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梅 王飛 殷筱曄
對于博物館的定義有很多,其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機構,并向大眾開放。它為研究,教育和欣賞之目,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其環境的見物證。”各國的博物館由于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博物館的發展水平也不同,在此,主要選取博物館發展較好的美國,英國和法國來進行分析,
一、美國博物館的管理模式,人員構成及經費來源
關于對美國博物館研究的文獻有許多,其中段勇的《當代美國博物館》中對于美國博物館的管理模式等都有比較詳細的敘述,所以在此主要以這本書為主。
對于美國博物館,書內首先指出美國博物館數量眾多,種類復雜,其中私立非營利性博物館占65%,政府辦博物館占23.6%,高校博物館占10.4%,但美國的博物館,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建立以后都變成了事實上的“公有公營”的非營利性機構,代表著公眾利益的各博物館董事會對各管事物,尤其是資產都具有最高決策權。
1.管理體制
對于博物館的管理體制,由于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并沒有統一負責管理全國博物館的中央機構,但當代美國博物館的內部管理體制普遍都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董事會是博物館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它主要是起“保駕護航”的作用,“抓大放小”,比較超脫。博物館的日常事物均由館長全權負責,館長由董事會挑選和任命,館長可挑選和任命副館長,館長助理來協助館長分管工作。博物館內部可分為兩大部類:業務部類和經營管理部類。由于美國博物館董事會代表公共利益,因此董事會的成員一般都具有社會代表性,而成員數量則根據不同的博物館而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由于董事會要在經濟上保證博物館的正常運轉,所以成員多由富人組成,常被視為“富人俱樂部”。
2.美國博物館的管理者和人事制度
對于博物館中的管理者和人事制度,書中也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博物館的館長,過去一般由大學教授,學術界的專家和博物館的業務部門主管中挑選,但近年在挑選館長時,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更加注重其經營管理能力,并用優厚的待遇在世界范圍內吸引合適人選,所以許多沒有博物館相關背景的商業成功人士走上了關鍵崗位或擔任館長。
美國大多博物館都設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并積極將企業中有效的選人用人方式引入博物館。博物館也有意識的注重員工背景的多元化來對應美國社會的多元化特點,不同的部門對員工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美國博物館的義工對博物館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博物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義工都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精神,如美國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義工都需要經過嚴格篩選,錄用后都需要培訓一年才能正式上崗。
3.美國博物館的經費及來源
美國博物館資金的籌集一般以自身籌款為主,政府資助為輔。狐愛民對此也有比較系統的介紹,他指出,博物館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會員費收入,這是最普遍的一種籌措資金的方式,基本所有的博物館都實行這種會員制,會員費收入穩定,無限制條件,會員制也有利于挖掘會員中的潛在捐獻者。
(2)基金資助,包括政府基金資助和民間基金資助。政府通過非營利性基金會下發贊助,有計劃有重點的贊助博物館正常運轉,一般占博物館全年收入的10%—20%左右。各類民間基金的資助是當代美國博物館得以運行的基礎。博物館在使用基金時必須遵守相關的要求,只能使用基金本身所產生的部分利息和投資收益,不能動用基金本金。
(3)接受捐贈,包括政府稅收政策支持捐贈和公司,企業及個人的捐贈。美國政府的許多稅收政策都是很支持捐贈行為的,并且政府通過這些稅收手段,引導一定的社會資源捐給博物館,支持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公司,企業和個人的捐贈既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物,還可以是給博物館做義工,給博物館免費做宣傳等多種形式。
(4)經營收入,主要包括門票收入,銷售商品收入,其中銷售商品收入包括出售書籍明信片等的收入,舉辦展覽的收入,出售紀念品的收入,網絡銷售,餐飲收入等。
二、英國博物館的管理模式,人員構成及經費來源
英國作為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博物館事業也很發達。英國政府對于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的管理采取的是保持“一臂之距”的管理方法,張國超認為“一臂之距”在博物館中有兩層含義,一是國家對博物館撥款的間接管理,二是要求國家同時采取一種分權式的管理體制。劉世鳳指出,英國政府設置了統管全國文化事業的中央主管部門,但其只制定文化政策和財政撥款,并不直接管轄文化事業機構,具體的事物交由各類藝術委員會等中介機構負責,政府雖不直接管理,但仍通過撥款的方式在政策上加以協調,博物館的管理就是這種方式。同時,英國政府還通過博物館登記達標制度來規范博物館的行為,從而鼓勵博物館在各方面達到公認的基本標準,確保博物館的各項工作保持一定的水準。
劉世鳳還指出,英國博物館實行理事會制度,理事會成員主要是社會名流,專家學者等10到20名委員組成,理事會主要對藏品負責,制定大的發展規劃等,不直接參與博物館的日常管理工作,博物館的具體事務由館長負責。
對于英國博物館的資金來源,張國超認為是由政府和社會共同資助,其中來自政府的撥款一般可以占到50%以上,同時政府也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私營部門對博物館進行捐贈。其余部分則需要由博物館自行籌集,由社會贊助,社會資金的主要來源包括公司企業,基金會和信托基金,個人捐贈及會員費。
三、法國博物館的管理模式,人員構成和資金來源
法國是世界文化大國,要了解法國的博物館管理,首先應對法國的文化政策有一定的了解。王海東對法國的文化政策有比較詳細的敘述,他指出,法國是典型的國家主導型文化管理模式,法國對文化機構都是政府直接財政撥款,而非自負盈虧。同時,法國的文化政策模式大多都強調對本國文化產業的理性規劃。所以,法國的所有博物館的登記都由國家政府管理,即文化部下屬的博物館管理局統一進行管理。黃磊指出,現有的法國博物館根據隸屬和資金來源可分為三類:占絕大多數的公共博物館,隸屬于各級政府,經費主要是政府的財政撥款,工作人員為政府公務員;另有10%為各類協會所有的博物館,他們接受政府的資助,也接受政府的指導與監督;還有一些私立博物館,但對社會的影響并不大。
對于法國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培養,黃磊也有闡述,他指出,法國有為文化遺產行業培養專業人才的學校——法國國家文化遺產學院。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大學畢業生要通過激烈的競爭考試,接受專業的培訓后才能進入博物館,走上博物館的專業崗位。該學院自建校以來為博物館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法國博物館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贊助為輔,且政府的撥款為直接撥款,而不是通過中介組織完成,政府撥款一般占總資金來源的60%。但劉望春指出,近年來,由于經濟的低迷,公共事業費的縮減,政府對博物館的撥款有所減少,一些大型的博物館,如盧浮宮也開始探索新的資金來源,這增強了博物館的活力,促進了博物館的發展,這些資金來源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開發銷售出版物和衍生品,二是紛紛嘗試在海外建立分館,三是組織館藏珍品赴外國展出。
參考文獻:
[1]張國超,法英美三國博物館發展模式考察[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3-2
[2]段勇.當代美國博物館[M].科學出版社.2003:10(26-50)
[3]狐愛民.美國博物館資金來源研究[J].環球瞭望.2015.05
[4]張國超.法英美三國博物館發展發展模式考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3
[5]劉世鳳.英國政府“一臂之距”管理博物館[J].中國文物報.2013.10
[6]王海東.法國的文化政策及對中國的歷史啟示[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1.11
[7]黃磊.法國博物館管理體制、發展現狀的啟示[J].中國文物報.2005.7
[8]劉望春.法國博物館發展新態勢[J].中國文化報.2015.7
作者簡介:
郭艷梅(1991-),云南曲靖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王飛(1993-),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殷筱曄(1993-),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