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周健 鎮江人,1982年生于江蘇宜興,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他是鎮江首位促進世界和諧友好使者、國家樂團客席、鎮江首屆“最高慈善義工獎”獲得者、全國公益基金會愛心大使、國家藝術等級考官、中國古箏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一直以來,“周藝教育”創始人蔣周健都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免費教貧困孩子學習古箏,另一個是資助困難家庭孩子上學。十載愛心路,風霜雨雪情,蔣周健成為鎮江首位中華兒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會愛心大使,他和他的團隊累計幫助貧困兒童上百人,組織的“高雅藝術慰問行”等公益活動受益人數達三千多人,個人參與義工服務累計超過一千多小時,向鎮江京口特殊教育中心、丹陽特殊教育學校、鎮江特殊教育中心、鎮江飛達光彩學校捐古箏、吉他等樂器五十余件,周藝公益班的學員有的已經考取古箏八級……這么多愛心稱號籠罩下的蔣周健老師,有著不同于大多數80后的成熟和熱情,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們的努力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音樂的陽光”,而這句樸素的話語就是支持他一路走到今天的信念。
音樂之花,在新天地里悄然綻放
初見在鎮江公益圈大名鼎鼎的蔣周健時,他的眼神干凈、聲音脆亮,言談中充滿了80后特有的朝氣與開朗,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個內心充滿童趣的陽光大男孩。
談起當初為何放棄已經小有成績的事業離開北京,回到家鄉創業,而后一發不可收拾地走上公益道路時,這個留著新潮發型的陽光大男孩攤了一下雙手,說: “到今年已經快要十年了?!睆闹醒胍魳穼W院畢業后,身為獨子的他毅然辭去北京高校的教師工作,回到家鄉的父母身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回到鎮江的他非常不適應,除了缺少大都市的音樂文化氛圍,更關鍵的是,原本信心滿滿的他接連投出去的簡歷全部石沉大海,現實迫使蔣周健不得不改變計劃,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由于資金有限,最初的周健文化藝術中心只是蔣周健家中的一個小房間。蔣周健既是老板又是員工,既是行政總監、藝術總監,又是唯一的老師。除了專心授課外,他還不遺余力地開始了自己一直期冀的古箏文化藝術推廣工作。社區廣場上,一張桌子、一臺電視、一沓宣傳單,雖然圍觀者寥寥無幾,但蔣周健沒有放棄,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就會搬著那套“裝備”,跑到大大小小的廣場上講起來。
在蔣周健看來,每個人都應該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哪怕是那些特殊的孩子。同樣,作為音樂人的他,也應該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音樂的陽光照射到更多的角落?!靶r候有個老師告訴我,音樂是有錢人的游戲?!被貞浧鹱约盒r候的學藝之路,蔣周健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感恩”二字,不論是啟蒙老師的悉心教誨,還是成長過程中他人給予的幫助,都堅定了他做公益的信念。
“周藝教育在實現藝術理想的道路上就是要在貧困的孩子中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靈魂,溫暖他們的心靈,為他們的成長和自我完善打開一扇門,并為他們的精神發育提供必備的精神食糧?!比缃?,蔣周健已在全市開設了五家連鎖培訓中心,并在北京、常州、蘇州等城市設立了分部,講授的課程從創業之初的古箏逐漸擴展到器樂、聲樂、理論、舞蹈、美術五大類,而他的公益課堂也從面向貧困家庭孩子的公益班擴大到特殊教育中心,還走近了未成年犯的身旁。
大愛鎮江,特教中心走來的“編外員工”
京口特教中心、丹陽特殊教育學校、丹陽最大的農民工子弟學校等機構都留下了蔣周健的身影,送教育、送樂器,蔣周健忙得不亦樂乎,不論是智障孩子、自閉癥兒童,還是家庭困難的孩子,在他的眼里都一樣可愛。從一點一點調整手勢到一句一句地教會樂譜,孩子們用心感受著蔣老師帶來的音樂樂趣。
周藝公益京口特教班建于2010年6月16日,此后每周一的下午,蔣周健都要從鎮江新區趕到鎮江市區京口特教中心。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再加上十幾分鐘的步行,整整四年,兩百多個下午,他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重復這條路,風雨無阻,為京口特教的孩子們免費上古箏課。蔣周健一直堅持著,將一學就忘、最初連最基本的按弦都記不清楚的殘障兒童,培養成了能完整彈奏古箏三級考試曲目的學員。談到自己的耐心付出,蔣周健說:“作為鎮江人,我有義務為需要藝術的孩子提供幫助?!?/p>
2012年,在鎮江“關愛殘障兒童,牽手共慶六一”活動現場,來自京口特教中心的十二名古箏班學員用心彈奏了一曲《上學歌》,來表達自己對熱心人的謝意。雖然他們的演奏不夠完美,但他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和感悟音樂,真正達到了音樂與內心的契合,現場掌聲經久不息。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蔣周健仍不勝唏噓:“當時我已經想放棄了,智障孩子學古箏,在全國也是非常罕見的,進度之慢超出了我的想象。然而活動現場,我給他們打拍子的時候,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在那一刻,我就決定不管多么困難,我也要用心教好這些孩子?!?/p>
四年的時間彈指一揮,蔣周健運用自己多年音樂教學心得,通過對特殊兒童進行音樂熏陶教育,運用音樂對情緒的天然影響作用,根據行為療法和潛意識開發等心理學原理,對兒童進行系統的音樂治療,讓他們在音樂活動的體驗過程中客服心理障礙,使得眾多的智障孩子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音樂,提高了生活品質。
有教無類,讓每一個孩子感受音樂魅力
和學生們在一起時,除了教學時的嚴謹要求,更多的時候,蔣周健就像一位大哥哥,耐心地聽學生們抱怨,為他們解答各種問題。
2013年,“周藝公益”開辦的公益古箏班走進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街道,免費招收了十名困難家庭兒童。這個培訓基地的建立,標志著鎮江民盟正式拉開了社區服務實踐活動的帷幕,也為民主黨派創造性地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拓展了一片新天地。
成立這個公益班最初的想法源于蔣周健自身的經歷。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蔣周健認識了筱景的父親,交流中得知筱景剛剛做了腦瘤手術,而這位父親又剛剛遭遇車禍,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頓時變得一貧如洗。原本只打算捐點款的蔣周健,突然想用他的專長幫助這位丹陽小姑娘??审憔暗纳眢w剛剛恢復,不方便來鎮江學習,蔣周健便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里。一年后,蔣周健的丹陽工作室正式成立,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筱景這個孩子,可由于當時沒有留聯系方式,要找到筱景并不容易。蔣周健發動親朋好友在丹陽知名的網絡論壇發帖尋找筱景,在好心人的愛心接力下,幾經輾轉,終于聯系上了筱景的父親。雖然由于筱景腦部動過手術,學習進展緩慢,但三年來,蔣周健依然堅持無償教授她古箏,圓了這個孩子的音樂之夢。
2014年6月,“周藝公益”將音樂課堂開進了監所,蔣周健做起了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音樂幫教工作,為失足孩子提供古箏教學。身為國家藝術考級考官的他,還積極籌備成立了監所特殊藝術考級點,使得16名問題少年有機會走進考場,和普通孩子一樣取得了全國藝術水平等級證書。也許,蔣周健和他的“周藝公益”最打動人的正是這種知行合一的力量,正如他所說:“一個人的偉大在于幫助自己身邊的人,最好的教育是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向善的種子,用生命影響生命,用愛激發愛?!?/p>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笔Y周健的公益行為源于一顆愛國為民的赤子之心。蔣周健不但在音樂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作為一名民盟盟員,他還時刻牢記著建言獻策、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使命。在文化支部中,蔣周健擔任著組織宣傳委員一職,積極組織各種活動,他還是“夢圓學?!钡墓歉蓭徒塘α俊C磕曛仃柟澓痛汗潱Y周健都會帶著自己的公益團隊前往鄉鎮敬老院慰問演出,他還資助了五名貧困家庭孩子,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藝術的根本在于用心去感受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并不斷創造新興之美?!眲傞_始,“周藝教育”的合伙人們對蔣周健很不滿意,覺得他用大量的時間去做公益而不管工作,對事業不負責任。但這兩年大家開始理解他,身邊的老師們也參與到愛心輔導中。受幫助的孩子雖然買不起昂貴的樂器,但他們更加勤奮努力,一遍遍地重復著枯燥的練習,用自己特殊的表達方式向更多人傳遞著感恩和愛。
有人曾問蔣周健為何堅持發展虧本的‘周藝公益,他說:“中國的知識分子有責任感、有勇氣、有擔當,要以做實事、做好事的工作方針,把這種傳統接過來、傳下去?!?015年10月,蔣周健為了進一步推動公益的發展,專門向民政局申請成立了“鎮江周藝公益服務中心”,他用行動踐行夢想,用音樂溫暖著孩子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