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摘要】中小型水庫是我國水利建設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人民群眾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使中小型水庫的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揮,中小型水庫的管理工作應向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分析了盤縣當前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的現狀,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方法;發展方向
前言
盤縣中小型水庫共有33座,總庫容2161萬立方米,分別位于盤縣20個鄉鎮,是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盤縣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之一。對整個盤縣鄉(鎮)發展、穩定和經濟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社會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水質需求越來越高,對水庫的綜合運用率越來越多,相應的對水庫的防洪、發電、供水、灌溉和養殖等綜合運用及最大化生態和產生經濟效益,必須通過科學的運行管理才能實現。若水庫管理粗放,最終導致各種安全隱患、利用率低、浪費水源等現象,特別是在安全方面,一旦出現事故,給當地的生命、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影響。
1、盤縣中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現狀
1.1 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運行正常。盤縣中小型水庫,多為修建于60至70年代的水庫,大部分工程都是邊勘查、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當時技術標準和規范不完善,施工設備簡陋,靠群眾運動和人海戰術修建,基建投資不足,頻繁停建、緩建,致使大部分水庫的建設從設計到施工都難以保證質量,給水庫留下了很多隱患,主要表現在:防洪標準低,大壩質量差,大壩結構不合理,抗震不達標,泄洪設施不健全等,形成了大量病險水庫。加上人為對植被的保護意識差,大量砍伐林木、開山炸石、開荒種地等,加劇了生態破壞及水土流失,減少水庫來水水源、庫容等,使水庫不能正常運行或停止運行。從1998年起至2012年,盤縣分年度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可發揮效益的中小型水庫全部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并通過上級驗收。如,盤縣水塘鎮躍進水庫,建于1959年,小型水庫,由于上游生態受到嚴重破壞,水庫從1970年開始運行至1985年泥沙淤滿,停止運行,并存在各種安全隱患。1990年至今,國家對上游進行了各部門的生態建設,上游生態環境改善趨于平衡,2010年至2011年,縣水務局對躍進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于2012年雨季正常蓄水,成為下游外山嵐村2000余人的生產、灌溉用水水源。如對盤縣平關鎮江浪河水庫,建設于1975年,上游為沙頁巖,植被差,受破壞嚴重,建成運行至1985年,已全部淤滿。經綜合測算,進行除險加固工作后,效益費用比小于1,效益不明顯,且上游土質條件及植被條件等,工程正常運行時間短,對江浪河水庫不進行除險加加固工程。
1.2 水庫管理體制不健全
水利管理單位的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我縣也是在這種大環境下開展對水庫的運行與管理工作,現已不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和綜合發展的主導思想。舊的管理體制,制約了大多數水利管理單位的發展,使水庫良好的資源不能發揮作用;部分中小型水庫管理單位既不像事業,也不像企業,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經費無來源,水庫處于低成本,低效率運行狀態;由于產權、體制、機制上的問題,造成水庫管理人員偏少,管理人員水平不高,管理技術落后,不利于水庫綜合發展和全面有效運行,運行過程僅局限于水庫存在,蓄水蓄滿,汛期安全等;技術資料與管理資料不全,管理體制不完善。
1.3 規范化管理嚴重滯后
33座中小型水庫中,有30座水庫缺少必要的監測設施,且受經費的限制,沒有正常開展大壩安全鑒定工作;沒有完整可行的水庫管理機制,僅限于人員在崗現象,工作沒有動力和積極性;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差,管理方法與思想落后,無法滿足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的要求。
1.4 水庫土地沒有確權劃界
僅有4座水庫進行了確權劃界工作。沒有進行確權劃界工作的29座水庫,常會因種種歷史問題、遺留問題、群眾問題等等,阻礙了水庫的開與利用,水庫沒能發揮應有的除供水以外的效益。另對水庫上游和周邊也不能進行有序管理,增加了水庫的污染程度、減少了水庫應有的使用壽命,不利于水庫正常及綜合運行。當地農民不認可水庫的土地使用權,經常侵占水庫用地、污染水源,也是水庫綜合發展的障礙。
1.5 水庫管理單位沒有水政執法權
由于歷史原因、確權沒有及時進行,當地群眾常會與水庫管理所及工作人員產生糾分,水為庫管理所很難自行完整處理水事糾紛。縣級水務局有水政執法人員,但由于執法人員不足、中小型水庫數量多分布廣且偏遠,不能及時地對每一個水庫的水事糾紛進行處理、明確處理等。
2、對盤縣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方法的建議
通過對盤縣各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多年調查的基礎上(1985-2015年),結合現在國家對水利發展的指導原則和盤縣各水庫實際綜合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2.1 明確中小型水庫管理的發展方向
要想做好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工作的責任重大,以預防為主應貫穿于水庫運行管理的全過程。以此來提高管理的主動性和科學性。只有做好水庫管理的預防工作,才能做到安全第一。(2)開展水庫標準化管理。做好技術資料管理工作。開展中小型水庫的標準化管理,從根本上減少水庫管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水庫的標準化管理應包含質量標準的管理和工作量標準的管理,各水庫自行確定,報上級審查通過,依據執行。做好技術資料的管理,以保證水庫管理工作的連續,對后續管理提供資料,對新建水庫提供經驗等,應重視的加強該項工作。(3)逐步實現管理的自動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動化已成為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的趨勢。它包括水工機電設備操作運行的自動化、大壩觀測的自動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自動化、程操作控制、各種記錄資料的自動收集整理、技術檔案管理和智能化和數字化等,應在方面投入足夠的資金和人力,與現代化管理接軌。
2.2 完善管理機制與培訓
各水庫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解決水庫無人管理或缺人管理的問題。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積極組織水庫管理人員參加相關的培訓,并運用于工作中。
2.3 按時對水庫進行檢查觀測和維修保養
水庫運行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看管、運行、檢查觀測、維護保養、安全鑒定、更新改造、除險加固直至工程報廢??垂苁侵笇λ畮爝M行看守和保護。避免工程受破壞。運行是指保證水庫配套設施的正常操作運行。如閘門啟閉機、機電設備、觀測設施等,只要保證這些設施的正常運行。水庫的其他設施也就自然處于運行狀態。檢查觀測作為工程管理的基礎。其目的是為了確定工程設備性能的完好程度。及時發現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的安全隱患。為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依據。為設備的更新改造、除險加固乃至報廢提供決策依據。維護保養是水庫運行管理的基本內容。即在工程設備處于完好狀態的情況下,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保持工程設備的美觀和完整,使工程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并且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對于閘門啟閉機、機電設備、觀測設施尤為重要。安全鑒定是在常規的工程檢查觀測、維護保養的基礎上。各水庫管理工作,要按時有序做好上述工作,確保水庫正常安全運行。
2.4 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執行
各水庫管理所要按照國家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的《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的要求編制防洪預案并報批。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在未除險加固之前。要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嚴禁帶病帶險按原標準運行。嚴禁人員進入水庫游泳等發生安全事故。
2.5 制定合理的水庫運行管理方案
各水庫雖進行了除險加固工程,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堅持安全在汛期是關鍵,非汛期也不能松懈和管理原則。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運行方案:在汛期水庫最多能蓄多少水、最高蓄水位是多少,在非常情況下應采取什么措施、如何控制水位,搶險隊伍落實、搶險物資準備、通信聯絡方式等等:非汛期水庫蓄水后應如何加強監管等一系列問題,確保水庫在任何時候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趙丹.關于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3,18:366.
[2]戈慧琴.淺談中小型水庫管理[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