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偉 董效軍 曹磊

摘 要:建設智能電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能夠替代以及兼容利用,其基礎是構建共享信息以及開放系統模式。利用有效整合系統數據的手段,優化電網運行以及管理。智能電網將終端傳感器具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了,以此來讓電力用戶之間以及電網企業和電力用戶之間可以進行網絡互動,實時有效地雙向讀取具體數據信息,整體提高電網所具有的綜合效率。本文主要對電網智能調度運行管理進行分析探究,提出筆者的思考和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管理
智能電網是指采用智能化手段實現運行的電網,其基礎是通信速度非常快,并且雙向集成的網絡,有效利用了測量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采取先進控制方法、決策支持系統以及先進設備技術來使電網運行變得更加安全可靠以及經濟高效,同時實現環境友好、自愈以及兼容的電網構建目標,是促進我國電力建設事業往智能化方向的進一步改革。
1 對電網調度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1.1 信息管理缺乏統一性
電力系統各個部門所應用的軟件系統存在差異,從而對部門間的協調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門間進行的交流也產生了不一致問題,使得上層很難整理以及統一規劃不同部門傳達的信息,最終影響到電網工作效率,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智能電網實際調度運行管理工作的適應性。
1.2 各個部門的信息傳遞缺乏順暢性
對智能電網運行進行調度管理的時候,必須有機結合計算機以及電網調度,使之適應相應的工作。電力部門應該重視網絡的作用,可大部分電力調度管理依然單純使用計算機來完成業務流程工作。而在該業務流程中,參與電網調度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比較多,且僅僅依靠手工方式傳遞信息,導致工作效率顯著降低。
2 電網智能調度管理應用的關鍵技術
2.1 智能電網調度工作中的分級管理
分級管理是指按照電網分層特點,明確分工各個機構的責任以及權限,從而使調度具有統一性,各個電網調度機構能夠在自身具體管轄范圍里面實現電網管理的分工。我國通常把電網調度管理分成5個級別,即國家電網調度、地區調度、省調度、大區電網調度中心與各縣級調度所[1]。
2.2 電網調度應用的系統化管理技術
構建自動化系統的時候,必須遵循相應的建設原則,主要有系統穩定性原則、經濟性原則、技術先進性原則以及開放性原則。堅持合理的原則,有計劃地分階段實施,使自動化系統的構建和電網發展要求相符。對于信息管理以及傳達過程,必須遵循分級管理以及傳達的原則,有效采集電網調度過程中自動化系統里面的信息,保證信息控制與調度管轄范圍可以相互適應。
2.3 電網調度運行過程中的檢測技術
廣域網所使用的動態監測技術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面得到規模比較大的電力系統,給電力系統運行帶來了新途徑。其中動態監測技術突出特征為:①可以直接測量發電機功能;②能夠在固定的時間里面把電網動態數據傳至調度主站;③利用 GPS 技術得到同一時間段之內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來有效監測以及記錄電網數據。同時,利用GPS 監測數據能夠有效分析電網擾動,如果電網產生低頻,就會發出警告,從而提升電網安全性[2]。
只有科學有效地組織電網生產運行,才可以進一步優化電網調度工作。確保電網調度運行以及通信處理具有合理性,想要調度管理更加精益化,首先應該對下級調度進行有效的管理。調度精益化管理必須加強與各個下級電力部門的有效溝通,通過統一辦公設備進行信息共享以及交流,給上下級調度工作提供技術性保障。
此外,還必須增強用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存在的協調性,具體方法有:①注重電力行業以及各個社會企業間進行的業務,提升能源供求量,從而滿足社會實際資源需求量;②對電力企業以及用戶間存在的協調關系進行優化,保證能源可以被合理使用;③電力企業需要加強與國家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④對業務流程進行協調性管理,電網調度管理整個業務流程中,各個專業需要為業務提供專業知識,對于電網運行中繼電保護出現的問題,應用合理控制方案進行解決,從而減小電網運行面臨的安全風險。
電網實際運行中,可能產生停電問題,對于該現象,必須制定合理有效的檢修計劃,適當控制停電范圍,減小停電面積,從而確保整個電網供電水平[3]。對電網調度運行進行管理的時候,還需要通過在線監控手段,有效分析電網運行具體數據,從而適當減小電網運行所面臨的風險。對電網調度運行進行管理的時候,還需要把其分成多個層次進行管理,其中主要包含有信息集成層以及相應的應用服務層,如圖1所示為各層次圖,其中前者屬于信息集成層,而后者屬于應用服務層。
3 結束語
對電網智能調度以及運行進行管理,屬于技術含量非常高的管理工作,相比傳統調度管理,實現智能化的這種調度管理所獲得的信息量比較大,這對電網的有效運行非常有利。想要智能電網運行管理更加精益化,就應該對各方面的關系進行有效地協調,加強不同電力部門的協作力度,提升電網調度管理所具有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姚建國,楊勝春,高宗和,等.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發展趨勢展望[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13):7-11.
[2]錢靜,徐丹丹,蔣國棟,等.智能調度離線模型管理技術的深化研究[J].電網技術,2012,36(12):76-82.
[3]張宜忠.試論地區電網智能調度理論與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2015,(18):59-60.
(作者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巨野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