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在規模、結構、質量上發生了根本變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作為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隊伍尤其是人事干部素質事關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素質問題進行初步探索,以期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高校;人事干部;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3-0174-02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國家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馬小平所述,只有高效人事干部素質高,高校的師資力量才會不斷加強,教學水平才能穩步提高。高校人事干部應當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應當培養和塑造具有什么素質的高校人事干部就成為當前和今后高校健康、良好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目前,關于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素質方面的研究還鮮有報道。本文結合已有的關于高校人事干部所需具備的素質的相關研究,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的素質培養做一初步探討。總所周知,我國由多民族組成,而少數民族又多聚居于祖國邊疆地區。因此,對于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人事干部而言,他們又面臨著更復雜的境況。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不僅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責任,同時肩負著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和促進當地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任。因此,對于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人事干部素質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必須具備健康的思想政治素質
高校是培養祖國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如果高校人事干部思想政治素養都不過硬,很難想象能夠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我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作為我國高校的人事干部,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加深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同時學習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學習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鄧小平人才人事理論學習綱要》。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面對的情況更為復雜,因此要求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更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備敏銳的政治覺悟,明辨是非,能處理復雜情況,面對大是大非問題能做出正確判斷,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化建設有機融合到人事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去,具備一定科學文化素養、人文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將高校管理導向正確的軌道。
二、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要熟知少數民族政策,了解風俗民情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重要內容。對于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而言,他們無可避免地會接觸很多民族師生,很多工作也要依靠少數民族師生工才能順利開展,因此他們必須了解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了解國家制定的與少數民族教職員工相關的政策,認真貫徹執行相關的民族政策,同時了解和掌握少數民族師生生活和工作方面的特殊情況,心系各族師生,積極參與“手拉手”互助活動,與少數民族師生在和睦團結的大家庭內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為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必須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
人事工作內容越來越繁雜,涉及面越來越廣,其業務性和專業性越來越強,尤其是高校人事干部面對的都是文化素養相對較高的教職員工,這就對管理這些員工的高校人事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作為人事干部,必須學習和掌握人事管理,以及跟高校教職員工相關的法規,比如,《勞動法》《組織人事干部行為若干規定》、崗位制度法規、有關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識等,各高校還制定了各自的人事政策、法規及各項人事規章制度,作為管理者,這些內容都是高校人事干部必須認真掌握的,并且要定期開展人事管理相關的培訓工作,對相關人員進行崗位資格培訓和崗位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遵章辦事、依法管理。目前,自動化辦公系統早已在高校中普及,因此也要求高校人事干部必須學習計算機技能,能熟練應用自動化辦公系統。此外,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還要對相關基礎知識進行儲備,比如應當了解行政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才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以促進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四、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必須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但不管任何時候,都要牢記高校人事干部就是要為高校的全體教工做好服務工作,強化“公仆”和“服務”意識。有些人可能認為,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節奏緊張的時代背景下對高校的人事干部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切實際,但當今時代,競爭無處不在,高校辦學也必將面向市場,面對競爭。相信很多高校的教職員工已有所體會。高校的發展靠人才,高校的競爭也在于人才。少數民族地區多位于祖國的邊遠地區,人才引進相對要難,而人才流失卻較嚴重,建立高素質且穩定的教師隊伍,這就是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的首要重任。人事干部所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基層,但并不意味著人事干部就要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而是要以為廣大教職員工營建良好的工作氛圍為樂事,以更好地服務高校教學為己任。這就要求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人事干部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人文環境,尊重人,以人為本,讓教職員工舒心投入工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努力解決教職員工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注意調查民情,關心、尊敬和理解職工,做好國家以及自治區各項方針政策的上傳下達,做好高校師生民情的傳達工作,在工作上做到即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又在原則范圍內耐心細致地為師生員工排憂解難,真正做到熱心服務,既要培養現有人才,同時也要“筑巢引鳳”,吸引優秀人才,為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五、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人事干部還需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責任心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高校人事干部面對的都是素質相對較高的教職員工,工作中必然要與不同的員工進行協調溝通,這就必然要求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同時,高校人事干部還要養成定期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習新的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識,學習相關法規制度;學習先進經驗;學習人文知識,提高文學修養。要勝任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之職,除了具備上述素養之外,還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具備優秀的職業道德,講究原則、辦事公正、廉潔自律、以身作則等等。當然,人無完人,即使是高校人事干部也不能要求其具備所有優秀素質,但只要心中有此念,盡力做好,就算很優秀的高校人事干部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人事管理干部,難免有違規之舉,這就要求建立相應的法規制度予以限制,同時建立完備的監督機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高校人事管理進一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相信做到這些,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事干部的水平必將上升一大步,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發展也將得到進一步促進。
六、總結
內地高校于20世紀90年代末既已基本完成新校區建設和辦學基本條件的大幅度改善,已經進入全力推進內涵建設新階段,由于歷史和客觀原因,少數民族地區高等教育面臨著基礎差,底子薄等制約因素,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少數民族高校人事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內容,是高校內部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高校人事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決定著高校的競爭力,對高校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綜合國力的塑造都起著重要作用。作為從事高校人事管理的高校人事干部,他們的作用無疑非常重要,因此高校人事干部應具備比一般事業單位的干部更高的素養,還需通過各種措施,不斷提高人事干部素養,為少數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事業應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參考文獻:
[1] 馬小平.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具備的素質[J].科技經濟市場,2015,(8):102-103.
[2] 徐鑄德,劉念東.論高校人事干部素質培養[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67-68.
[3] 李寶林,王慶位.論高校人事干部應具備的素質[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2-13.
[4] 姚敏.淺談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人力資源管理,2013,(3):167-168.
[5] 張詩妍.淺議高校人事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赤子:上中旬,2015,(3):66-66.
[6] 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內部管理機制創新[J].民族教育研究,2003,(59):25-31.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