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強化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是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黨員干部素質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法治思維;行政能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黨員干部素質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體現了黨中央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所在。基層政府作為我國政權體系中的最基層單位,同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基礎和前沿。而代表政府直接行使行政權力、具體履行行政職責的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著依法治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推進。
一、強化基層干部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擔負著重要責任,對其他社會群體起著形象塑造和榜樣引領作用。基層政府作為我國政權體系中的最基層單位,同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基礎和前沿。而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則代表政府直接行使行政權力、具體履行行政職責。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具有堅守法治定力,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社會關系、統籌協調各種利益、實現改革于法有據,才能更好地規范發展行為、凝聚改革共識、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因此,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具有現實緊迫性。基層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逐步增強,依法行政作為政府行為的基本方式已初步認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表現在:一是行政理念不適應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基本要求,規則意識比較淡薄,權力導向明顯。二是職能轉換上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政府職能轉變提出的要求,職能轉換不到位。三是法律知識轉換為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還有一個過程,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還相對欠缺。四是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水平不高。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二、強化提高基層干部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辦事能力的思路和辦法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因此,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必須著力抓好基層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并全力建設好這一基礎工程。鑒于目前基層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要切實抓好基層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設,必須從加強學習、注重實踐、健全機制、加大監督上下功夫。
(1)加強學習,培養依法行政的理念。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社會比較缺乏法治傳統,一些黨員干部不習慣、不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推動工作、解決問題。因此,必須重視法治思維的養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著力提高法治素養。要把開展黨員干部法治教育列為基層黨組織學習的重要內容,列入干部教育培訓計劃。要注重教育培訓方式方法的創新,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開展法律“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等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黨員干部的法治思想,增強大家對法的認知,形成法治意識,提升法律修養。要宣傳推廣法治正反典型經驗,不斷引導和激勵黨員干部主動、自覺和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
(2)注重實踐,養成依法行政的習慣。基層黨員干部在領導和推進依法行政過程中,一定要撲下身子、躬身實踐,凡是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第一原則就是按法律辦事,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律規定;沒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治原則、法治原理。同時,要深入法治工作第一線,注意剖釋個案,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從而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法治思維只有外化為法治實踐,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改善民生等工作中,基層黨員干部要擺脫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的思維定勢,學會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以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時刻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工作習慣、自覺追求。同時,又要通過改革發展與穩定的成效來深化對法治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自身推進法治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逐步養成自覺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習慣。
(3)建全機制,善對依法行政的考核。建立和完善干部依法行政的考核機制是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自覺性的關鍵。《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考核制度。要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具體的措施和辦法”。要按照“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須賠償”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程,必須動真格,把依法行政考核結果與獎勵懲處、干部任免緊密掛鉤,與各級依法行政機關領導的政績和獎懲掛鉤。要將依法行政考核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占有相當分值,作為年終績效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考評結果,嚴格執行獎勵和責任追究制度。
(4)加大監督,強化依法行政的保障。當前,基層干部存在行政違法行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監督不力。干部能否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否將其控制在依法的紅線內,這就需要各級機關加強監察力度,這既是對黨員干部是否依法的督促,同時也是考察黨員干部依法的必要手段。如果嚴格依法行政,就不怕任何形式的督查,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這個道理。
總而言之,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我們建設法治國家勢在必行的一個重要舉措。基層黨員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社會關系、協調各種利益沖突、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把法治精神同當前的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自覺以依法治國的要求來糾正和規范工作,必將為我國的法治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劉賢伍(1972—),男,漢,安徽合肥人。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委黨校高級講師,主要從事黨史黨建研究。
(作者單位:長豐縣委黨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