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軍
初識何暢,她還是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專業的研究生,當時就很想采訪她,可總是擦肩而過,直到她畢業留校任教。在一個初冬的下午,我如約走進何暢的琴房,剛剛從國外演出歸來的她,正在為不久后的一個藝術節做準備。我看到鋼琴上鋪滿的樂譜,心中有些不忍。
喜歡何暢,不僅因為她琴拉得好,人長得甜美,還因為她有著表演專業學生少有的理性和北京女孩的率性,交談起來很順暢也很舒服,亦如她的名字。
12歲舉辦個人演奏會
何暢的父母并非文藝工作者,小時候她家里有一架鋼琴,那是姥爺送給當幼兒園老師的媽媽的結婚禮物。可是何暢不太喜歡鋼琴,碰兩下就不再理它了。5歲半時,一位老師在媽媽的幼兒園里開辦了一個幼兒小提琴培訓班。這位鐘綿駒老師是虔誠的基督徒,非常慈祥,也特別喜愛小孩。在鐘老師的小提琴班上,何暢接受了最初的音樂啟蒙,對小提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幾個月以后,班上30多個小朋友只剩下何暢一個人了,所以老師就讓她到自己家里上小課,這樣她學得更快了。半年后,何暢已經可以和媽媽一起在幼兒園里登臺表演了,在媽媽的手風琴伴奏下,她把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那首《紅星照我去戰斗》拉得有模有樣。
與很多琴童不同,小時候的學琴經歷給何暢留下的都是美好而愉快的記憶。
時間一年年過去,何暢的琴藝也如初春的草木般飛快生長。然而到了第三年,鐘老師家里發生了一些變故,不再教學了。沒有自己喜愛的老師指導,這讓何暢非常傷心,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海政文工團的林丁丁老師。跟林老師學琴,讓何暢迅速成為北京業余琴童中的佼佼者,多次在區、市級青少年小提琴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還參加了第四屆全國少兒小提琴演奏比賽并獲獎。她在業余小提琴圈子里的出色表現,也引起了中央音樂學院韓里、趙薇、隋克強等教授的關注,一致認為她是學音樂的好苗子,建議她往專業上發展。比賽中獲得的好成績、音樂學院專家教授的熱情鼓勵,讓本以為中央音樂學院離自己太遙遠的何暢有些動心。六年級開始,啟蒙老師幫何暢找到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金鳴老師進行專業輔導?!皬臉I余到專業差距還是挺大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幾乎都要崩潰了。在當時全國只招一個校外生的壓力下,金老師對我強化訓練了三個多月,我竟然奇跡般地考上了,所以我特別感謝金老師,是他把我帶進了專業音樂的殿堂?!焙螘掣锌?。
2000年6月,林丁丁老師在金帆音樂廳為即將走入專業學府的何暢舉辦了她人生的第一場個人獨奏音樂會。那年她只有12歲,是當時該音樂廳有史以來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年齡最小的演奏者。
嚴格而系統的專業訓練
進入附中,何暢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每天一大早她要從朝陽區坐車到西城區來回顛簸。父母心疼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母親為了更好地照顧何暢,在父親支持下下崗做起了女兒的陪讀。一個北京學生還要在學校附近租地下室上學,這在同學中可以說絕無僅有,何況一租就是十多年。后來,附中由學校本部搬到方莊,何暢一家亦隨著學校轉移到方莊,父母繼續租房陪女兒過著陪讀生活。
為了打開何暢的視野,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金老師經常帶她參加學院和國內各類比賽,讓她從中得到鍛煉和成長。過去業余學琴時,何暢的技術比較粗糙,右手握弓比較緊,左手也有一些毛病。金老師就像外科大夫一樣,一點點地把問題指出來,一個一個地給她“做手術”。很快,何暢便在同學中脫穎而出。2002年,何暢被剛剛回國任教的著名中提琴教育家何榮教授看中,與其創建的中央音樂學院少年室內樂團一起合作錄制了維瓦爾第《四季》(CD),何暢擔任《春》的獨奏。附中期間,何暢連續6年獲得附中專業優秀獎和優秀學生獎學金,并以附中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 上大學以后,金鳴老師把她推薦給了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敖鹄蠋煱炎顚氋F的青春年華幾乎都花費在了我們這些學生身上,而且我上大學以后,她還一直十分關心我。” 如今談起金鳴老師,何暢依然充滿感激之情。
林耀基教授是中國小提琴界的一代宗師,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優秀小提琴人才?!傲掷蠋熤奥犨^我的考試和演奏,他應該對我還是比較了解的。能夠成為林老師的學生,可以說是幸運之神對我的又一次眷顧。”林老師特別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很多學生到他那里,首先要改掉技術上的各種毛病,甚至要從頭練起。“林老師在教學上非常較真,比如他要求弓子一定要拉得特別直,有時我覺得已經拉得很不錯了,可他還是認為不行。我那個時候也比較固執,不太能理解,現在想想他這樣追求完美,真的是為學生好。沒有這樣的千錘百煉,怎么能夠打造出那么多的金牌選手?”雖然和林耀基教授只學習了3年的時間,但何暢與他結下了深厚情誼,對于林老師的諄諄教誨和悉心培育更是深懷感恩之情。
林老師一方面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另一方面又特別親切隨和,特別讓何暢難以忘懷的是林老師對工作的傾情投入和對學生無私的愛。“記得有一次到林老師家上課,我和媽媽想到林老師有糖尿病,平時不能吃太甜的東西,便挑了幾個又大又好的西紅柿給他帶了上去。沒想到一開門看到他家滿屋子都擺著鮮花,才知道那天是他的生日。林老師在生日那天還給我上了3個小時的課,讓我很感動。”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份情誼,當何暢聽到林老師突然去世的噩耗時,感覺整個心都空了,一個人在樓道里哭了半天。“他去世前兩天還在為我上課,并且借給我一把琴,讓我準備參加全國比賽?!焙螘郴貞浀?。
林耀基教授的猝然離世,讓正在讀大三的何暢再一次面臨無師可教的困境。這一次又是附中的金鳴老師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把她推薦給了林老師的學生——童衛東教授。童老師曾長期擔任林耀基教授的助教和助理,繼承了林耀基教授的衣缽,能夠繼續和他學習,對于何暢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從技術到音樂的全面發展
雖然童衛東教授吸取了很多林耀基教授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和林老師一樣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但他也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脾氣秉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何暢對音樂也有了一些個人的感悟和理解。因此跟童老師學習,何暢的演奏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暗谝淮螢橥蠋熝葑鄷r,他給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想要表達什么樣的音樂?這是我以前從未思考過的問題,童老師為我的音樂思路打開了一扇門?!?/p>
何暢是個認真聽話的學生,由于性格比較內向,再加上多年來老師對她的要求都非常嚴格,讓她在演奏上一直都比較拘謹,在音樂理解和表達上也不夠大膽。童老師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通過一次次耐心的啟發和嚴謹又富有激情的示范,逐漸激發出她的藝術潛質?!巴蠋熃o了我很多新鮮的感受和啟發,讓我的演奏愈加豐富和成熟,師生之間也更加融洽和默契?!卑肽旰螅螘尘驮诘诰艑萌珖嗌倌晷√崆俦荣惽嗄杲M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這完全超過了之前的預期。比賽結束后,童老師激動地給她打了一個電話,既是老師又像朋友一樣誠懇地對她說:“你是我教過的學生中進步最快的一個,這是個好的開始,希望你繼續努力!”
那次比賽為何暢的音樂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時隔一年,她又榮獲了香港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和中國作品獎,以及學院頒發的古馳獎學金和譚小薇獎學金。2011年10月,何暢在第三屆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中進入復賽,她也是代表學院參賽的選手中唯一晉級的。雖然沒能取得名次,但是童老師還是給了她充分的肯定:“通過這次鍛煉,你的音樂放開了,我非常滿意!”隨后,她在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的小提琴獨奏比賽中,經過與來自全國九大專業音樂院校優秀選手們的激烈爭逐,最終獲得銀獎?!敖痃姫劇苯Y束后,何暢又馬不停蹄地準備下一個國際比賽。連續幾個月,童老師幾乎每天都給她上課,反復地練習、合伴奏、走臺。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2年4月的第八屆韓國首爾國際音樂比賽中,何暢經過四輪重量級角逐最終獲得第四名,這是中國人在此項賽事中時隔10年后再次獲獎。
比賽是一個綜合考場,比賽前的認真準備、比賽中的沉穩心態和穩定發揮對何暢的成長和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童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細膩,音樂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但在比賽中,他對學生相當信任,從不給他們任何壓力,把所有的責任都擔在自己肩上。為此,何暢特別感謝童老師:“他讓我感到非常溫暖,就像親人和朋友一樣。”
何暢是一個很要強的女孩,本科畢業時因為系里只保送她攻讀藝術碩士而不是文學碩士,她毅然放棄保送選擇自己考。同時,她又有著北京女孩的包容和大氣,她不愿意看到同學之間相互攀比和嫉妒,其他同學獲得好的成績,她也會為他們高興。這樣的性格和品行,讓她在室內樂中有著良好的表現,曾獲得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與弦樂重奏比賽銅獎。為此,研究生畢業后,何暢幸運地留在了管弦系室內樂教研室任教。
從學生到老師,何暢完成了第一次人生角色的轉變??赡苁且驗閶寢尵褪且晃挥捉汤蠋?,何暢很喜歡當老師,她說:“我就是在老師們一棒接一棒的傳遞中成長起來的,因此也有責任把他們的學問和技藝以及他們對學生的那份無私的愛燈燈相續、薪火相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