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春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是數學正確解題的前提和基礎,加強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不僅要求計算結果要正確,還要強調計算技巧與方法。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計算 算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83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注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進一步提高數學計算的準確性。”計算在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當前實現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數學教師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講清算理,掌握計算的法則
大綱強調,“筆算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據算理,掌握法則,再以法則指導計算”。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為什么要這樣算。如教學《用兩位數乘》,要使學生理解24×13的計算過程,24×13通過直觀圖使學生看到,就是求13個24連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的支數是多少即3個24是多少,再求10的支數是多少即10個24是多少,然后把兩個積加起來,從而讓學生知道,計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要分兩步乘,第三步是相加,這樣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通過例題教學,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訓練思維,探究計算的方法
(一)提供思路,教給思維方法
計算教學雖然以“算”為主,但也要強調算的“思路”。必要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過程。如在教第六冊混合運算74+100÷5×3時,可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順序,然后叫學生結合例題思考,并用符號勾畫出運算順序,并讓學生說出運算方法。
(二)加強直觀,重視操作、演示,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思維是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表象,概念,并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在操作時要讓學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語言表述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如第一冊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中配合直觀操作,突出計算規律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湊十”過程,邊動手,邊思考,用操作幫助思維,用思維指揮操作,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在學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盡快找到計算捷徑,形成靈活多變的計算技能。如:根據0和1在計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簡便算法的基礎上可進行口算,如240×300,110×60,又如102與78相乘積是多少?可引導學生探究:100×78+2×78=7800+156=7956,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重視估算,準確判斷,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在估算教學中,要認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進行準確判斷,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如693擴大8倍大約得多少?693×8應等于5544。要學生用估算的方法檢查積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首先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準確判斷,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積小于5600是正確的,從而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三、端正態度,培養計算的習慣
1.審題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迅速的前提。一要審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在聯系。二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審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和數據的特點,聯系運算性質和定律,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否通過分、合、轉換、省略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后才動手解題。
2.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要求按格式書寫,字跡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貼,保持作業的整齊美觀。
3.養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的保證。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首先要掌握好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再次要求學生切實掌握用估算來檢驗答案的正確程度。
四、加強訓練,提高計算的能力
(一)突出重點
如萬以內的加減法,練習的重點是進位和退位。要牢記加進位數和減退位數,難點是連續進位和退位;兩三位數的乘法要練習第二、第三部分積的對位;小數的計算則注意小數點位置的處理,加、減、除法強調小數點對齊,注意用“0”占位;簡便運算則重點練習運用定律、性質和湊整。因此,在組織訓練時必須明確為什么練,練什么,要求達到什么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打好基礎
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是筆算、估算、簡算的基礎,也是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據各年級對計算的要求,組織一系列的訓練,持之以恒,逐步熟練。教師要教給學生迅速觀察,判斷、湊整的能力。同時要加強乘、加的口算訓練,如兩位數乘三位數176×47,當用7去乘被乘數的十位時,還要加上6×7進上來的“4”,所以“7×7+4”這類的口算必須在教學之前加以訓練。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二、三位數的除法,試商是難點,如果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不過關,試商就困難。估算能力不強,試商也直接受到影響。
(三)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
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口算。簡算的基礎是運算性質和運算定律,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在小學四則運算中,幾種常用的簡算方法學生必須掌握,從而達到提高計算速度的要求。
(四)訓練要有層次,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
訓練形式要多樣化,游戲、競賽等更能激發學生訓練的熱情,維持訓練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從教學目標出發,精心設計教案、因材施教,就會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方面取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瞿利亞.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探索,《新課程》2015年5期.
[2]李月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思考,《關愛明天》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