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清
摘 要:目前,由婚姻擠壓帶來的“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錯位婚姻現象逐漸增多。婚姻擠壓對人們來說已不再是陌生詞匯,婚姻問題已成為人們所要面對的眾多人口問題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簡單來說,婚姻擠壓就是由于處于婚齡的男女數量失衡導致大量男性青年找不到老婆而成為人們俗稱的“光棍”。婚姻市場對男性青年人的“擠壓”現象在少數民族地區表現得更為明顯,比較來看,少數民族地區未婚男青年比例逐年增大,尤其是條件較差的處于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男性更難找到媳婦兒,所以少數民族大齡未婚男青年需要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婚姻擠壓;大齡未婚男青年;出生性別比
中圖分類號:C9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3-0044-03
一、婚姻擠壓的研究背景
婚姻擠壓是指在適婚年齡的男女兩性同期群中出現的數量不平衡現象,表現為男性相對不足或女性相對不足的現象,從而導致相對過剩的一方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成為所謂的“光棍”。在我國,婚姻擠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人口學特征,主要表現為適婚男性的相對過剩,據研究,2013年之后每年的男性過剩人口在10%以上,2015—2045年間達到15%以上,平均每年大約有120萬男性在婚姻市場找不到初婚對象。如此規模的婚姻擠壓現象,將會給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都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問題。
人口學對婚姻擠壓的研究多從人口學的宏觀視角出發,更加關注各項硬性的人口學指標和數據,如出生性別比、死亡率的性別差異、夫婦結婚年齡差等三項引起婚姻擠壓的重要參數指標;當然還有一些基礎參數指標,如出生率、死亡率和遷移率的變動等。本文將嘗試在人口學研究的基礎上,輔以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為主,輔以問卷調查,加入更多的文化與社會視角,希望能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這一現象。
婚姻擠壓也稱婚姻擁擠,綜合各方學者對婚姻擠壓的定義,筆者在本文將婚姻擠壓界定為:婚姻擠壓是指以一夫一妻制為前提,與常理中已達到結婚年齡的男女數量應該相等相悖,而出現符合婚齡男女比例失調,導致一部分男性或女性不能按一般的標準來擇偶,甚至出現部分人終身不能成婚的問題,這種婚姻市場緊張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婚姻擠壓”。相比較全國而言,少數民族地區的男性婚姻擠壓問題更為突出,主要集中于已達到結婚年齡的青壯年,所以本文最終選取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方祥鄉平祥村為調查地,將研究對象界定為25周歲以上的大齡未婚男青年。據筆者調查統計,22~49周歲的男性青年為10 669人,女性青年為3 937人,性別比為271.76,從中也可以看出方坪鄉男女比例失調的嚴重程度。
平祥村地處方祥鄉政府所在地,全鄉均位于雷公山腹地的崇山峻嶺之中,屬于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用水困難,交通極為不便。截至2013年底,全鄉人口總數5 907人,純農業人口高達5 700人,非農業人口207人。全鄉年人均純收入在625~865元的低收入人口3 109人,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5元以下)2 590人,5 699人年人均純收入在865元以下,這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平祥村總人口789人,除個別外來人員,全部為苗族。整個寨子建在山坡之上,下臨溪水,部分田地可以種植水稻,相比其他海拔更高的村寨,本村寨村民的生活條件要好很多。
二、平祥村少數民族男性青年婚姻擠壓現狀
據筆者調查,雷山縣在過去二十年間共出生男孩23 212人,女孩17 459人,出生性別比為132.94,遠高于自然的正常區間[103-107]。而1990—2001年十一年間,雷山縣的出生性別比更是高達161.06。如果我們把雷山縣的人口看作是封閉人口,在不考慮外部因素的情況下,這種極高的出生性別比,必然會造成婚姻市場上嚴重的男性擠壓。
具體到平祥村,雖然筆者在調查中沒有得到平祥村的出生性別比數據,但是根據所獲取的20歲以下男女人數,可以估算出大概的性別比情況。在平祥村,20歲以下男性共158人,且全部未婚;女性119人,已婚5人,總體性別比為132.77。除去已婚的5名女性,性別比為138.6,略高于全縣的平均水平。在今天先進的醫療衛生條件下,男嬰與女嬰的死亡率同樣很低,也就是在長大到婚配年齡的時候,性別比與出生性別比基本相同,從雷山縣與平祥村的數據對比中,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成年性別比與出生性別比基本持平,死亡率的性別差異對婚姻的影響是極為有限的。2002年以后的出生性別比開始迅速下降,到了2008年甚至已接近正常水平,但這一年齡段的男性由于婚姻梯度的存在仍會受到上一年齡段男性的嚴重擠壓,也就是年齡擠壓。當然,造成目前婚姻擠壓的并不是90后,因為他們剛剛開始進入婚齡。
那么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情況是否要樂觀一些呢?雖然調查中筆者沒有得到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出生性別比,但根據雷山縣法定年齡以上未婚人口統計應該能夠說明問題。通過統計,發現雷山縣法定年齡以上49歲以下未婚男性高達11 600人,而女性只有3 997人,出生性別比高達290.22,比20歲以下要高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20~30歲年齡段,再加上20歲和21歲的男性數據還存在缺失,所以實際性別比可能還要更高。同時,雖然筆者也沒有得到平祥村的未婚男女性別比,但據筆者統計,該村25歲以上大齡未婚男性高達64人,在當地普遍早婚的情況下,這一現象顯得極為突出,所以也成為遠近“知名”的光棍村。
出生性別比嚴重偏高是全國性的問題,在內地各省大部分漢族地區也比較嚴重,而這種情況在西南民族地區就更為嚴重,使得當地的婚姻擠壓現象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生活條件好,極大地吸引了民族地區的年輕女性,她們或以打工、或以直接出嫁的形式流向東部地區和城鎮地區,從而引起地域擠壓。截至2013年12月10日,雷山縣流出人口37 162人,平祥村所在的方祥鄉流出人口1 654人,平祥村流出人口217人,而這其中,未婚女性占了很大比例。當然,這些流出未婚女性并非全部外嫁,但近年來的數據顯示,未婚女性外嫁的數量在逐年增加。從人口流動的推拉理論來看,隨著中國經濟整體上的飛速發展,以及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放松,這種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現象。但人口流動成為婚姻擠壓的一個因素,從一定意義上來看,則獨具中國特色。
三、造成少數民族男性青年婚姻擠壓現象的原因
(一)出生性別比的嚴重失調
婚姻擠壓的生物學前提是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調,而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調的直接導火索是計劃生育的生育指標緊縮政策,雖然計劃生育不是內因,但確實是重要的外在壓力。從數據上看,出生性別比往往與孩次遞增成正相關。人為的胎兒性別選擇性流產,既是二孩及以上孩次出生性別比嚴重偏高的原因,也是二孩及以上孩次出生性別比遠高于一孩出生性別比的原因。除此,還存在瞞報等現象,雖然較少,但確實存在。如果沒有指標限制,自然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畢竟是利大于弊的,絕不能因為一些負面影響而放棄。
(二)計劃生育的壓力
由于計劃生育的外在壓力,使傳統生育文化的剛性影響和社會性別的不平等急劇凸現出來。在平祥村,同樣存在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具有強烈男性偏好的傳統生育文化,在經濟落后和缺乏基本社會保障的情況下,具有并堅持了相當的剛性,這是當地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調并導致婚姻擠壓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原因。從問卷和訪談的情況來看,平祥村100%的人希望一定要有一個男孩,而且村里幾乎沒有獨女戶,有少數幾家沒有兒子的也通過招贅的形式來延續家庭“香火”,達到養兒防老的目的。在他們看來,兒子不僅是一種經濟性力量,更是一種社會資本,直接關系到自己在寨子里的地位和聲望。
(三)適齡女性的外流
地域間巨大的經濟發展落差以及城鄉二元體制造成了一定數量的適齡女性外流,外流現象可遠可近,遠至東部及沿海地區,近至本地較為發達的城鎮,地域擠壓與階層擠壓并存。從全國范圍來看,受擠壓最為嚴重的都是邊遠地區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農村,平祥村就符合這樣的條件。在訪談中,很多村民都提到好多女孩子出去了就不愿意回來。那么,經濟貧困是造成當地男性婚姻擠壓的重要原因嗎?是也不是。可以說經濟貧困本身并不是問題,當貧困與整個政治體系聯系在一起時才成為問題,女性外流直接與體系的需求與拉動有關。當然,外流的不僅是女性,青年男性外出打工也十分普遍。但他們在流入地仍然處于社會最底層,女性向上流動的婚姻愿景,使得外出打工的男性在婚姻選擇中并沒有任何優勢。在平祥村,只有一戶為外來媳婦,但這一戶卻是寨子里最富有的,據說男主人屬于“有本事的”,在寨子里也算是風云人物。
(四)傳統“族內婚”的影響
除了這些普遍性因素之外,平祥村出現大量“光棍”,甚至成為縣里乃至整個地區都掛得上號的“光棍村”,還有很重要的“地方性”原因,那就是傳統通婚圈的影響和制約。在平祥村,李姓和吳姓是寨子里最大的姓氏,人數最多,但根據傳統,李姓與吳姓之間卻不能“開親”,也就是不能通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寨子內部婚姻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也就驅使本村女性向外村流動。而周邊村寨的性別比同樣很高,從婚姻流動的層面來看,就導致能夠流動到平祥村的女性十分有限。而如果當地能夠打破族內婚的限制,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男性的婚姻擠壓問題,但是作為遵守了幾百年的傳統文化,也不是說打破就能打破的,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平祥村的男性婚姻擠壓問題不會得到根本解決。
在調查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平祥村的大多數受訪對象都很反對“老夫少妻”,即使是年齡較大的也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好的婚姻男女雙方在年齡上應該大致相當才好,所以這也就增加了當地大齡男性通婚的難度。事實上,在平祥村還是存在個別的“老夫少妻”現象,只是大家對這種現象都予以恥笑。另外,當地人還非常反對“倒插門”,整個寨子有三戶沒有兒子的選擇了招贅,大部分人也對這種現象予以嘲笑。由此可見,當地人對“老夫少妻”和“倒插門”這兩種婚姻締結方式的否定,同樣降低了結婚的可能性,這也是傳統婚姻觀念的剛性所致。
平祥村共有826人,其中,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未婚女性共66人,38人登記為婚出(即離開本鄉鎮前往其他鄉鎮,在本鄉鎮登記為未婚,在其他鄉鎮登記為已婚),10人登記為搬出(即搬到本鄉鎮其他村),10人登記為遷出(即遷出本鄉鎮管轄地),余下8人中有4人外出打工4人年齡都在22歲以下,而該村25周歲以上的男光棍已接近70人,由此可見,當地男性婚姻擠壓問題的嚴重程度。
四、有效應對少數民族男性青年婚姻擠壓問題的措施
婚姻擠壓既會影響個人和家庭,又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此,應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政府和社會需要關注婚姻擠壓人群的工作和生活,同時需要盡可能幫他們創造交友的環境和機會。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交友節目和交友網站,相關部門更需要加強監管,切實保障受婚姻困擾人群的相對利益。
要想解決婚姻擠壓問題,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張維慶委員建議,要多宣傳男女平等,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從政府層面應該加大利益導向,對獨生子女戶、雙女戶予以社會保障;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從身體到心理,提高她們接受高素質教育的機會。所以要想從根本上阻止性別比的繼續偏高,必須改變導致性別比偏高的相關條件,即弱化男孩偏好,適當放寬生育政策。同時,禁止非醫學原因的性別鑒定。從出生性別比這一根本原因入手解決婚姻擠壓這一問題。
筆者希望提幾點建議,旨在前期預防并減緩少數民族男性青年婚姻擠壓問題的嚴重程度:
第一,國家應更加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從宏觀上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微觀上加強管理,杜絕少數民族地區子女小學畢業就不再上學外出打工的現象,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其對外的競爭力。
第二,將權力下放到各地區,由地區自發調節,根據自身優勢,發揮地區資源優勢,致富的同時減少人口大量外流,同時適當采取獎勵措施,鼓勵不同民族和族群之間的通婚,在一些重要節日組織未婚青年參加傳統節慶活動,借機提供交流機會,擴大通婚圈。
第三,從思想上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生育觀念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并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性別比失衡問題,這也是從根本上緩解婚姻擠壓的一條途徑。
第四,通過一些婚姻中介、交友節目,為當地青年提供更廣闊的擇偶空間選擇。
同其他市場相比,婚姻是個開放的市場,可以自發調節,但是要想在這個市場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婚配對象并不容易。當今社會上,沒房沒車的農村青年進入婚姻市場擇偶就好比到物價飛漲的菜市場沒帶足夠的錢一樣,要么選購打折處理的青菜,解決眼下問題,要么只能空手而歸。誰來拯救他們的婚姻,誰來關心他們的幸福,誰來擔心他們的未來……
關于婚姻擠壓現象對平祥村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影響,很明顯是與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調和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有關,很難對其做單獨的定性和研究。由于個人能力和時間限制,關于此問題未能做進一步的研究。所以,要對民族地區的男性婚姻擠壓問題做出較全面的描述和評價是很困難的,應該是一個多學科的系統工程,既要關注普遍性因素與影響,又要關注民族地區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素和影響。中國三十年來的高出生性別比,其嚴重后果開始顯露,已經開始引起國家政策層面的關注。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不僅需要準確的數據,而且要有足夠的人文關懷,因為,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參考文獻:
[1] 白志紅,李文鋼.佤族男性婚姻擠壓的社會性別研究——兼論及時調整制定邊境少數民族政策的重要性[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2,(11).
[2] 都世煒.農村高額婚姻消費研究——以豫西北W鄉為個案[D].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 栗志強.農村南方婚姻支付:性別比失衡背景下的農民婚姻策略——對豫北H鎮的田野考察[D].上海:上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 裴云,袁大為.計劃生育政策的歷史審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10).
[5] 張洪剛.從婚姻擠壓到“光棍”的認識誤區[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4).
[6] 李樹茁,姜全保,費爾德曼.性別歧視與人口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19.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