中對自己充滿自信,我們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難易不同的器材,注重因材施教。如練習跳躍的觸物架上懸掛上幾種高低不等的物體,使不同體力、身材的幼兒,經過努力都能獲得成功。練習平衡動作的平衡木應當有高、低、寬、窄之分。總之,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幼兒的智力、體力水平,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努力為每一位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在成功的愉快體驗中建立自信心。
4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幼兒
幼兒雖然年齡小,身心健康正在不斷成長發育中,但是渴望被認同,渴望被尊重,希望能夠獲取榮耀的心理卻一點不比成年人差。從這點意義上來講,幼兒教師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誠地愛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幼兒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時常會因為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在嘗試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惡作劇,甚至不良的效果。這時候,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對他們動輒就是批評、指責,而是要和顏悅色,循循善誘,運用暗示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使他們能夠收獲成功的感覺。這樣既不損害幼兒自尊心,也不會使其產生抵觸情緒。暗示法對幼兒來講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師不是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暗示誘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和領悟。暗示的手段能夠引導幼兒說出自信的話,從而獲得成功,使孩子不甘于在行動中落后于他人,以自信的語言調節自身行動,形成一種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
5利用文學作品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講故事也是幼兒園階段經常采用的教育形式。實踐證明,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來消除幼兒膽怯、害羞等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樹立只要不懈努力就會獲得成功的信心,進而讓他們在榜樣的作用下通過模仿逐步尋找到自信心。但是,幼兒教師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幼兒自信心的形成不是僅僅通過講一兩個故事能迅速做到的,因此,筆者認為,除了選用教材中的一些故事、兒歌外,教師還應當經常創編或選用一些幼兒讀物中的故事、童話,如《勇敢的孩子》、《勇敢果》等講給幼兒。與此同時,讓孩子們自己來承擔導演、不同類型演員的角色,孩子們在自己扮演角色、表演故事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起了我能行的信念。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困難,能否勇于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是幼兒具有自信心的重要標志。因此,筆者利用續編故事經常為幼兒設置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及故事情節,讓幼兒動腦筋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想出克服困難、獲得知識的好辦法,從而幫助他們樹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義煤集團觀音堂煤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