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招霞
一季度以來,國際銅價雖然出現一波反彈,受基本面影響,銅價依舊在200日移動均線附近持續承壓。從現階段來看,中國銅高庫存以及需求不振,都可能給銅價帶來潛在的下行壓力
盡管自1月份低點以來,銅價走出一波伶俐的反彈,但基本面并無顯著變化,銅價還是在200日移動均線附近承壓。過去7個交易日,銅價持續下跌,為1月初以來最長時間下跌。
有分析師警告稱:“中國因素依然是市場關注焦點,中國銅庫存創歷史新高?!?/p>
彭博資訊分析師也認為,包括銅、鋁在內的大宗商品供給不斷上升,中國需求又面臨不確定性,今年金屬價格可能繼續承壓。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創歷史最高紀錄。
機構分析,由于這些庫存中有相當大一部分被用于“瘋狂”的融資銅交易,使得小規模市場參與者能夠獲取貸款,并在市場中存活更長的時間。一旦針對他們進行清盤,銅價將會加速下跌。
國際銅價觸低點反彈
周四(3月31日)國際銅價在觸及四周低點后反彈,因美國公布的強勁制造業數據鞏固了美元下滑帶動的積極人氣。
交易商表示,盤初跌勢主要是受到季末軋平賬面拖累,銅價反彈部分是因美國公布的3月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3.6,高于預估的50。
3月29日晚間,美聯儲主席耶倫發表講話,表明美國經濟喜憂參半,而且受通脹預期的越來越不確定性因素,加息仍應謹慎,全盤否定了上周美聯儲4位官員鷹派觀點,充分顯示了其女王的地位。市場也隨耶倫講話的發表,迅速拉升,短短一小時,現貨銅上漲0.4%。但是,數據終歸只能影響行情波動的大小,待市場情緒恢復冷靜后,受全球經濟放緩,內需疲軟的實質影響,現貨銅繼續下行。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收低0.5%,報每噸4,847美元,盤中觸及3月3日來的低點4,816美元。
市場下一焦點在周五美國將出爐的非農就業報告,投資者普遍依據該數據來判斷美國經濟體質。
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如果數據高于預期,將助燃對美國會提前而不是推遲升息的臆測,這會提振美元,打壓工業金屬價格。
但包括丹麥丹斯克銀行分析師JensPederson在內的其他人士則表示,“在美聯儲主席耶倫本周稍早稱美國通脹可能繼續低于目標后,市場焦點已經轉至低通脹。這對基本金屬有支撐作用?!?/p>
周五市場還將關注中國制造業調查,預計將顯示制造業萎縮,但步幅較之前幾個月放緩。
國內銅庫存創高位
三月作為傳統旺季,補庫驅動銅價反彈理應合理。從銅價的走勢來看,3月7日滬銅創下年內新高之后,3月22日再次大幅反彈都沒能突破這個高點。這表明銅價已經消化了金融屬性層面的利好。由于消費尚未改善,使得銅價開始向下修復。從目前的邏輯來看,上游產出恢復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加上消費端難以進一步提速,銅價下行壓力較大。
從精煉銅環節來看,受節假日因素影響,2月中國銅精煉廠平均開工率為72.94%,較1月的74.81%小幅下降。亞洲金屬網調研結果顯示,2月被調研企業精煉銅產量54.61萬噸,較1月下降2.49%,其中調研企業年總產能為898.4萬噸。主要是國內部分小型冶煉廠削減產量,2月中國大型銅生產商維持正常生產,其電解銅庫存量大幅攀升。
雖然產出環比溫和下降,但是精煉銅進口量卻持續增加。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中國進口精煉銅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7.5%,達到65.2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在3月18日創下39.5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盡管3月25日該數據略微回落至38.6萬噸,但依舊遠高于往年同期的均值。
寶成期貨認為,3月之后,精煉銅產量恢復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從銅精礦加工費來看,盡管2016年較2015年有所下滑,但是銅冶煉行業利潤較高。根據測算,銅精礦加工費低于60美元/噸的時候,中國銅冶煉行業絕大多數都是虧損的,全部盈利的標準是90美元/噸。因此2016年長單進口銅精礦加工費在97.35美元/噸或9.735美分/磅的時候,國內基本上所有銅冶煉企業都是盈利的。
從原材料來看,一季度全球銅礦產出下降并不明顯。這意味著全球銅供應大體上不會出現大幅萎縮。從產能來看,部分新增產能會在3月及其之后陸續投產。例如,河南中原黃金冶煉有限公司20萬噸的年產能已經滿負荷生產。另外,1月至3月底,長江市場和上海市場銅現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貼水出貨的。
二季度需求依舊低迷
機構預計,伴隨著二季度產出的恢復增長、潛在的高庫存以及需求不振多重影響,二季度銅需求依舊低迷。
從消費行業來看,1—2月電力設備如發電設備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7.9%,同期電纜、變壓器等產量幾乎沒有太大增長。盡管1—2月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49億元,同比增長35.8%,但是目前電網建設主要是特高壓,主要輸送電纜是架空電纜,原材料主要是鋼鋁絞線。汽車行業,1月汽車銷量相對較好,但是2月汽車銷售遇冷,日系車銷量全線下滑。
地產方面,有色金屬在地產中的消費主要是后端,即竣工階段。1—2月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28.9%,可能帶來部分銅線需求回暖,但持續性存疑。值得注意的是,此輪地產銷售的繁榮并沒有帶動汽車、家電的同步增長。這可能意味著高房價削弱了投資者對基礎產品的購買力。另外,樓市調控等因素,并不支持銅消費持續增長。
我們認為,一季度大宗商品的反彈、樓市的火爆以及一二月份CPI的回升都離不開M2增速的上升。目前來看,豬周期的重啟將對流動性繼續擴張產生潛在的威脅。當然,在穩增長的基調下,貨幣不大可能從寬松快速逆轉為收緊,但很難對銅價提供金融屬性層面的扶持。
綜上所述,流動性外溢效益或是一季度銅價反彈的主要原因。二季度產出的恢復增長、潛在的高庫存以及需求不振,都可能給銅價帶來潛在的下行壓力。(文中數據截止到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