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力

初春三月的黔中大地一片姹紫嫣紅。金黃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紫紅的玉蘭花、粉色的桃花、櫻花競相爛漫,繽紛的花海不僅吸引著游人,更吸引著勤勞的蜂農。他們要趕在花期采集蜂蜜,用最天然的方式與春天相約一場“尋蜜之旅”,就讓我們跟隨蜂農的腳步,一起探尋這甜蜜寶藏背后的奧秘。
在“高原明珠”貴州省安順市的平壩農場,我們有幸結識了一位20年“蜂齡”的蜂農陸師傅。他為我們講解了很多關于蜜蜂的小知識,比如蜜蜂的壽命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采5克左右的蜂蜜。陸師傅說,從最開始挑著蜂箱、租著卡車全國各地到處跑,到現在定點蜂場養殖,追花奪蜜的方式變了,但蜂蜜生產卻沒有太大變化——筑巢、采蜜、釀蜜、封蓋、搖蜜,仍然沿襲著最天然的原生態采集方法。
徐純記精華蜂業創始人、貴州省農業廳養蜂專家徐祖蔭教授認為,成就好蜂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蜜源植物的質量,貴州植被豐茂,優質蜜源遍布,是純天然的蜂場。二是蜂群的健康狀況,只有身體健康的蜜蜂才是合格的勞動者。除此之外,成熟度也是衡量蜂蜜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蜜蜂采集花蜜經充分釀造后,排除多余水分,自然成熟封蓋7天以上分離出的原蜜,波美度可達42度。波美度是國際上衡量蜂蜜中含水量的單位。我國標準中規定,波美度42度為一級蜜,含水量為17%,可保存2年以上;41度為二級蜜,含水量為19%,保質期兩年;40度為三級蜜,含水量為 21%,保質期一年,濃度低于40度的蜂蜜禁止銷售。蜂蜜含水量越低,純度越高,不易發酵變質,存放時間越長。
然而,并不是所有蜂蜜都是天然優質蜜。前幾年,中國蜂產品協會開展的一項蜂蜜檢測結果顯示,網絡銷量較好的28款蜂蜜中,有13款存在摻假問題。為了制定蜂蜜真假判定標準體系,行業內也是阻力重重,蜂蜜造假問題的嚴重性可見一斑。正因為如此,中國消費者熱衷于購買進口蜂蜜,愿意花比國產蜂蜜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購買新西蘭、澳洲等地的進口蜂蜜,圖的就是“買個放心”。
可是,我們不禁要問,《本草綱目》里記載的“生則性涼;熟則性溫;甘而和平;柔而濡澤;緩可去急;和可致中”的蜂蜜,難道不是國產的嗎?難道中國就生產不出讓人放心的好蜂蜜嗎?
“蜂蜜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勤勞的小蜜蜂帶來的財富,好蜜源自美麗蜂場。平壩、麻江、梵凈山、雷山、赤水,這樣優美的地方,自然有甜美甘醇的蜂蜜。我們為蜂農帶去科技,也是品質的保障。”徐老一直致力于蜜蜂科研、美麗蜂場建設,談起自己對貴州蜂業的貢獻有一種溢于言表的自豪。據徐老介紹,2011年國家出臺了蜂蜜檢測新標準,與老國標相比,新國標增加了蜂蜜的定義,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由此可知,蜂蜜是天然物質,而經過化學工藝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質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不能稱為“蜂蜜”。對蜂蜜的感官要求也進行了規定,稱蜂蜜應具有特有的滋味、氣味,無異味,常溫呈粘稠流體狀,或部分及全部結晶,不得含有蜂蜜肢體、幼蟲、蠟屑及正常視力可見雜質(含蠟屑巢蜜除外)。并修改了理化指標,增加了污染物限量,獸、農藥殘留限量等。
“認真做好蜜,就是認真做好人。”徐純記精華蜂業園接班人張煜其表示,將延續徐老對原料質量的嚴格要求,國家標準是對企業的激勵,任何檢測手段都是對產品的促進。他說有一次公司老總視察廠區,發現有一批存蜜,因為天氣原因出現了發酵現象,老總說要倒掉銷毀,有人認為價值70多萬的存蜜就這樣處理了很可惜,把它摻進新蜜中不也一樣?老總反問他:“如果這樣一瓶蜂蜜是你買回家,給你父母吃,你會愿意嗎?”那人無言以對。有這樣的良心做企業,還怕產品質量不過關嗎?
好蜂蜜,其實很簡單,這也是我們選擇徐純記系列蜂產品進入我們晚晴生活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