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摘要:在新形勢下,要推進我國農村財務系統的規范化管理,相關的會計工作人員就應該順應農村財務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更新工作方法,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整體效率。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受到農村信息化程度的制約,因此相關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模式的改革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環境,推行科學的改革方案。在推行財務規范化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著力提高相關人員的職業技能,提升會計電算化工作方法的應用效率,建立符合農村財務管理模式長期高效發展的會計財務工作體系。文章從我國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展開分析,不僅對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相應提出了推動財務信息化發展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財務管理;規范化;人員素質;信息化
在經濟全球化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新形勢下,推行農村財務管理模式規范化建設,會計工作者應該在集體經濟管理活動中加強財務模式透明化建設。在農村財務管理模式規范化建設活動中,鄉鎮政府領導應該重視農村財務管理活動中的風險控制,建立標準化的財務管理框架。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財會管理層應該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及職業素養,并且注重引進新型的會計工作體系,服務于財務規范化管理活動。會計管理層應該將周期工作的目標加以明確,并及時發現財務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以便督促財會人員實行漏洞的自檢及互相監督。
一、當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中存在的障礙
當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規劃化建設活動遇到了一些阻礙,財務管理的效率提高受到了客觀因素的制約。從根本上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基層人員的財務管理條件極大的影響了會計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的高低。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諸多困難,這也導致了農村財務管理體系不夠科學,未能形成規范化、完整化的財務管理與監督模式。
農村地區會計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普遍不夠高,在會計電算化運用上存在著一些障礙,會計基礎知識的掌握也不夠扎實。農村集體經濟中的出納普遍學歷不高,更不了解會計的專業知識,鄉鎮政府的經管站財會人員較農村文書學歷高些,但也存在著不是財會專業出身,甚至沒有會計證的問題,這一些客觀條件都決定了農村財務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不夠高,制約著會計財務的發展。當前農村財務管理活動中,負責人不重視會計軟件的更新與升級處理,導致會計表格制作與信息統計不夠準確,會計數據處理中往往會出現差錯。
另一方面,會計道德缺乏一定的體系建設,缺乏高效率監管機制也為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形成了一定阻礙。會計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有些甚至還沒有取得相關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導致在農村財務管理日常工作中業務分析不夠到位。當前的農村財務管理活動缺乏標準化會計工作制度建設,會計工作的集約化管理和透明化管理的效率也不夠高。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我國農村財務管理中傳統業務流程的弊端日益顯現,信息技術與管理深度融合程度不夠高,現行的會計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經濟體競爭模式變革的要求。
二、解決我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障礙的相關對策分析
(一)重視農村財務風險防控工作管理
重視農村財務管理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建立科學的財務監督程序,對每個月度的財務管理活動進行評價,進行月度財務管理狀況的風險識別,并根據財務報表中的風險問題,積極的進行規范處置和制度完善工作。強化農村財務管理的目標性建設,建立維持財務管理規范化的科學保障體系。財會人員應該不斷健全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安排專人負責每周的財務報告抽檢和數據核對工作。開展財務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財務管理活動中出現的錯誤,財會人員應該及時地上傳到公用信息平臺上,上傳的信息應該包括截屏和數據表格,提醒其他的財會人員在工作時更加注意。建立科學的農村財務管理保障體系,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開展財務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科學的財務預警系統,從而完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機制。在財務預警系統的建設中,財會人員應該定期向相關負責人進行工作匯報,并接受內部工作人員的合理監督。
(二)不斷推行財務管理模式柔性化建設
在農村財務管理規劃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推行財務管理范式的柔性化建設,由以財富為本的管理模式逐漸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模式。重點是加強對財會工作人員的思想改造,推動財會人員工作方式的規范化和專業化,實現管理模式的柔性化改革,并且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提高工作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及時發現在財務保障性活動中存在的漏洞。
努力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體化模式建設,各個工作環節的監督活動可以并行處理,強調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集成化建設,最終實現財務賬目及時報錯、及時處理和及時改正,逐漸解決農村財務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問題。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財會人員應該提高財務工作的靈活性,改變傳統財務工作中集權式的管理方式,而是采用相對分權式的財務統計方法。部門管理活動中,應該注重層次結構的深度建設,實現各個職能部門的溝通與合作,打破傳統財務管理活動中各個職能部門的界限,建立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的職能部門新關系。
(三)應當重視農村財務活動的日常工作層次管理
在財會部門日常工作管理活動中,應該重視層次管理,將財務監督的原則貫徹到各個財務管理的細節中去,實現各個工作環節的順利銜接。提升財務管理部門組織結構的工作效率,實現財務系統組織功能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實現財務管理活動中的業務處理、服務模式和工作理念的同步更新。
在查詢數據賬表系統建設中,財會人員應該根據原始憑證查詢、查詢收費憑證、查詢付款憑證和查詢轉賬憑證四個方面,開展日常性的會計票據的數目核對和文件信息的檢查工作。對于會計數據賬表和登記憑證數據的檢查,會計負責人應該做好監管,工作人員應該在周期內進行信息的全面檢查,從而及時找出會計數據信息收錄和處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對于會計日常工作報表和科目余額表這些重要的表格,一定要由會計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參與監督和管理。審核崗位的工作人員應該按照財務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并且按照規定的格式,準確、完整并且及時地將這些審查日志信息編制成記賬原始憑證。編制完成后,審核人員應該在記賬憑證信息核實確認無誤之后,將復核意見書和簽名后的記賬憑證,按照統一的格式打印出來,并且附上原始的憑證交給出納使用。
(四)應當重視農村財務活動的日常工作制度管理
農村財務人員的普遍素質不高決定了鄉鎮政府經管站必須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活動的日常管理。要明確責任分工,每個村集體經濟實體中設出納1人,另設現金保管1人,村支部書記和主任不得直接存放現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村集體的收入要及時上交鄉鎮政府經管站予以代存入帳,支出時再到鄉鎮政府經管站簽字出帳,村出納負責記錄流水日記帳,現金保管手中只留存少量現金,嚴禁坐收坐支現象的發生。
實行帳目月結制度,鄉鎮政府經管站要督促各村每月及時結清帳目,對本月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梳理入帳,并在各村醒目地方予以公示,可以有效防止村級帳目混亂,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對入帳單據的審定,杜絕“白條”。
嚴格執行重大事項申報制度,對村級財務活動中即將發生的大額支出,各村集體經濟單位予以提前申報,經鄉鎮政府批準,提交村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方可支出。鄉鎮政府經管站可根據各村集體經濟實際情況,直接為其設定具體限額,單筆支出超出限額的必須啟動重大事項申報程序。
(五)重視技術交流與先進工作經驗分享建設
以技術進步推動財務管理規劃化發現,并與其他鄉鎮政府兄弟單位進行密切合作,從技術交流的角度進行管理經驗的分享,然后針對自有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工作方式的改進。
在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建立以政府支持為主的財務促進模式,鼓勵鄉鎮地區的財會人員到地方市級單位去學習和深造,工作能力突出的財會人員還可以由鄉鎮政府安排到省級財政單位進行業務交流。在政府支持的環境下,推行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跨越式發展,能夠顯著提升財會工作體制改革的效率,激發財會人員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在工作中找到模式創新的方法,顯著提高財會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三、開展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中業務員素質提高的對策分析
在內部財會控制審計機制建設活動中,財會負責人應該完善服務質量的“獎罰”制度設計,對于日常財會工作中不出現失誤的人員進行一定的現金獎勵。并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對在農村財務管理崗位上踏實肯干的工作人員頒發先進獎狀,從樹立先進財會工作個人的角度,在財務管理環境中養成一種嚴謹認真、學習先進的工作作風。
由年青財會人員與年長工作人員結成“一幫一”的工作對子,并且要推行農村財會隊伍的年輕化建設。由年輕財會人員帶動年長工作人員的計算機學習,以便后者能盡快適應會計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年長的財會人員可以傳授管理會計工具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年輕財會人員盡快熟悉農村財會工作環境,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自身的財會工作,減少會計工作中出現的紕漏。財會工作人員應該懂得運用科技及相關的軟件,并且結合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制定財務管理與數據檢查的科學制度,實現應收賬款管理的安全性控制。會計部門負責人應該重視制定項目拓展上的投資設計,實現財會工作的高效運行。并且,在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活動中,應重視引進高素質人員,強調對于財會工作人力資源的投資,以實現財會人員業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四、結語
推行農村地區財務管理活動的規劃化建設,管理者應該對不同層次的財會工作人員進行勝任能力的考核,對于不符合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的人員,應該組織其接受技能培訓鍛煉,以便在相關的培訓活動中獲得能力的提升。鼓勵基層財會工作人員形成幫扶對子,并且要不斷推行財務工作模式的信息化建設,努力打造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模式。
參考文獻:
[1]彭興華.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策略——以四川省阿壩州為例[J].農村經濟,2011(06).
[2]張光涌,王化成,張偉華.廣義財務管理理論結構研究——以財務管理環境為起點的研究框架回顧與拓展[J].科學決策,2011(06).
[3]吳文軒,張兆國,劉曉霞,張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管理變革——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研究[J].會計研究,2009(03).
[4]陳明,張樹全,楊雪冰.農村財務管理及債務化解情況調查——以襄樊市襄陽區為例[J].地方財政研究,2010(05).
[5]何林生.農村村級財務管理問題研究——基于南平市的調查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0(12).
[6]周賢東.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以浙江省景寧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6(19).
[7]佟成生,許素蘭,李扣慶,梁淑屏.中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J].會計研究,2014(09).
[8]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基于中興通訊集團管理實踐[J].會計研究,2010(07).
(作者單位:鄒平縣臨池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