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21世紀是以科技和人力資源為社會發展核心要素的世紀。在這個新時代,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科技的發展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科技的進步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依賴于教育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情況依賴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的高低。因此,當代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相應的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了;而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集中在教師專業素養的不斷完善和提升上。教師專業素養水平的高低,還決定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成敗。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化學 化學教師 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69
一、理解化學本質
化學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化學知識、化學過程和方法的層面上,就不是完整的化學教育。一個化學教師,要把化學知識講活、講準確、講全面,講到位,關鍵在于該教師對于化學本質的理解和對化學教育和實踐的深刻理解,他應該認識到以下方面:
1.化學教育不僅要超越化學“知識”領域,還要超越化學“過程”領域,即要強調“價值和態度”領域;
2.化學教育必須與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要將學生們已有的經驗和認知作為化學教學的起點;
3.認為基礎化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較高化學素養的公民。
我國化學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習者的化學素養。教學目標著眼于三個維度,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顯然,我們已從原來固守于“雙基”的傳統教育中走出來了,而且還特別關注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明確提出化學素養的目標。隨著學者對化學史、化學實驗、化學社會與生活研究的深入,對化學本質的認識將不斷深化。這些認識包括:化學知識具有可變性;化學知識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驗觀察、實驗數據的記錄、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和總結以及理性辯證和懷疑,但這些并非是全部;還有化學規律和理論在化學教學中有著不同的作用。化學家具有創造性;化學史揭示了化學發展的情況;化學是社會和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探究是化學知識形成的本質特征。初、高中化學課程都強調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探究的方法是多元的,其中充滿著創造性。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進行化學探究活動,實現知識的個人建構和社會建構的統一,增進對化學文化的體驗和理解,化學素養在化學探究過程中得到提高。
二、化學探究式教學
化學探究是化學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新課程改革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廣泛的重視,國內外也已經掀起了探究學習的熱潮。探究學習要求教師對化學本質有深刻的認識,教師不是把化學知識作為結果性知識來傳授,而是把化學當作一種過程,使學生在探究化學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化學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實驗、推理、假設、解釋、表達、交流中探究。教師和學生的“交互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得到實現。
化學教師要實施探究性教學,必須對化學教材中的內容、學生的學習、如何進行探究實踐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教師應精心設計探究計劃,對課程內容進行甄別,并選擇合適的內容與形式設計探究活動,根據學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識基礎和各種能力做出正確的估計,對探究過程作全面監測與指導,選擇和組織恰當的教學材料?;瘜W教師應該具有進行指導性提問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討論的能力,對探究結果實施科學的評價?;瘜W教師除了應具備探究的指導能力,還必須豐富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研究水平,掌握探究的各個環節,這樣才能在化學教學中順利地開展探究性教學。
三、化學綜合教學
化學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加強了多個學科(如物理、生物、數學等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了化學社會與生活的聯系,反映了當代科學出現的交叉、滲透和綜合的發展趨勢?;瘜W學科這一綜合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整體地認識生活與化學的關系的能力,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為培養綜合性創新型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化學教師首先要具備優化的化學知識結構,具有把化學知識整合起來理解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教師要發展學科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綜合成一個整體,并使學生能夠將知識與社會生活、環境保護等問題聯系起來,解釋并解決實際問題?;瘜W教師要具備多種教學策略和多種途徑,發揮化學課程的綜合功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盡量利用化學教材的體系與結構,充分體現教材本身對化學內容的綜合編排,形成對化學知識的整體認識;要利用知識的前后承接關系,運用化學知識的相互聯系,形成對知識間的整合,這種整合可以實現跨章節甚至跨年級知識間的綜合,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知識、能力和態度協調發展
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化學素養應包含四個方面:化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化學知識與技能、化學學習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以及對化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的理解。顯然,這四方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中學化學學習中應該得到協調發展,而不能是分裂的,更不是偏重或者只發展其中的某一部分。要想在四方面都做好,做到位,我們每一個化學教師都應該完善自己的化學學科知識,提高自身的各種教學技能(包括適應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信息分析處理能力、課堂駕馭能力等);要認同自己的化學教育工作,從心理接受并愛上這份職業,只有這樣的化學教師才能做到四個方面共同發展,在化學教學工作中才能得心應手。在化學新課程的實施教學中化學教師必須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而且更應該注重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關注;從以前的只關注化學教學結果過渡到既重過程也要重結果的教學。現階段的化學教師必須具備以上的專業素養,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知識、能力和態度協調發展,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符合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勇軍.論中學科學教師業務素質[J].當代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2]靳玉樂.新課程改革與創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