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逸
摘要:我國當前相當一部分企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由于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保工作也日漸得到了各界的重視。作為污染的主要源頭,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可以促進企業改善污染排放、節約資源消耗,讓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企業的環保情況。文章基于上述原因針對造紙業上市公司對我國環境信息披露現狀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企業比較少,進行環境披露的公司大多數集中在重污染行業。根據《關于對申請上市的企業和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規定》,重污染行業主要包括:化工、冶金采礦、火電、造紙、建材、釀造、石化和煤炭業。根據《2006新中國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3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環境事項的考慮》,注冊會計師審計時應特別關注重污染行業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或有負債。造紙行業屬于重污染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對環境的影響范圍相對較廣。因此,對造紙行業的環境信息的披露情況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樣本選取
本文研究樣本為2012年度深滬兩市造紙業上市公司。滬深兩市造紙業上市公司共有25家,剔除1家帶有ST的上市公司(ST宣紙),共24家樣本公司。其中滬市12家,深市12家。數據資料均來自于新浪財經板塊公布的上市公司2012年的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和環境報告書等資料的披露狀況進行統計說明。
二、披露方式分析
作為重污染行業之一,由于造紙業的污水排放等問題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社會各界對造紙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問題的關注度相對較高,使得造紙業上市公司更為注重環境信息披露問題。從數據分析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所有24家造紙業上市公司都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了環境信息披露,披露情況較好。
從披露方式來看,24家樣本公司都在年報中進行了環境信息披露,比例高達100%,而僅有3家樣本公司編制了獨立環境報告,披露比例僅有12.5%。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造紙業上市公司依然是使用年報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編制獨立環境報告的企業的比例還比較小。
這24樣本公司在不同披露方式下披露的環境相關信息如下:
(一)董事會報告
24家樣本公司有19家公司把董事會報告作為環境信息披露的途徑,披露的內容主要是:公司新型技術和節能減排達到指標說明,資金的使用情況及履行社會責任情況。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部分主要對企業的技術創新,研發投資及廢水廢氣的排放達標情況進行披露。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部分,主要是對企業環保體系的建立完善,經營過程中污染控制和治理情況,以及生產過程環保工作,實現文明生產情況的介紹。資金使用情況部分則是對企業環保投資情況及綠化工程投入情況的介紹。總的來說,董事會報告中的環境信息多以描述性信息為主,較為籠統,具體的定量信息較少。
(二)財務報表附注
24家造紙業樣本公司中有22家公司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了環境信息披露,比例達到91.67%。財務報表附注主要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包含了:對廢水廢物廢氣的處理情況的披露;對綠化費、排污費等費用的披露;國家對于環保事業補貼的披露。財務報表披露主要以定量信息為主,不同企業的披露內容各有不同,缺乏統一的標準。
三、披露內容分析
據筆者統計,24家造紙業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環境信息主要包括環境會計信息和環境績效信息。
(一)環境績效信息
董事會報告中是樣本環境績效信息的主要披露方式。環境績效信息主要是披露企業的環保業績。樣本公司大多通過定性披露的方式披露環保信息,即通過簡單的文字敘述來描述企業相關的環境績效信息,以對所披露的環境信息進行解釋和說明。據筆者統計環境信息披露中關于環境績效的部分應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的環境方針政策的披露;2.企業資源耗用、廢水廢氣等污染物排放及各環境指標達標率情況的披露;3.企業環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況及企業對環保工藝技術研發投資情況的披露;4.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及環境認證情況的披露。
具體的披露數量和比例見表3。
從統計可以發現70.83%的企業進行了環保方針政策的披露,一半數量的企業對排污達標和環保減排技術進行了披露,而對于環境認證的披露公司比例僅有20.83%。
(二)環境會計信息
樣本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可以概括為: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環境損益等。
造紙企業的環境資產的披露主要包括企業投入的環保設備等固定資產和企業環保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其中環境固定資產披露包括對廢渣再循環設備、廢氣減排設備、污水凈化設備等環保設備的披露。
關于環境負債的披露內容主要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企業所主動承擔的治理污染的責任而形成確定的或不確定的負債。
環境收入是指企業在保護環境活動中所獲得的收益,具體包括:所得稅等稅種免稅或減稅收入、利用“三廢”生產產品的收入以及因此享受到的對流轉稅、轉讓排污許可證收入、環保問題引發的罰款和賠付的部分、接受的用于企業環保的捐贈、國家頒發的對環保有突出貢獻的獎金以及國家撥付的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等。
環境費用是指企業在污染處理和環保過程中發生的支出中不能予以資本化的部分。環境費用的披露在樣本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中普遍涉及。企業的環境披露的環境費用主要包括:1.排污費、綠化費等環境治理費用;2.企業因違反環境保護法或因造成的環境污染而支付的罰款或賠款費用;3.其它相關的環境費用。
通過統計,具體披露數量比例如表4。
可以發現,所有的項目的披露比例都超過了50%,其中環境費用披露的比例最高,而環境資產的披露比例最低。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造紙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現狀的分析,可以發現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公眾對企業環保工作執行情況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造紙業上市公司全部進行了環境信息的披露工作。但是不難發現,樣本公司對環境信息的披露比較零散,未形成完整的披露體系。企業所進行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主要是在企業年度報告的董事會報告、報表附注進行,并且披露的定量信息較少,大多是定性信息。企業所披露的信息有利企業形象的較多,披露的信息內容具有明顯的傾向性。由此,筆者根據造紙業上市公司的情況總結出當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幾個主要特征:
1. 早期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渠道主要是年報,披露內容主要出現在董事會報告和財務報表附注中。隨著各界對企業環境信息的關注,出現更多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渠道,如:公司網站、獨立環境報告和新聞媒體等。但通過上述方式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企業占比仍然較低。定性和定量是我國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兩種主要方式,但因為國家環保部門未對環境信息披露內容形式進行統一的規定,不同公司間披露內容和質量差異相當大,企業之間所披露的環境信息難以比較,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環境信息的利用效率不高。
2. 我國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強制性約束,披露質量較低。由于上市公司對環境信息的披露需要產生一定的成本,且缺乏國家的強制性規定,大多數公司只是選擇性的披露部分環境信息,披露內容大部門只是國家強制披露的信息,國家未強制披露的信息則比較少。為維護單位形象,企業只公開披露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環境信息。因此,各界信息使用者難以獲得企業全面的環境信息,同時也難以全面評估企業的環境績效。
3. 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質量和有效性有待考證。審計我國上市公司年報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并沒有專門進行針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環境信息的考證審核。難以判斷出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環境信息的真偽性,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缺乏社會第三方監督,企業披露的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不難,因為我國的環境信息披露研究還尚不成熟,國家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法規、準則及制度尚未建立健全,還未建立完整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不容樂觀。這種狀況不利于企業妥善履行社會責任和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也不利于社會公眾及政府部門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更不利于我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因此在不斷建立健全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體制的基礎下,注重對我國環境會計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秦蕾.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2(36).
[2]韓雨南. 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初探[J].綠色財會,2013(03).
[3]王亞男,傅建設,馮燁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會計,2013(02).
(作者單位:南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