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裕波
歐美國家和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在知識庫的建設方面起步早,技術較為成熟,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建設與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僅是簡單地構建一個數字化系統就大功告成了,系統構建技術問題只是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建設系統工程的一個小環節。因此,從國內外高校知識庫的建設實踐中,我們應該重點借鑒的建設經驗應該是從頂層設計到組織分工、人員激勵、權益保障等一系列機制性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積極爭取政府和管理層的支持
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實踐涉及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經費、技術條件、資源建設等各方因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獲得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層的支持。只有充分發揮領導機構在高校知識庫建設中的頂層規劃和引導作用,統籌各方資源,才能真正推動我國大陸地區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建設。日本大學機構知識庫的構筑是在國立情報學研究所(NII)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美國在2007年底國會就通過了布什簽訂的研究成果強制性開放存取政策,并正式具備了法律效力。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等知識庫的建設也都得到了大型的國家項目支持。[1]我國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僅靠高校自身的物力和財力來建設知識庫,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建設應該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和項目資金的支持下,確保知識庫建設有序進行和可持續發展。[2]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發展規劃
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建設,無論是出于高校內部科研項目知識管理,還是作為國家層面的建設策略,都應該有長遠的設計和規劃。如我國臺灣地區就是在《建置機構學術成果典藏計劃》的規劃下指導各高校知識庫的建設,將全地區高校知識庫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先行試點,再逐步推進,最后形成全地區的高校知識庫聯盟。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又可以體現各高校的本體地位。我國高校進行科研項目知識庫實踐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既要考慮整體效益和局部效益,也要兼顧長遠效益和短期效益。在國家層面,要制定全國高校知識庫聯盟化發展方針,借鑒項目管理的思想,把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建設看成一個整體的、長期的系統工程。[3]具體到個別高校,也可以選擇一個研究單位或院系先行試點,再逐步擴展至全校。每個建設步驟必須與全校科研項目知識庫系統建設結合起來,考慮部分與整體功能的結合。
三、建立配套的制度標準體系
完善的制度是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不斷發展壯大的前提。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制度主要是指知識庫在內容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科研項目知識資源提交和質量管理制度、科研項目知識管理制度、元數據收割制度、內容再利用制度、隱性知識挖掘制度、知識保存制度和知識開放利用制度。[4]標準化是決定機構知識庫互操作機制、資源共享的關鍵問題,標準規范是機構知識庫建設的生命。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構建要選擇適合本機構的開源軟件系統,便于知識庫的內容能夠提供標準化的接口,被搜索引擎或檢索工具訪問。
四、組建知識庫管理機構和組織
目前國內外高校知識庫的建設基本上以高校圖書館作為主導機構,原因在于圖書館擁有高校最為豐富和集中的知識資源,也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信息管理人員。我國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建設也需要有明確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實施機構,但科研項目知識庫的建設由于其知識資源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以圖書館建設為主,而應該由科研管理部門牽頭和管理。高校科研主管部門負責全校科研項目工作的組織領導、項目申報、實施和科研系統管理,具有當仁不讓的先天優勢。
五、采取靈活的資源存繳策略
科研項目知識資源是科研項目知識庫的血脈,沒有類型豐富、組織有序的知識資源為基礎,知識庫就只是一個空殼。高校科研項目知識庫建立初期,科研人員出于對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的擔憂,往往對科研項目知識資源的提交心存疑慮。針對這種情況,知識庫可以適當地采取強制性資源提交政策,或者將科研項目知識資源呈繳機制與考核評獎機制掛鉤,提高資源提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應提供便捷性的資源提交程序,打破知識庫使用的技術壁壘,避免出現用戶因為無法掌握資源提交方法而放棄提交的狀況。也可以為科研項目知識庫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協助科研人員提交資源,包括格式轉換、文檔整理、著作權審核等,直至整個提交程序的完成等,為用戶節省精力和時間。當然,只有從根本上妥善解決科研人員最關心的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問題才是長遠之計。[5]
六、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服務
科研項目知識庫建成資源豐富、功能齊全的知識管理系統是知識庫建設的基礎,建成之后的使用,為科研人員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服務才是落腳點,因而需要完善科研項目知識庫的服務機制,為人們便捷安全地獲得知識服務保駕護航。澳大利亞高校知識庫為研究者提供了各個高校之間用于資源共享的統一的檢索工具。此外,還在知識庫頁面設立FAQ(常見問題解答)頁面,支持和輔助研究人員進行資源提交,同時解答知識產權、資源上傳保存、知識庫資源存儲情況、知識庫建設概況等問題。提供管理員聯系郵箱和文檔指南,幫助用戶正確合理上傳與使用知識庫庫資源。[6]在知識資源組織方面,采用按知識資源類型、學科、課題項目等組織方式;在知識檢索方面,提供主題、題名、作者、年度等多種檢索途徑,部分高校知識庫還采用了RSS或郵件訂閱方式向用戶提供最新的知識庫更新信息。
參考文獻:
[1]趙莉娜,徐春艷.國內外機構知識庫建設情況調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6):38-43.
[2]趙莉娜,徐春艷.國內外機構知識庫建設情況調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6):38-43.
[3] 張巧娜,孟雪梅.臺灣地區高校機構庫的建置發展及啟示[J].圖書與情報,2010(3):11-14.
[4]張宏勝.中美高校機構知識庫比較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4):111-113 [5]傅曄.TAIR對我國大陸高校機構知識庫建設的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2):78-81.
[6]陳琳.澳大利亞高校機構庫建設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1(5):128-132.
(作者單位:廣東省輸變電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