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蕾
摘要:隨著國家對科技投入的加大,我國各個科研單位均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為提升科研單位競爭力,在單位內部管理中將PDCA管理模式應用其中,從而加強內部控制力度,促進科研單位的快速發展。文章將對科研單位內控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科研單位;內部控制;PDCA管理模式;應用
經筆者研究,目前科研單位在內部控制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內部控制意識不強、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到位等,據此將PDCA管理模式應用其中,便顯得十分重要。筆者將分別從: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現狀、科研單位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必要性、PDCA管理模式在科研單位內控管理中的有效應用,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現狀
經研究發現,目前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通常表現在:內部控制意識不強、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執行力不夠、預算管理缺失等四個方面,筆者將從這幾個部分來闡述。
(一)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因受傳統政治體制的影響,不少科研單位的管理理念并沒有隨著體制改革而轉變,在財務管控方面,內部控制意識不強。這種問題導致,在科研單位中常常忽略會計的工作,認為只要如同記流水賬一樣記錄好收入支出的賬冊就好,忽視了財務工作者的監管職能。由于科研單位長期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存在較大的管理安全隱患。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種種因素影響下,科研單位的財政支持往往不夠充足,這便導致了工作人員編制不足,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時候,無法科學合理的全面覆蓋單位的所有人員以及業務環境。部分科研單位雖然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和辦法,但缺少強有力的執行,制度落實過程中更加缺少監督人員。這種情況下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只是一座空殼,人員不足,執行能力不夠,造成一人多崗,無法相互制約、相互制衡。不僅僅工作過程會變得冗長同時因缺少制衡部門,作風腐敗的問題常又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科研單位人員貪污、挪用公款等問題的管控措施也不夠完善。
(三)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夠
財務人員是財政預算中最重要的執行因素,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影響著科研單位的工作水平,專業素質較高的財務人員能夠更有效的執行貫徹內部控制制度。現實中,科研單位內部會計核算一般比較簡單,大多是都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不參與單位的其他行政事務,使財務控制簡單與行政事務相脫節,財務人員的素質也無人評估,不利于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實施,另外在科研單位的財務工作大多是有單位主要管理者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雖然提高了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率,同時,弱化了外部監督力,缺少約束性機制。
(四)預算管理缺失
預算管理是使科研單位正常運轉的有效前提,在我國科研單位的預算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1.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基礎,但多數科研單位沒有建立預算管理機構,缺乏整體的規劃管理;2.部分科研單位因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財務人員為避免單位出現財政短缺的情況會將預算金額做大,預算喪失準確性,造成實際執行與預算總有偏差。
二、科研單位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施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PDCA循環不僅在質量管理體系中運用,也適用于一切循序漸進的管理工作。據筆者研究,目前科研單位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將PDCA管理模式應用到科研單位中,能解決內部控制的相關問題,有利于提高科研單位資金的應用效率,促進管理手段的有效創新,PDCA管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管理手段的單一性,從“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角度出發,實現管理性循環,真正實現了科研單位在穩中求勝,提高科研單位自身競爭力。
三、PDCA管理模式在科研單位內控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一)PDCA管理模式在內部管理中的應用
制定計劃是實施 PDCA 循環管理的第一步,主要內容包括: 制定內部控制管理目標、具體實施計劃及活動計劃。首先,制定內部控制計劃。按照預計要完成的目標及管理范圍,由管理組織制定出完整、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優化配置內部資源、進行檢查并記錄相關資料、嚴格檢驗及試驗、制定其他管理部門應采取的內控方案等內容,并對其制定出具體的要求與規定,以此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科研單位通過PDCA管理模式,構建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循環體系,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防止腐敗現象滋生,對科研單位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PDCA管理模式在財務預算中的應用
PDCA管理模式還可以應用到財務預算管理中,通過PDCA管理模式的應用,財務預算管理效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財務預算的過程中,科研單位要嚴肅監督預算工作同時控制資金支持,確保科研單位內部所有工作按合理的預算有序進行。另外,科研單位還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定期對管理員及作業隊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并和單位特點相結合,以提高單位管理者與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三)PDCA管理模式在執行結果中的應用
PDCA 循環管理的第三個階段的實施效果的檢查,效果檢查管理制度的制定與措施是以內控為依據,分別對管理進度和實際執行效果全面的進行檢查,其中包括驗證性、效果評估及效果檢查等內容,及制定的管理方案是否符合科研單位實際要求,這些都需要進行檢查后 才可下結論。通過分析,將PDCA管理模式應用到執行結果評判中,能對已完成情況與計劃管理目標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比較,以得出其可否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這對于科研單位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四)PDCA管理模式在管理漏洞中的應用
該階段是循環管理的最后階段,但也是進行下一個循環的開始,其起到承前啟后與銜接前后的作用,意味著結束與開始,同時該階段完成的質量也是下個階段順利循環的決定性前提,缺少分析與總結的階段,就缺少反思問題與總結經驗的過程,無法獲得經驗上的提升,不能及時的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甚至還可能導致下一循環蹈其覆轍,因此必須嚴格把握這一階段。
通過PDCA管理模式的應用,一方面可全面與綜合的分析執行結果,利用總結出來的經驗及時對內控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進行修正,通過分析本次循環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相應經驗,充分結合各項要求制定下一循環的實施方案;另一方面可全面落實前、中、后三個階段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對科研單位各部門內控管理執行效果進行檢驗,促進科研單位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PDCA 循環管理模式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及處理等四個階段,其緊密相聯又各自解決階段都出現的相應問題,以確保下一階段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取得更高的質量,在這樣的良性循環的過程中,實現內部控制的最大化,促進科研單位內部管理達到最佳值,因此,科研單位在內部控制管理中應積極充分的應用 PDCA 循環管理模式,以保證決策的執行及檢查總結過程和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王敏.PDCA循環在科研單位內部控制中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0).
[2]趙斌.PDCA在企業內部制度建設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1).
[3]陳蕾,許戰坡.淺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1(36).
(作者單位:鎮江市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