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元
摘 要:我國西部地區現代遠程教育項目的開發與實施,對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文化基礎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它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向西部地區快速、大容量地傳送優秀教育教學資源以及各類教育信息,讓該地區的老師通過信息技術培訓和網絡學習,去“暢游”發達地區的學校,去學習他們的先進教育事例、優秀教育案例、優質課件等,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鄉村老師的視野,搭建了學習、鍛煉與提高的平臺。
關鍵詞:學習實踐;信息技術;農村;學科整合
如今,我們在農村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再是一如既往的粉筆加黑板的滯后狀況,我們的教室中也有了“班班通”。學生也同樣會在“班班通”中去領略新的教育模式帶來的快樂,搜集整理學習資料,建立自己的教育資源庫,去開辟屬于自己教育與學習的一片新天地。
在班班通及多媒體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近年來,由我承擔執教了幾節語文公開課。我把實踐課與平時的培訓學習、探究緊密聯系起來思考,我們從中看到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當然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一、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利于促進教學工作,寓教于樂,提高教學質量
農村傳統語文教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三有三無”,即有粉筆,有黑板,有教材;無教具,無學具,無資料。教學內容大多是抽象的,沒有形象直觀的教具輔助教學。由于受時空與理解力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很難超越時空、超越自我,進入到文章的靈魂深處,與文章產生共鳴,而給學生存留的只是大片想象的空間。如宗璞筆下的紫藤蘿像瀑布一般壯觀,顯露出無窮的生命力量,給身處逆境中的人們奮發向上的希望,可我們未曾見過此植物,何來由衷的啟迪與感嘆?我們跟隨著作者去了解黃河的波瀾壯闊、氣勢磅礴,可大家也未曾去過黃河,何來的驚心動魄?可憐的斑羚面臨種族滅絕的時刻,老羚羊為小羚羊搭建了一座美麗的生命之橋,可羚羊飛渡時的壯舉也只能通過文字去想象、去感受,從中獲得的感動又有多少呢?而今,我們老師在備課時,如饑似渴地坐在電腦旁,從網絡上獲得更多的文字、圖片、聲音、信息、影像等資料,再把這些資料有機組合起來,制作成一個有實用價值的課件,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直觀,創設情境,從比較直觀的圖片中去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這時我們可以“站”在黃河邊,去傾聽水的濤聲,感受它的豪邁氣勢;“親臨”崖谷去目睹老羚羊的偉大壯舉;領著學生去“遨游”太空,到“天上的街市”去散步……學生對這些直觀的影像特別感興趣,無需老師對課文內容作精細的分析與講解,學生都已經豁然貫通而為之一震了,思想受到了震撼,也得到了升華。學生學懂了,也樂學了,教學質量也就提高了。
二、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充分體現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有利于突破重難點
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教學實踐中,我先組織學生到多媒體教室上網搜集資料,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設置了幾個資料搜集任務,如喜歡歷史的學生就查閱一下文中所舉的舜、傅說、管夷吾等六個歷史人物的有關資料;喜歡音樂的學生就找一下能激勵人奮發向上的歌曲并記下歌詞;喜歡講故事的學生可查找一下有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現當代故事(如美國科學家的青蛙實驗)……當他們好不容易在廣闊無邊的資源庫中找到了自己所需資料時,都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把老師叫去分享勞動果實。我再教他們篩選、下載、整理、保存。我把他們的資料和我的綜合起來,制作成課件后,再一次組織學生到多媒體教室學習。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展示出來讓同學們分享時,心里無比的快樂,學習熱情高漲了許多,激發起了學習興趣,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使課堂組織形式不再單一,充分體現了多元化教學的優越性。
三、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有利于地方課程的開發
每當我們坐在電腦旁,打開有助于教學工作的網絡,里面的教學論文、課題研究、示范課例、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學習資源,星羅棋布,不斷進入你的視野,我們可以擇優下載,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自覺進行業務學習、技術培訓,從中增進教學理論知識,開闊視野,大幅度提高了教學業務水平,彌補了集中培訓學習這一形式的缺陷。
現行的教育要求開發地方課程,于是我們可以到本地各處去搜集圖片或到民間去采風拍下實景。
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的導師、助手,它方便、快捷,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第一,由于我們農村學校技術與經濟力量薄弱,對軟、硬件維護力量不足,多數設備已受破損,又得不到及時維修,使用時總會出現一些故障,不能正常運轉,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益。
第二,我們在進行學科整合時,常會顯得力不從心,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會束手無策。制作課件時只能進行一些較為簡單的操作,根本就滿足不了教學工作的所需,很難達到教學目的與要求。如果需要一個比較適用的課件,有時不得不從網上下載,稍作改動后再進行使用。因此需加強一下學科整合的技術指導與培訓,以便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讓我們真正做出屬于自己的東西,讓我們在工作中能得心應手,能更順利一些。
總之,我們要從科技迅猛發展中去洞察社會,去發現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然后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進行學科整合,不斷在教育工作中實踐、探索,讓自己的教育理念跟上時代步伐,培育出適應21世紀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彭蓉,李純武.信息技術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事例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