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威
人老了,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是身邊有人陪伴,是得到社會的關注。六盤水愛晚志愿服務大隊自成立起,就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務“空獨”老干活動中,讓老同志們快快樂樂、安安心心地享受晚年時光。
2016年3月5日,是第53個學雷鋒紀念日。作為六盤水愛晚志愿服務大隊市直分隊的一名志愿者,這天一大早,我和我的伙伴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志愿服務之行。踏著熟悉的路途,我的腦子里全是“空獨”老人的身影,有一段時間沒有來看望他們了,情形怎樣?我思量著加快了腳步,來到了獨居在家離休老干部鄭瑞清老人家里。
“鄭阿姨在嗎,彭醫生來給你檢查身體了。”一開門,鄭瑞清老人邁著蹣跚的步伐,踉蹌地走到門前,緊緊握住彭醫生的雙手,雖然老人神志已經不大清楚,甚至連自己姓什么也記不清了,但看到我們卻像見到久違的親人一樣歡欣雀悅。
鄭老是離休干部,老伴去世得早,過著獨居的生活。“鄭阿姨,您的血壓偏高了,要注意休息和飲食,平時菜里少放點鹽。”彭醫生給正在測血壓的鄭老說。在做了血壓、心臟及各項身體檢查后,彭醫生再三叮囑鄭老要按時吃藥,注意保養。
這里一忙完,我們一行人又匆匆趕到周品蓮老人家中,周老是離休干部無工作遺孀,一個人居住,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多種疾病,前幾年因腿傷癱瘓在床,家中經濟窘迫,她的精神狀態也一直不好,我們在開展活動中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積極協調,為周老申請了六盤水市特困老干部幫扶資金,周老因此而得到了每季度2000元的幫扶,這基本解決了老人的生活需求。
今天,再見到周老,我們都感到很欣慰,在與我們拉家常聊天,說到靠支架去戶外活動時,周老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一天下來,我們為8位老人進行了細致的免費檢查和健康指導。講授老人在日常鍛煉、飲食和用藥方面的健康知識,引導老人正確掌握常見病、多發病預防治療知識。這只是愛晚志愿服務活動小小的縮影,現在我們這支志愿隊伍已成為六盤水市志愿服務中不容小窺的力量。
急“空獨”老人之所急
創服務新路徑
人老了,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是身邊有人陪伴。
作為愛晚志愿隊伍中的一員,我深知六盤水市“空巢”、失能、失獨的離退休老干部不在少數。他們渴望身邊有人做伴,有人照料,有人安慰,空巢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地影響了老干部們的晚年生活質量。
對此,六盤水市委離退局拓寬視野,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法,在原來管理服務離退休干部的基礎上,勇于探索新的服務形式,嘗試利用社會資源,搭建志愿者平臺,在社會各界廣泛支持下,2013年6月創建了六盤水昱霖愛晚志愿服務大隊。如今我們這支愛晚志愿者服務的隊伍已達到200余人,我們的隊伍不僅僅只是老干工作者,其中也有教師、企業人員和在校學生。我們只希望我們的行動能給老人帶去一絲溫暖。
想“空獨”老人之所想
探服務新舉措
“沒有兒女,我們就是您的兒女。”
“以后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就給我們打電話。”
……
義診、健康知識宣講、節目展演,延續了多年的為老服務“老三樣”,眼下在我們這支愛晚志愿服務大隊中悄然發生著改變。“一刀切”已經很難讓人滿意了。
在了解了“空獨”老干部的需求后,我們針對老同志各自特點,量身定制了志愿服務內容。為的是跟上老人們不斷豐富的個性化需求。這話其實有這樣的潛臺詞: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需要上門服務,我們為他們買菜做飯、打掃衛生、陪同就醫……而行動方便的老人,則更希望有人陪護出行,我們就要求志愿者要三天一次電話問候、每周一次上門服務、急事隨叫隨到等志愿服務。高領老者更容易精神寂寞,于是我們著重提供心理關懷志愿服務,開展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為老干部讀報、陪老干部聊天等,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快樂生活。歲數稍小的,可能就更希望參與集體活動。
對于應急情況的處理,我們志愿大隊設立了熱線救助專線,發放應急聯系卡,特意組織一支應急救助志愿者隊伍,為老干部提供應急救助志愿服務,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困難。
回想這3年的志愿服務,我們這支隊伍不知不覺中已開展志愿服務500余人次,上門義診、過生日、幫助打掃衛生等120余次,組織集體外出活動15次,召開座談會5次。我們也越來越頻繁地走進老人們的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的一系列志愿服務行動贏得了社會和老干部的認可和好評。學雷鋒,做好事,我們將秉持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務“空獨”老干活動中去,讓老同志們快快樂樂、安安心心地享受晚年時光,不斷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實現空巢老人心有所依、情有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