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娟
摘 要:對于電視節目而言,從采訪開始到上屏播放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準確把握、嚴格把關,以提升媒體的號召力與感染力。本文著重探討了編輯采編工作的技巧,并對民生類欄目采編實踐應用進行探討,以供大家交流。
關鍵詞:電視民生;采編;技巧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各類新興媒體不斷涌現并快速發展,媒體信息網絡幾乎覆蓋了社會的各個角落。而隨著社會語境的日益開放、媒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電視民生節目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媒體素材同源化問題成為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現象。
我們知道一檔完善的電視節目來自方方面面的精細操作,而采編人員對題材的精心組織,對稿件的細致處理,對編排的巧妙布置,是做好欄目的前提,可以說電視編輯的采編技巧是決定電視節目質量的根本所在。如何準確地把握媒體“頭條”,作為一個編輯記者,都應當掌握一些采編技巧,為欄目的成長增添一些活力。
一、電視采編技巧的一些運用
(1)在黨與國家宣傳大政方針的各種平臺中,廣播電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同時也是宣傳正確輿論以及傳播政治思想的重要陣地。因此民生采編工作應著眼于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電視欄目報道的合理性并擺正社會位置。首先應嚴格控制欄目質量,在采編欄目的過程中應對社會發展形勢有及時了解,并能夠敏銳地觀察局勢熱點,選擇某一具體欄目為報道的載體,將國家政策、方針以及發展路線等傳達給社會民眾,同時還應對基層民眾的思想與呼聲給予準確反映,從而為社會發展創造輿論以及思想支持;應謹慎處理負面影響較大的民生事件,切忌將負面信息以及錯誤思想傳遞給民眾。其次應確保社會輿論導向的正確性。民生采編工作應基于社會發展背景,將積極進取以及文明健康的信息傳達給社會民眾。應善于從政治宣傳以及經濟發展角度出發來把握民生主題,確保電視媒體視角的準確性。
(2)在拍攝以及后期制作過程中應重視事件真相的還原。無論在何種時期制作欄目,都應對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社會熱點話題等予以充分了解。針對一部分重大事件,應明確其發生地點,并掌握事件發生過程以及其中細節,以此為基礎確保民生報道思想主題的明確性。民生報道的視角應始終著眼于社會熱點,欄目采編工作人員只有對最近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充分了解后,才能選擇合適的民生切入點,合理選擇報道的內容與方向。而缺乏真實事實依據、僅作憑空想象的民生報道永遠無法獲得社會民眾的關注和支持,更無法對欄目報道固有的社會導向價值有所體現。此外,在欄目采編與拍攝過程中有很大幾率碰到不少需要取證的人,所以工作人員應針對采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做足準備。開始采訪前首先和采訪對象展開溝通交流,提前熟悉拍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對高難度畫面的拍攝方法有深入了解和掌握。
(3)上述問題為所發生事件得到真實的還原提供了有效保障,而制作團隊各部門之間也應通力合作。事實的完整性以及真實性是促使社會民眾產生共鳴的關鍵所在。相反,失實的報道往往會令觀眾興趣索然,甚至產生負面情緒。所以采編人員在節目制作過程中應積極探尋觀眾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并在制作時清楚、完整地再現民生事件。此外,還應以還原事件真相為基礎,不斷嘗試闡述事件的新舉措或者新方法。例如在編輯節目過程中通常需要運用畫面處理技術,通過技術性加工處理來提高人物表情、聲音的清晰度,從而使民生信息在其客觀的基礎上發揮電視化特點,確保觀眾接收到真實的報道;還可以設置疑問和懸念的方式在表達方面做出創新,從而吸引觀眾注意力,從而能夠積極關注和思考民生報道。
二、電視欄目的編輯與后期制作
相比于廣播媒介,電視媒體有其不同之處,其采集過程應對民生真相有全面反映,同時還應附有具有較強說服力的民生材料,確保民生報道具有鮮明的宣傳思想以及主題直接性。
(1)民生事件在經過后期編輯處理后應獲得更為深入人心的播出效果,對于民生采編工作人員而言,首先應對民生真實性予以尊重,并在此基礎上加工處理民生相關的音頻以及視頻材料。尤其應重視制作解說詞這一環節,應確保疑惑與懸念設置的合理性,輔以視頻畫面的巧妙剪切,從而吸引觀眾注意力。
(2)模糊化處理也是民生編輯技巧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模糊化處理通常涉及到視頻模糊技巧以及語言模糊技巧。在民生報道中有許多模糊語言,例如“據業內知名人士透露”就采用了模糊技巧,這顯然比清晰表述更具有合理性。還有的民生報道為了給予當事人個人隱私以及肖像權以足夠尊重,通常采用馬賽克處理當事人面部,或者讓當事人背對鏡頭或者化名處理等等。編輯工作者在報道與個人隱私相關有所牽涉的民生事件時均應保持謹慎,可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模糊處理,既要充分彰顯社會人道精神,又要為欄目播出效果提供保障。
三、結語
今天各類新興媒體不斷涌現并快速發展,媒體信息網絡幾乎覆蓋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電視媒體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主要是同行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更多地體現于編輯水平的競爭。在這形勢下,電視編輯應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的獻身精神和扎實的電視傳媒專業技術知識,發揚吃苦耐勞,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精神,不斷學習和實踐,制作編輯出有深度、有層次、有思想的新聞節目,這樣才能在收視市場上牢固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社會語境的日益開放、媒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電視民生節目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媒體同源化問題成為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現象。民生采編工作人員應專注于個人專業素養以及職業責任心的提升,不斷推動電視媒體事業的發展,本文闡述電視欄目的采編技巧,希望對電視記者采編工作有所貢獻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楊濟世.電視民生非編網絡系統設計及工作流程構建[J].電視技術,2011,35(16):82-86.
[2]羅艷.淺談電視民生采編如何與受眾心理相結合[J].大眾電視(中旬刊),2013,(12):224-225.
[3]高飛.淺談電視民生采編如何“接地氣”[J].神州(下旬刊),2013,(12):267-267,269.
(作者單位:雙灤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