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民
【摘 要】朗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目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卻并不樂觀。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和相應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16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其重要內容,學生朗讀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對于語文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決定著學生閱讀效果的高低。朗讀是學生掌握書面語言的基本方式,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都要重視朗讀教學。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朗讀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通過研究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提高朗讀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每位語文教師需認真研究的問題。
一、開展朗讀教學應當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練習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語言的美,同時還能加深學生的個人情感,學生通過抑揚頓挫朗讀,能夠將文章作者寫作時的中心思想完美地呈現出來,這也就成了一種理解知識重要的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的是,這些情感是要建立在普通話與對字詞句抓音準確等基本技能上的。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增強學生的基礎能力,并及時對學生中存在的方言進行糾正,同時強化學生的朗讀技巧。如在學生學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文時,由于這首現代詩歌具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與押韻性,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以前,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有關于詩歌朗讀的視頻,并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來感受到朗讀的情感,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反思,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糾正。
最后通過讓學生感受作者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人生態(tài)度的方式與方法,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向學生說明朗讀者在朗讀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朗讀方法與技巧。另外,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開展教學活動。
二、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
由于受到上課時間的限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成了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要求。這主要是由于朗讀教學在理論上來講具有規(guī)范性較強等特點,所以這也成了鍛煉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而這也離不開課堂情境。想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與朗讀技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應當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朗讀技巧與朗讀能力。如在學生學習《桃花源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白毛女》的片段,這主要是由于《桃花源記》所講述的是人們對于封建統(tǒng)治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現代學生由于對封建社會的剝削與壓迫沒有感性的認識,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也就不能讀出作者的寫作情感。而《白毛女》的片段則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來體會到人們生活悲慘的情況,同時還會讓學生感受到在封建統(tǒng)治下人們備受壓迫與剝削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就能將學生引導到這篇文章中,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再讓學生進行朗讀,也就能讓學生的朗讀情感更加的貼近于實際。
三、精心設計,加強技巧指導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朗讀看作是一種課型,設計明晰的、科學的教學思路,設計步驟清晰的課堂教學,有了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路,就有了創(chuàng)新的課型設計。讓學生充分地去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精妙之處。朗讀過程中,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學會在朗讀中調動情感。情感的表達離不開朗讀技巧的運用,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對學生進行朗讀基本技巧的指導,如停延的處理、重音位置的確定、顯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語氣的表達、借助語調的抑揚頓挫增強語言的表現力等。
如:朱自清的《春》寫出了春風溫暖、柔和的特點,但是春風的這一特點,作者是通過觸覺、嗅覺、聽覺表現出來的。對于這樣一幅充滿春天氣息、充滿春的活力的畫面,老師在朗讀指導時就要提醒學生不僅要注意停頓、速度、節(jié)奏,更要注意語調、語氣。讓學生通過朗讀,去體會春風在作者筆下是有形、有色、有味、有情、有感的,而這些,教師只有通過精心指導學生去多朗讀幾遍,才能讀出味來。
四、積極開展朗讀比賽活動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促進學生朗讀積極性的發(fā)揮,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初中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開展朗讀比賽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朗讀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朗讀比賽活動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短小的時間開展,比如,在教學一些詩歌內容的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詩歌朗讀比賽活動,比賽看哪個小組得分最高,以此方式提高小組成員的朗讀積極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專門抽出時間,讓學生自選內容、自選題材,開展班級間的朗讀比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五、明確目標,提高朗讀效果
朗讀不能亂讀,朗讀前要給學生明確的朗讀目標。初讀課文時,可要求學生讀準字詞、語句,讀通課文。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對于一些美文,要求學生不僅要讀出語音、節(jié)奏、語調,還要讀出感情、氣勢,把握好語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朗讀時體會出文章的美感,感受文章蘊含的情感。
總之,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朗讀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有效手段解決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朗讀教學效果,這對于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應當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胡鄭蓉.朗讀,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敲門磚[J].學周刊,2012(33).
[2]余勁梅.小學中年段語文朗讀教學四步驟———基于《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6).
[3]高珊.新課標下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