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招霞
近期,“深港通”再次成為A股投資者關注的一大熱點。在近日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表態,“今年要擇機推出‘深港通。”這已是在近十天內,第二次回應“深港通”問題,足見其重視程度
在3月底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深港通”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表示,“今年會擇機推出‘深港通。”這已是在近十天內,第二次回應“深港通”問題,足見其重視程度。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適時啟動“深港通”。根據近期的情況來看,今年將推出深港通已成大概率事件。兩年前滬港通開通曾帶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因而市場各方對深港通充滿期待。
深港通6月底開通概率大
3月25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回應傳媒有關“深港通”的查詢表示,香港交易所歡迎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年會擇機推出深港通。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崗說:“我們并不掌握監管機構批準計劃的時間表。香港交易所一直與內地相關機構緊密聯系,在深港通籌備工作的技術層面上已準備就緒。我們估計,待兩地監管機構批準正式公布后,兩方市場約需三至四個月的時間作準備。”換言之,“深港通”通車最快要到今年6月底。
早在2014年的全國兩會上,開通“滬港通”被正式提出來;同年4月的博鰲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將開啟“滬港通”,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通車。這一情景似曾相識,也令市場對于“深港通”年內開通,有了更多期待。
湊巧的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深港通”成為熱門詞匯。從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到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答記者問,“深港通”貫穿其中。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后,大批記者涌向劉士余詢問深港通今年會不會通,他的回應是“肯定通”。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就“深港通”問題做出回應,表示“今年要擇機推出‘深港通”。這已是近期第二次回應“深港通”問題。3月16日,李克強總理曾公開表示,“現在內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爭今年開通深港通。”
所有這些跡象表明,深港通年內通車已是大勢所趨,具體開通時間有待明確。瑞銀證券此前曾發表研報預計“深港通”的細節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公布,下半年正式實施。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明確表示,“從準備情況看,下半年推出是可行的。”這樣的說法和港交所方面的表態基本一致。
深港通再現滬港通效應?
深港通的推出為何會引起高度關注?原因在于滬港通留下了太多美好記憶。
數據顯示,滬股通開通合力推動了2014-2015年那輪牛市。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后,在2000點上下盤整了近4年的上證綜指,從2474點一路狂飆到2015年6月中旬的5000點以上。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滬港通的開通引爆了去年這輪牛市。而眼下的A股在經歷了幾輪連續殺跌之后,目前仍處于低位徘徊,市場急需要一個類似于“滬港通”這樣的強刺激政策提振人氣。
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認為,深港通的到來能夠改善目前大市疲弱現象,并將持續利好,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尤其能夠更加開放香港市場,聯動內地,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選擇。
就像李克強所指,深港通的啟動,表明中國資本市場在不斷地對外開放。換句話說,就是中央要將開通深港通,作為彰顯內地金融開放步伐未變的里程碑,表明內地經濟金融雖遇不少困難,惟中央力推金融開放的決心與魄力,皆未有變。深港通不僅是股改政策,更背負重振外界對內地金融開放信心的政治功能。既然如此,中央仍有極高意愿,在今年內啟動深港通。尤其中港股市經歷去年的大起大落后,近期市況相對平穩、投資者亦不再非理性亢奮,正好是確保深港通平穩實施的較佳時機。
布局三大投資主線
對于投資者而言,最為關心的還是在深港通開通后將會有哪些投資機會?分析認為“深港通”的投資主線有三條:
一、低估值藍籌股
對于當下行情開通深港通,南方基金研究部高級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與滬港通類似,深港通開啟后,港資偏好于A股市場藍籌和稀缺性標的的喜好還會延續,有望帶來新一波藍籌行情。數據顯示,香港機構投資者占60%左右,其中海外機構占35%,本地機構占25%。繼續梳理QFII投資標的可以發現,外資偏好的股票基本都是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紅、成長穩健的企業。而這樣的投資標的在深圳市場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開發、家電等板塊。
二、高成長性、稀缺性、股息率豐厚的優質新興小盤股
高成長性、稀缺性、股息率豐厚的優質小盤股也可能是熱門標的。從成長性出發,瑞銀證券認為,當前A股具有高成長性的投資標的包括碧水源、深圳機場、東富龍、索菲亞等。
另外,稀缺標的也是港資進入內地不可少的關注對象。平安證券認為,深股較港股稀缺的行業板塊主要是白酒板塊、大眾消費、醫療領域以及公共事業。
三、優質中小創股票
除了藍籌股、高成長性以及稀缺標的外,深圳證券交易所獨有的中小創股票也是香港投資機構關注的目標。
深交所策劃國際部副總監劉輔忠去年11月參加會議時表示,優質中小創將納入深港通交易標的,這也是深市與滬市不同的地方。有分析師認為,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長遠來看新興經濟、新型產業的缺口巨大,香港機構不僅追求穩健,更不會放棄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的機會。
而在中小創企業中確實不乏業績突出、股息率豐厚的企業,這些企業作為行業龍頭,成長迅速、業績有保障、市值增長空間大,很多企業凈利潤增速連續4年提升,其中掌趣科技、三聚環保、華誼兄弟、達安基因凈利潤增幅自2013年至今漲幅超過400%,其中啟明星辰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率為349%。長城證券認為,未來這些企業有望接替主板中的舊藍籌成為中國股票市場和中國企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