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要: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它所具有的監督作用,最大程度保證會計報表所體現的數據,和本單位的經營狀況真實可靠。我們可以通過內部審計來確保會計管理部門完整性和有效性,發揮內部審計委員會的重要功能。加強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中的治理,我們要明確管理者所負責任,強化管理者的法律意識,研讀國家行業法律法規,發揮內部審計的評價功能,理順管理部門的關系,提升會計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健全單位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各機構的治理能力。
關鍵詞:內部審計;會計失真;會計工作
在我國,內部審計和國家審計、社會審計為會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審計,它們的存在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監督系統。盡管三大審計都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因素,但內部審計的關注重點不同于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它對審計目標、標準和對審計人員專業能力的要求也大不相同,特別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作用也不一樣。筆者認為只有強化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才能有利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一、內部審計在現代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的作用
顧名思義,內部審計就是在相關單位為了預防出現職務故意和無意錯誤,采取的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和評價工作,用來及時發現會計信息失真隱患,內部審計有整套系統的、規范的方法,來評估和改善風險管理,幫助和促進審計單位實現最終目標。內部審計的作用在現代企事業單位的運營中至關重要,它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內部審計在會計工作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失真是指財務報告所表現的情況與原始憑證不一致產生的信息虛假,失真則不能正確反映真實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指標。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它所具有的監督作用,找出會計信息的錯誤,及時糾正錯誤,從監督和督促的角度,促使各級管理人員,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本單位的規章制度來工作。最大程度保證會計報表所體現的數據,和本單位的經營狀況真實可靠。
通過內部審計職能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本單位的會計風險,加強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內部審計的評價功能和咨詢功能的有效開展,可以通過改善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以咨詢的形式幫助管理層提供專業的信息服務,提供高層決策信息。內部審計部門為本單位的管理者,在單位系統內建立一個以監督督促為主,咨詢評價為輔的一個專業機構。
(二)內部審計的其它作用
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體現在其它幾個方面,具體的講:一是通過內部審計來確保會計管理部門完整性和有效性。隨著單位治理的科學性提高,各大單位為了規避風險提高管理效能,基本都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比如,在我國如果在企業上市時,證監會規定上市企業必須有內控部門,并且企業上市后所發布的財務信息,企業負責人要對所發布信息的真實性付法律責任,因此內部審計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二是通過內部審計來發揮內部審計委員會的重要功能。內部審計委員會的職能需要內部審計部門審計后的會計信息支持,而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獨立性,需要內部審計委員會的有力支持。它們是互相依存的關系,彼此缺一不可。同時,通過內部審計還可以為企業事業單位的外部審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減少外部審計的風險發生,使外部審計更有效率,審計結果更有預見性。
二、影響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治理中的主要因素
內部審計對會計信息治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如此,依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影響內部審計功能的發揮,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法規對內部審計覆蓋不全
內部審計雖然在我國執行了很多年,但是國家對內部審計針對性、專業性的法律法規沒有形成系統。對會計信息失真沒有明確的處罰主體,處罰主體的法律規定可操作性不強,沒有強烈的處罰后果預期,管理人員在具體操作時就沒有很強的執行力度,對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就會因為種種外界因素而不去認真執行,甚至管理人員自己也會參與其中,在會計資料和訂立合同的過程中有意打擦邊球,有目的的搞利益輸送,致使內部審計無法嚴密有效的發揮作用。
(二)上級部門對會計內部審計行業規范標準制定不全面
2003年國家相關部門對內部審計的定義和規范做出了最新的解釋,制定了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以及職業道德等相關規范。但是對新形勢下,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下的內部審計標準和方法,上級財政等部門行業指導沒有跟上,致使很多單位沒有形成具體的執行規范,每個單位仍然是以單位領導的指示在具體操作,失去了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規范性,審計結果可想而知。
(三)單位管理者對內部審計的不同認知,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管理者對待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內部審計在單位實際運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管理者對待內部審計信息提供者的態度不夠重視,則單位上下對其權威性就會輕視,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工作沒有方法有效展開。而會計信息失真又分為無意失真和故意失真,故意失真則大部分與實際控制著有關,甚至是管理者授意所為,這樣的會計信息失真都做了相應的偽裝和隱瞞,內部審計人員在這種環境下,監控職能根本不可能有效實現。
(四)內部審計人員的個人業務素質有限
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業務技能的高低,是否熟悉本單位的運作程序,和是否具有邏輯判斷能力,都是決定會計信息審計水平的先決條件,由于內部審計在很多單位不被重視,人員待遇較低,所以在這些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大多都是由業務水平不高,工作時間不長,不太具有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來操作。由于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加上會計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致使內部審計人員對會計審計,無法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三、加強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主要措施
提高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有效性,需要從政策、人員與法律意識等多個方面入手,具體如下。
(一)研讀國家行業法律法規,發揮內部審計的評價功能
國家對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雖然發布較早,但對行業指導作用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的,會計部門是企事業單位的高危地區,重點布防地區,由于內部審計部門不同于外部審計部門,他更注重于對本單位負責人提供信息,也就是評價功能,以防止規模錯誤的發生,所以審計部門應當對國家相關會計法律進行深入研究,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宣傳教育,明確責任主體,有針對性為管理層提供會計審計信息。
(二)理順管理部門的關系,提升會計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
理順管理部門的關系對內部審計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政府審計部門與社會審計部門除了對單位具有審計功能外,還具有指導內部審計人員的任務,通過財務專業審計人員的指導,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對會計信息失真的辨別作用極大。理順政府審計部門關系還有利于通過政府的審計部門,開展業務交流,人員交流,人員培訓等工作,強化了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三)明確管理者所負責任,強化管理者的法律意識
單位負責人對內部審計人員的重視與否,直接決定了他們在單位的受重視程度,和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通過上級主管部門對單位負責人、管理者進行政策宣傳和強化責任意識,通過明確責任有利于引起最高領導的重視,從而促進單位根據法律法規制定更加規范的審計制度,制定定期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內部評價標準的設立,以及審計程序和審計人員的職能范圍等做好規劃。
(四)健全單位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各機構的治理能力
相對完善的審計管理結構,包括內部審計部門、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部門隸屬于審計委員會能夠提高其工作地位,提高工作獨立性,其負責對象是最高管理當局,可以有效避免其它職能部門的工作干擾,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同時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解決可能出現的無意失真,確定故意失真,情況嚴重時可以直接匯報審計委員會,達到快速治理的時效性,通過提高審計人員的特別授權,可以快速有效治理會計信息的失真,及時反饋審計信息。
綜上所述,中國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各企業單位的經營形式也已經與國際接軌,會計內容也與以前有很大不同。內部審計部門應充分認識這些困難,加強與業務主管部門的業務交流和審計知識培訓,提高自身各項素質,同時引起單位負責人和各部門的重視和配合,健全各審計機構,提高審計人員的待遇,加強會計審計信息管理的披露,多種舉措共同實施,及時發現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不足之處,并能夠及時對負責人作出信息評價,從而實現內部審計的既定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文梅,蔡偉.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
[2]高迪.淺談內部審計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和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5(25).
[3]程蕓.內部控制環境視角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18).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禹城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