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華文
摘 要: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大學生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贏得青年就是贏得未來,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提高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問題,也是本文重點論述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涵及意義
(一)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涵
胡錦濤同志在關于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為了使大學生建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
(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1.培育優秀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后備軍,肩負著完成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使命。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大學生要想成為國家發展的棟梁、人才,必須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
2.提高思想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要把培養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大學生要想自由、全面的發展就離不開科學價值觀的指引。
3.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迫切需要
現在社會中存在另一種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一系列價值觀體系,包括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的價值觀。這種腐朽的價值觀與我國主流社會價值觀形成了價值沖突。大學生正處于被腐朽價值觀侵蝕的關鍵時刻,而這些腐朽的價值觀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國外自由主義思潮的不斷涌現而出現的。因此,我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進行創新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的變化。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現實狀況及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本情況
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都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來實現的。由于不同的大學生對課程的接受和認同能力不同,加之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并不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高校教育人員不僅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體,也是文化建設的客體高校在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設。高校在營造良好校園環境,堅持著正確的思想導向性。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效果的分析
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在當下的新形勢下,幫助指導大學生認清形勢與現狀,這給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途徑。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處于并存的狀態。
1.大學生價值觀的積極表現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有著積極向上的趨勢,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應當抓好時機,利用大學生價值觀積極的態勢克服價值觀中的消極的因素。當代大學生勇救落水者,智救輕生女,捐款救災,充當志愿者等等,都體現著當代大學生的可愛、可信和可貴之處。
2.大學生價值觀的消極表現
辯證地來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有正確向上的表現,也有著消極的表象。由于當代大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受外界影響較大,當代大學生面對問題,不能正確的做出判斷。在這里不得不說的是2013年4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殺害室友黃洋的事件,還有之前的馬加爵殺害室友等案件,送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三、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價值觀教育的方法不夠靈活
我國目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而言,教育方法表現的不夠靈活,主要有:首先,教育者大多為照本宣科,以教科書為最主要的教學標準。價值觀理論灌輸法是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為依據,是目前我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僅僅靠單向性的灌輸,在價值觀教育中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是口號式,宏觀性的倡導,將無法完成價值觀認同,阻礙價值觀教育效果的達成。
(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較為單一
目前,我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較為單一表現為:首先,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內容宏觀化、空洞化。大學生在大學課堂中所接受的價值觀教育都是理論性、原理性教育。很多大學生作出不合理的價值判斷并非是其價值觀念錯誤造成,而是由于其在實踐中缺乏經驗。
(三)價值觀教育的手段比較滯后
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教育者為在校大學教師,被教育者為在校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缺乏主體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往往造成老師只管教學,而學生選擇性聽教,教學效果較差。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主體與客體一成不變,互不轉化。
四、當代大學生價値觀教育的有效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認識
針對目前我國大學教育中重技能而輕思想的觀念認識,應當増加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高校應該從應試教育的體制出發,從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來培養大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大學生本身也要重視自身價值觀的養成。
(二)豐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內容
1.深化教育內容
第一,深化政治價值觀。正確的政治價值觀能夠幫助大學生認清國際形勢,擁有銳利的政治眼光,不人云亦云,理解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的原理。在重大國際政治事件上,能夠保持正確的政治觀點和主張。第二,深化理想價值觀。理想價值觀教育不僅僅包括對國家共同理想的認識和判斷,也包括大學生在國家共同理想構建的前提下,對自己的微觀觀的構建。第三,深化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
2.拓展教育內容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內容不能僅限于己有的基本的教育內容的深化,還要進行其他學科的教育延伸和巧展。拓展的教育內容有也理健康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內容深入人也的也理表現是,它內化為大學生個體的信念,體現到大學生個體的行為方式中,并成為大學生個體進行社會評價的依據。
(三)強化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實踐
實踐參與、實踐體驗講求教育內容與方式緊貼社會現實,要從社會實際出發,將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結合,在客觀世界的改造過程中對主規世界進行改造,不斷提高自我認知、價值判斷、價值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濟良.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研究[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
[2]山陳章.化論主導價值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化2006.
[3]阮青.價值哲學[M].北京:中共中央覺校出版社,2004.8.
[4]王玉操.當代中國價值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4.5.
[5]關成華.鉤麗的青春中國青年80年的奮斗與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