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廣西是多民族地區,又以壯族居多,在基層干部實際工作中,是否掌握當地民族語言文字對基層干部工作效率和效度影響很大,這就給他們提出了學習民族語言文字的要求。這里對基層干部學習民族語言文字提出了一些思考,試圖分析 “語”“文”分離在基層干部互相學習語言過程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以示參考。
關鍵詞:語言文字;基層干部;壯文
1 廣西當前語言文字使用狀況及其影響
1.1壯語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使用情況
目前,廣西的民族語文的基本情況是,民族多、語種多、分布廣、民漢雙語人口規模大、民族語言的口語文化豐富多彩,而民族文字種類少、文字形態發育不全。
廣西各民族的人使用壯語情況如下:壯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90.46%;漢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3.16%;瑤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24.48%;苗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92.34%;仫佬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32.14%;侗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1.52%;毛南族人使用壯語占該民族的58.63%。壯族人普通話熟練程度占各類人數比例:普通話流利準確的占3.62%;音有不準的占15.60%;口音較重的占10.51%;能說欠熟的占29.56%;能挺難說的占20.19;略聽不說的占13.30%;不聽不說的占7.23%。從以上調查的數據不難看出,廣西壯族地區使用壯語是相當普通的,壯語是壯族地區的強勢語言,在生產、生活等社會中仍然是主要交際語言,壯族人以壯語為母語達到86.52%,使用壯語達到90.46%。
1.2廣西當前基層干部的語言使用狀況
以南寧市為例,根據2009年抽樣調查資料,南寧使用壯語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各級黨政機關干部母語為壯語或能夠使用壯語的漢、瑤等民族干部超過一萬人。壯語廣泛應用于行政司法領域、壯漢雙語教育、廣播電視、文藝表演等各領域,尤其是壯族聚居的農村地區縣、鄉鎮、村工作人員的工作用語普遍同時使用壯漢“雙語”。
1.3基層干部工作的客觀需求
廣西少數民族人口眾多,相當部分群眾存在普通話溝通障礙,廣大民族地區群眾在辦事交往過程中習慣使用本民族語言?;鶎痈刹渴屈h和政府溝通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政府服務于民的非常重要和最為直接的窗口,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干部會使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更能密切和基層群眾的聯系,實現語言溝通“零障礙”,有效提高辦事效率。包括在公共服務的供給上,農村廣大壯族群眾普遍使用壯族方言,這部分人群最需要通過通俗易懂的母語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這就給基層干部工作提出了現實的要求;另外,在各級地方行政、司法部門,特別是基層政府和公檢法司部門的從業人員需要掌握和使用當地民族語或漢語方言才能更好的同基層群眾打交道,更好的履行職務。
2 廣西基層各民族干部學習壯語過程中存在的特殊狀況
2.1壯語文字的使用缺乏普遍的群眾基礎
一是歷史基礎層面,由于壯文是新創文字,本來普及性和適用性都缺乏根基,許多人不愿意去學習壯語文字,并且群眾掌握壯文的更加之少,對于基層民族干部來說,學習語言文字的意義不大。二是民族語言文字的社會運用層面,壯文缺乏社會應用環境,當前雖然對壯文習得者的需求,但是往往不能給予物質上或精神上明顯的刺激和鼓勵,這導致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對于壯文的學習缺乏意愿
2.2壯語文字的推廣與國家通用文字存在實用性沖突
在廣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地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許多少數民族群眾走出去尋找工作,都需要學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人交流,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民族之間交往頻繁,加上國家大力推行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地區人員對于掌握通用語言文字需求激增,部分人員認為 “學習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就足夠了,何必再花時間精力學習壯文,用處不大”。著實,當前廣西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許多基層干部也反映,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學習壯文的實用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倒是提倡大力學習國家通用文字。在機關,所有政策文件全部是用國家通用文字來下發,而不是壯文。
3 廣西基層各民族干部學習民族語言文字的措施和途徑
3.1加強廣西民族語文法制建設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立法程序,并將這一立法項目列入“十三五”立法計劃,以彌補《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實施以后仍缺少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作配套的不足。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中明確規定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學習、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和義務。厘清和貫徹執行現有民族語文法律法規、政策,加快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立法進程。
3.2在壯語學習過程中推行“語”“文”分離措施
鑒于廣西壯族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中存在的特殊情況,可以要求各民族干部學習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時適當施行“語”“文”分離的措施,主要以基層干部的工作需求為主,加強壯語的學習,對于壯文的掌握和學習不作強制要求,只開辦興趣班,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許多的時間和金錢,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實際工作當中,另一方面也會減少基層干部學習少數民族地語言的抱怨,增加積極性,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3.3提高基層干部民族語言方面的思想認識
建議在各級干部培養、選拔、使用工作更加注重民族地區工作特點,加強對“雙語”或多語兼通干部的培養使用工作。廣西作為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干部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干部配備宜統籌考慮當地少數民族語言通曉度問題,在干部選拔中,可針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實際情況,對報考特定職位的人員增加少數民族語言能力測試。
參考文獻:
[1]James A. Banks,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M]. Allyn and Bacon, 2002.
[2]楊秉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語文政策 努力開創我區民族語文工作的新局面[J].語言與翻譯,1985(1).
[3][美] 約翰·杜威.民族主義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黃祥榮.互相學習語言文字 各族群眾人心所向[J].語言與翻譯,1996(4).
[5]黃泉熙.廣西民族語文工作基本情況[會議論文],2007.
[6]梁庭望.推行壯文若干理論問題芻議[會議論文],2007.
[7]藍明生.壯、漢語之間的關系及比較研究綜述——壯語文研究系列綜述之七[J].傳承,2014(3).
[8]覃耀庭.近年來廣西推行使用壯文的情況及亟待解決的問題[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5(3).
作者簡介:
王玉思(1991.6— ),男,土家族,籍貫:湖南,碩士在讀,中央民族大學2014屆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研究中國地方政府與政治方向。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