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于佳 俞燕
考級不僅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考級可以給琴童帶來目標感、階段感,如果考級通過了,還可以給孩子帶來成就感。
考級有利于增加琴童間的交流
很多琴童,特別是對于長時間上一對一個別授課的孩子,他們與其他學琴、教琴者缺少交流。沒有交流,家長就很難了解自己孩子學琴的真實水平到底處在什么位置。從這個角度看,考級為學琴的孩子與家長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同時也使家長了解了孩子學琴的進程與水平,這也是器樂考級最直接的社會意義。
考級有利于短期內提高琴童的學習能力
家長都嘗試過,每次考試前孩子會比較緊張,也比較用功。考級,也是一種考試,為了應對考級,孩子會加大練習的強度,練習的效率也比較高。
對于孩子來說,學琴缺少階段性,又沒有緊張與放松的周期,這種狀況容易讓孩子在學琴過程中產生懈怠感。考級可以有效地提供這種學習的階段感。
因此,在適當的情況下,參加考級對學琴是有很大好處的。需要提醒的是,在考級的過程中有三個“不要”:
不要把考級當成學琴的唯一目的
只有在孩子通過適度的努力就能通過考試的情況下,家長才可讓孩子參加考級,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琴的積極性。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考更高的級別、達到更高的水準,揠苗助長。孩子明明只有四級的水平,家長硬是要孩子參加六級的考試。貿然跳級報考,有很大風險。努力了一整年,萬一沒考過,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他后期的學琴。而且,過早將孩子擺在高級別的位置上,影響孩子對自己能力的真實判斷。
還有些琴行以琴童的級別制訂授課費,比如一級至三級每堂課收費100元,四級至六級每堂課收費150元,七級至九級每堂課收費200元。在利益的驅動下,琴行會鼓勵琴童不斷地參加考級,盡快提高琴童的級別,收取更高的授課費。
家長試想一下,任何人,如果在1年的時間里只練習兩首考級的曲目,即使只有五級的水準,但花上1年的時間練八級的曲目,也能考過。這不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總結,而是自欺欺人。
不要把考級當成衡量孩子學琴水平的唯一標準
學琴已經夠辛苦了,每天至少要花上1小時去練琴,還要面對這樣那樣的技術性難題。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在文化課學習上很自信,但在學琴過程中卻總感到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這種心理體驗會大大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
如果孩子在考級過程中再被判定“不合格”或“合格”,沒有達到他預期的“良好”或“優秀”,孩子的挫敗感會愈加強烈。考級的結果對他那本來就存在的退縮心理,無疑會雪上加霜。對失敗的承受力,不是在多次的失敗中培養起來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的自我形象,對結果的原因分析,孩子的個性化心理,等等。因此,家長不要把考級的結果當成衡量孩子學琴水平的唯一標準,讓孩子了解他目前所處的程度和將要努力的空間就足夠了。
不要每年參加考級
考級要不要每年參加?完全沒有必要。
大多數孩子每年可以升1級,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學琴1年達到一級程度,學4年達到四級程度。一般鋼琴、小提琴需要10年的學習時間才能達到十級水平。只有為數極少、音樂才能很高、有良好音樂教育條件的孩子才有可能每年升兩級。家長不要強行為孩子設立什么時候必須通過哪一個級別,考級的時間、級別完全由專業老師根據孩子學習能力的自然發展情況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