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朱天 李飛
摘 要: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何準確有效的進行礦產勘查是擺在地質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礦井地質勘查的進行主要是為了能夠獲取充分的精準度高的地質資料信息,找到對礦井采掘中對生產有著影響的一系列地質要素,以促使勘查程度得到較為顯著的提升,同時可使可采儲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達到礦井各方面的基本設計準求,確保能夠在安全的狀態下使得煤炭資源達到科學的最大限度的開采,接下來,文章針對礦井地質勘查特征及技術方法進行相關論述,望能夠對同行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礦井;地質勘查;特征;技術
隨著我國礦井建設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礦井地質勘查過程中所提供的資料與實際狀況有些并不相吻合,一些礦井在歷經幾年的采掘作業之后,前期開采的地段探明及資源掌控會逐漸的縮減。伴隨著采掘工程的快速擴增,可采區域面積及儲量會減少,礦井服務年限也會不斷地縮短,為此,除了需要定期地進行礦井地質勘查及深入的探究基礎上,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實施地質勘查。
1 礦井地質勘查基本任務及特征
1.1 礦井地質勘查基本任務
第一,建井初期,需要針對井筒、井底停車場、石門、聯絡巷等每一個位置的地質狀況與水文工程地質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第二,在設計新水平、新開拓區域前期,需要將具體的地質構造、資源儲存的地質狀況與水文工程地質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以使得勘查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第三,礦井開采的過程當中需要保證能夠第一時間將局部地質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第四,當礦井地質勘查位于殘采區的情況下,主要組織專門的鉆孔進行施工作業。
1.2 礦井地質勘查的特征
1.2.1具備繼承性與補充性
礦井地質勘查指的是在地質勘查的基本前提下開展的生產勘探活動,能夠有著非常充分的資料為采礦工程地質勘查進行有效的利用,在選用勘查方案的時候要盡量與資源勘查相統一的準則,可是,工作的重點是在補充勘查的工作方面。
1.2.2直接為采掘生產服務
當具體的勘查時間與勘查工程做好具體布置的情況下,需要兼顧到生產連續規劃與采掘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實際需求。
1.2.3具備針對性與局部性
礦井地質勘查一般是針對某一個專門的問題開展的一種作業,任務簡單、范圍較小,通常對于地質勘查報告的要求是比較低的,可是報告一定要保證簡潔精煉。
1.2.4具備顯著的優越性條件
礦井地質勘查過程當中,需要有豐富的勘查資源及井巷資源資料來參考,同時需要采用井下鉆探、巷探等各種先進的探查方式,同時做到井下井上工程的密切配合。
2 礦井地質勘查技術方法
礦井地質勘查技術方法中,較為常見的包含:地質填圖、巷深工程、鉆探等等。
2.1 地質填圖
地質填圖是地質測量的另一從中稱謂,是在進行勘探的基本前提下形成的一種根本性的技術方式,其運用的是地質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目的性的針對礦產區域實施的全方位的地表地質探究,是對天然露頭與人工露頭實施的實地性測量與相關描述,同時將得到的全部地質信號在遵循特定比例與統一技術準求的基礎上進行的地形圖的描繪,制定出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巖層綜合柱狀圖等等,為以后地質工作的開展供應非常重要的資料信息。
2.2 巷探工程
巷探工程采用的是礦井當中的巷道針對地質現象實施的一種探測,其在礦井地質工作中屬于一種非常多見的勘查技術方法,一般在沒有鉆探的狀況下,或者是鉆探未達到之前預期效果的情況下,但是由于生產的實際需求,我們可以選擇巷探這種技術方法。巷探工程具備專門的巷道、專門的延長運輸巷及布置的短探巷,主要是為礦井開采相關狀況實施的一種探測,對開拓巷道的具體設計及礦井的開采是非常方便的。此外,一巷多用的技術方法也是較為多見的,在間隔一定距離后進行階段石門的布置,經過挖掘的石門可以提前得到所需要的地質資料,同時也是今后生產中可以使用的巷道。
2.3 鉆探工程
鉆探是煤礦礦井生產勘探的重要手段,在不明斷裂或煤層尖滅等情況下,為查明煤層產狀而采用的勘探方法,鉆探探礦的特點是效率高費用低,較巷探工程更節省人力物力,并且對瓦斯、水也可探查。
3 礦井地質勘查技術在小型煤礦中的具體運用
通常,小型煤礦是沒有勘查階段之分的,可進行一次性勘查便可結束。
3.1 勘測方法的選用
小型煤礦一般情況下開采的深度非常淺的,其是對淺層的煤礦實施的具體評價,所以,可以從勘查區域外表的土質狀況來進行選擇,最大限度上顯現出地質填圖、山地工程、生產巷道的實質性作用,將巖心鉆探作為輔助方式,對煤礦深部進行有效的掌控。
3.2 勘查工程分布情況與密度
通常是由每層的具體形態及產狀來決定勘查工程所選擇的布置方式,一般情況下,地質構造復雜的情況下,會將勘察線布置方式作為最主要的一種,需要布置一條或者幾條的主導勘查線,將展現出地表剖面完整、不漏掉可采煤層作為基本的準則,有的情況下,為了對每層進行具體的比較,確定每層的具體層位,有的鉆孔是需要通過整體勘查區域的直至達到煤層的最底部。勘查線路大體上距離最密為250m,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將每層與地質構造掌控程度做出相應的提升。
3.3 勘查階段與施工工序
針對小型煤礦的勘查,是創建在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及普查的基本前提下的,以一次性完成為基本原則,工程施工作業當中,需要綜合勘查范圍內的地質狀況,挑選具備代表性的地域,對主導勘查線實施布置,以較密的勘查工程,來展現出煤層的具體地質構造狀況,通過系統性的分析探究之后,對整個勘查區域的煤層構造特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開展接下來的區域性地質勘查作業。
參考文獻:
[1]李增學主編.煤礦地質學[M].煤炭工業出版社,2009.
[2]毛惠隆,楊光輝.煤礦床工程地質勘查中巖石質量指標(RQD)存在問題的探討[J].中國煤炭地質,2010,(12):51-53.
[3]吳光亮.煤礦井下定向鉆孔在地質探測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75.
(作者單位:貴州省水城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