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國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一帶一路”偉大戰略的提出為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機遇。同時也對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力圖通過分析“一帶一路”戰略對國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帶來的機遇,進而提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
2015 年3 月28 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國家級規劃正式公布,標志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開始從政策倡議階段進入政策規劃階段。“一帶一路”戰略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簡稱。“一帶一路”戰略以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促進沿線經濟繁榮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提出了加強與沿線國家教育人文交流的新需求,為擴大教育開放、提升教育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歷史機遇。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提出了新要求
“一帶一路”建設的浩大內容,可以分為3個方面:一是交通、信息、能源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資源,貨幣金融互聯互通,可以理解為工程建設和經濟貿易;二是區域性的生態環境保護,海上合作領域,政策的互聯互通,可以理解為區域政治和秩序;三是區域性的語言文化、科技人文、衛生和旅游等人文領域的互聯互通,可以理解為人文交流與合作。這些戰略所涵蓋的建設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資本、貨幣、貿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都需要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撐,因此,我國急需不同領域的工程技術、項目設計與管理等專業人才,新型復合型、文化素質高的外向型人才,以及具有創造性的國際貿易人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對國家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機遇
“擴大教育開放”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獨立成章,可見國家已經十分重視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高等教育作為我國最高層次的教育階段,在增強我家科技實力,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培養國際化人才等方面的作用首當其沖。“一帶一路”戰略作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戰略構想,也為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策略
“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進需要大量具有國際視野、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參與。可以通過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來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服務。
1、探索一套跨國培養和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機制
國際化人才需要沿線各國教育機構聯合培養,發揮地緣優勢和比較優勢,突出特色,探索出一套跨國培養和跨境流動的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與沿線國家共同推出“一帶一路”政府獎學金,優先招收緊缺專業人才。沿線各國需要改革留學簽證和外籍人才工作制度,完善相關制度法規,不斷優化留學工作環境,提供來去自由的保障。我國要向沿線發展中國家增加政府獎學金名額,同時向自費留學沿線國家并學成回國者給予獎補。二是與沿線國家共同推進特色領域合作辦學。以現有合作辦學為基礎,優先鼓勵國內名校走向沿線國家合作辦學,支持西部重點建設高校開拓跨境民族國際合作辦學,為這些跨境辦學高校提供項目建設資金支持,以職業教育、能源、交通等學科及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本土化人才培養等領域為重點,創新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三是與沿線國家共同開展專業技能人才培訓,支撐經貿合作。依托國內重點高校,以沿線國家為重點,分層次開展商貿、金融、交通、物流、能源、法律、旅游等專業技能人才培訓。
2、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人才培養與科技合作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核心內容。建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能拓寬高校合作的新視野,促進融合發展。這是未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有效路徑。借助于該聯盟的重要橋梁與平臺,來自歐亞非大陸的多所高校能夠在校際交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智庫建設、文化溝通等方面與聯盟內高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進而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領域的交流,同時增進各國各地區青少年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服務“新絲綢之路”沿線及歐亞地區的發展建設鋪就道路。
3、開展多種形式教育學術交流,增進文化理解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推動事有成。要通過開展學術論壇、學術研討等多種形式的國際教育與學術交流,破解人類共同面對的資源、環境、生態等全球性問題,并在交流過程中促進沿線國家公民之間的互相認識、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共同合作,推進高等教育外交、論壇外交,促進大學合作,通過形式多樣教育學術交流的手段來深化各國各區域的人文交流,緩沖文化沖突,增進文化理解,進而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提供有效路徑。
四、結語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提升國家科技教育軟實力的必然要求。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應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背景下的新契機,瞄準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在該戰略的引領之下,采取跨國培養和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機制、大學聯盟、學術交流等具體措施,加強我國語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培養更多適應“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才,不斷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 王焰新.“一帶一路”戰略引領高等教育國際化[N].光明日報,2015.05.26013.
[2]劉復興.做好與“一帶一路”戰略相適應的教育政策規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5(06):8
[3]文君、蔣先玲.用系統思維創新高校“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05)153.
作者簡介
言佳羽:湘潭大學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