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摘 要:工程造價管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各種科學手段獲得最大的效益。工程建設關系國計民生,同時今后國家投資公共、公益性項目仍然會有相當份額,所以國家對工程造價的管理,不僅承擔一般商品價格的調控職能,而且在政府投資項目上也承擔著微觀主體的管理職能,有著雙重角色的雙重管理職能。本文將主要探討當前水利工程造價管理中問題及控制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工程造價;管理
我們通常所說的工程造價就是指的是工程承發包價格。工程承發包價格是工程價格中的一種最重要、最典型的價格形式。它是在建筑市場通過招標投標,由主體投資者和供給主體建筑商共同認可的價格。由于工程承發包交易活動形成的建筑安裝工程價格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所形成的固定資產中占有50%~60%的份額,也是工程建設中最活躍的部分,所以我們平時把工程價格界定為工程承發包價格是可行的,有著現實意義[1]。
一、水利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定額計價產生以來,工程預算定額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成為我國建設工程承發包計價、定價的法定依據。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在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中開始初步實行招投標制度,無論是編制標底還是投標報價,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方式都不能適應招投標的要求,其具體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①工程造價管理觀念落后,不利于競爭機制的發揮。②缺乏統一的基礎定額和計價辦法,地區和部門自成體系,且地區間、部門間同樣項目定額水平懸殊,不利于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③量、價合一的定額表現形式不適應市場經濟對工程造價實施動態管理的要求,難以就人工、材料、機械等價格的變化適時調整工程造價。④法律、法規不健全。⑤適應編制標底和報價要求的基礎定額尚待制定。⑥各種取費計算繁瑣,取費基礎也不統一。
二、水利工程造價管理問題的控制措施
1.編制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
在搜集各種現場資料、定額、文件等并劃分好工程項目以后,應編制工程的人工預算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施工機械臺班費,水、電、風、砂、石單價,作為編制概預算單價的基礎資料,然后編寫分部分項工程概預算,匯總分部分項工程概預算以及其他費用,編制工程總概算。在選用定額編制工程概預算單價時,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機械設備配置、運輸距離,選定條件相符的定額,乘以各項價格,即可求得所需的工程單價[3]。由于每個具體工程項目施工時,實際情況和定額規定的勞動組合、施工措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時應選用定額條件與實際情況相近的規定,不允許對定額水平作修改和變動。當定額條件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時,或定額缺項時,應按有關規定編制補充定額,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后,作為編制概預算的依據。
2.采用合理的工程造價方法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本過程是:在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的基礎上,制定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規則,根據具體工程的施工圖紙計算出各個清單項目的工程量,再根據各種渠道所獲得的工程造價信息和經驗數據計算得到工程造價。①滿足競爭的需要。招投標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競爭的過程,招標人給出工程量清單,投標人去填單價(此單價中一般包括成本、利潤),填高了中不了標,填低了又要賠本,這時候就體現出了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的重要,形成了企業整體實力的競爭。②提供了一個平等的競爭條件。采用施工圖預算來投標報價,由于設計圖紙的缺陷,不同投標企業的人員理解不一,計算出的工程量也不同,報價相去甚遠,容易產生糾紛。工程清單報價就是為投標者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條件,相同的工程量,由企業根據自身的實力填不限的單價,符合商品交換的一般性原則。③有利于工程款的撥付和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中標后,業主要與中標施工企業簽訂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報價基礎上的中標價就成了合同價的基礎。投標清單上的單價也成了撥付工程款的依據。業主根據施工企業完成的工程量,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工程款的撥付額。工程竣工后,再根據設計變更、工程量的增減乘以相應單價,業主也很容易確定工程的最終造價。④有利于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方式后,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等負責,而對工程量的變更或計算錯誤等不負責任;相應的,對于這一部分風險則應由業主承擔,這種格局符合風險合理分擔與責權利關系對等的一般原則。
3.以預防可能發生的造價偏離為重點進行主動控制。
傳統決策理論是建立在絕對的邏輯基礎上的一種封閉式決策模型,它把人看作具有絕對理性的“理性的人”或“經濟人”,在決策時,會本能地遵循最優化原則來選擇實施方案。美國經濟學家西蒙首創的現代決策理論認為,由于人的頭腦能夠思考和解答問題的容量同問題本身規模相比是渺小的,因此在現實世界里。要采取客觀合理的舉動.哪怕接近客觀合理性.也是很困難的。因此。對決策人來說.最優化決策幾乎是不可能的。西蒙提出了用“令人滿意”這個詞來代替“最優化”。他認為決策人在決策時[4]??上葘Ω鞣N客觀因素、執行人據以采取的可能行動以及這些行動的可能后果加以綜合研究,并確定一套切合實際的衡量準則。如某一可行方案符合這種衡量準則,并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則這一方案便是滿意的方案,可以采納;否則應對原衡量準則作適當的修改,繼續挑選。
三、結論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把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
參考文獻:
[1]周麗.水利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6,05:107-108.
[2]劉波.水利工程項目造價管理與控制[J].江西建材,2016,01:259-260.
[3]王長迪.淺議水利工程造價管理措施[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6,03:31-33.
[4]崔琬茁.淺議水利工程造價管理的有效途徑[J].水利技術監督,2016,02:19-20.
[5]杜娜,李梅.水利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關鍵因素分析[J].低碳世界,2016,10:102-103.
(作者單位:東??h水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