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志喜
沙特是唯一還有能力增產的國家,比起限制產量,該會議更像是為穩定油價而擺出的姿態,為的是增強市場對油價企穩的信心
受耶倫鴿派發聲影響,美元止漲回調,周跌幅達1.8%。但美國3月非農數據超預期,美元短期上揚。沙特宣布只有伊朗等主要產油國凍產才會加入“凍產協議”,布倫特原油大跌4.38%。
原油凍產協議成空文
面對油價下跌,原油市場的持續波動,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將推行其歷史上規模最大改革,以擴大政府營收,改變經濟結構,應對油價下跌帶來的收入壓力。沙特副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日前表示,只有當伊朗加入凍結產量,沙特才會參與凍產協議。這令市場對凍產協議的前景感到疑慮,油價跌至一個月以來低位。他指出,如果任何一個國家提高輸出,沙特也將提高原油銷量。
國際能源署(IEA)一位高級官員的話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一些成員國與俄羅斯達成的凍產協議作用可能非常有限,甚至會“毫無意義”,因為在與會國家中只有沙特阿拉伯是唯一有能力提高石油產量的國家,其它國家既然不會減產,所謂“凍結產量”實際上并無太大的實際意義。
市場分析師表示,油價近期明顯反彈主要是受對更多國家加入凍產協議的樂觀預期推動。如果最終被外界認為沒有實際作用,油價可能很快重回下行通道。
沙特石化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l-Benyan也表示,凍產意義可能不如此前想象的那么大,更像是擺出某種姿態,旨在樹立起對于油價將企穩的信心。他對油價前景表示樂觀。盡管能源行業今明兩年可能比較艱難,但2018年之后的前景是樂觀的。他表示,現在的油價水平并非其所希望看到的。不過,在一個周期性的市場中,這是很常見的,預計到2016年底原油價格將漲至每桶60美元。
凍產前景撲朔迷離
國際油價周一(4月4日)盤中延續跌勢,因全球主要產油國達成凍產協議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市場對供應過剩擔憂持續升溫。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36.1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37.97美元/桶。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aneh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該國將繼續提升原油產量以及出口量,直至恢復到制裁前水平。
荷蘭銀行(ABN Amro)首席能源經濟學家Hans van Cleef稱:“現在看到獲利了解并不令人意外,因部分投資者已經持有看空觀點。我認為這將成為本周內市場的常規走勢。我們可能會看到36或者37美元/桶的價格出現。因沙特方面對配合限產的態度不太積極,未來三周內我們或將看到更多的投資操作和口頭干預。”
國際油價目前依然較2014年年中高位下跌超過65%,因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以及全球其他主要產油國紛紛抬高產量。
部分分析師指出,如果凍產協議果真達成,這將改善過剩供應問題,尤其是今年原油需求預計將會穩步回升。
Gain Capital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在一份報告中稱:“多數負面信息已經在價格中得到體現,市場大行情或將出現。”
美國原油產商在低油價環境下展現出了非常強勁的生存能力。Razaqzada補充道:“不過考慮到美國原油產商出現了大量破產情況,凍產協議將能夠幫助原油市場重歸均衡。”
凍產原油或再難上漲
隱形庫存積累,預示著油價可以毫不費力就重新跌到今年早些時候觸及的數年低點。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周一(4月4日)在報告中稱,全球原油市場在2016年的上半年仍會遇到隱形庫存積累,預示著油價可以毫不費力就重新跌到今年早些時候觸及的數年低點。
布倫特原油及美國原油(WTI)曾分別于今年1月和2月觸及27.10美元/桶和26.05美元/桶的十多年低位。盡管隨后一度反彈逾50%,但從3月中旬開始又再度開啟跌勢。供應過剩已經導致油價自2014年來下跌多達70%。
因投資者懷疑產油國是否會凍產以抑制全球供應過剩的狀況,油價本周一下挫逾2%,布倫特原油觸及一個月低位37.50美元/桶。
全球主要產油國計劃于4月17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會談,共同商討產量凍結協議。不過伊朗仍然堅持在恢復至制裁前水平前不會考慮限制產量。
巴克萊銀行(Barclays)近日也表示,油價可能跌回每桶30美元多一點。預計2016年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均價在每桶39美元。
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評論稱,凍產只是一場鬧劇,目的在于刺激油價回升,而在現實中既無法對原油供應帶來任何限制,反而可能因為出口增長抵消內需下滑而推動供應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