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文
摘 要 本文首先簡單回顧了專利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現狀,其次對影響專利因素進行了分析,最后,進一步指出了我國專利保護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以后的專利發展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專利 經濟增長 對策
中圖分類號:G306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78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t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ANG Xiaowen
Abstract In this paper,at firs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patent was briefly reviewed.Second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atent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atent protection in China was point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pat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Key words patent; economic growth; measures
1 專利與經濟增長研究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專利慢慢地成為生產力要素之一,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專利在經濟學方面的意義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國內外在研究專利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方面已經是一個熱點話題,同時已有諸多優秀的研究成果。
在國內專利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方面上,但是從經濟方面進行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而且尚處于初期階段。
(1)國內注重研究專利經濟效應。陳昌柏①運用我國1985年~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投資額、勞動力從業人數和專利授權數量的相關信息,針對專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行了測算。姜彩樓②認為經濟增長影響專利的產出,而專利產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則比較小。曾昭法和聶亞菲③通過采用修正模型研究專利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得出專利制度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的結論,且專利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長達三年的時滯性。④
(2)采用省際層面的經濟數據進行的研究。專利制度對不同區域的經濟增長影響差異很大,因此運用省際層面的經濟數據進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張繼紅和吳玉鳴⑤通過模型運用,對首都北京區域專利產出與經濟增長關聯機制進行了動態計量經濟分析。
由于每個國家的發展特點不同,差異性有時候會很大,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研究成果,國內很多研究在數據質量和結論成果上存在著一些缺陷。
2 影響專利因素分析
一般來說,專利的數量會受到以下因素影響:⑥(1)教育水平。內生增長理論一直強調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2)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程度會影響到專利的數量。經濟發展會對收入和新產品、新技術的需求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會影響到專利申請情況;經濟發展還會影響教育水平,而教育水平與個人的創新能力有直接關系;此外經濟發展還會通過公共設施、社會價值觀等因素來影響創新。(3)政府的科技投入。由于技術創新活動具有很高的風險,因此各國政府通常都會以公共財政的方式對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支持。(4)法律保護程度。法律保護對知識產權作用,已經有很多理論上的闡述。
3 我國專利保護的問題及對策
專利行政執法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在專利立法、機制建設、教育培訓、執法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進展。
3.1 我國專利行政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專利行政保護具有成本低、時效快等優點而備受人們喜愛,但是由于我國專利行政保護施行時間短,仍存在諸多問題:
(1)專利行政保護缺乏法律支持的有效手段。一是法律賦予行政部門就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進行調解的權力,但沒有授予其做出決定的權力。在賠償數額未達成調解協議情況下,當事人只能選擇司法途徑進行訴訟,訴訟時間往往較長。二是專利管理機關沒有對群體侵權以及反復侵權這些現象的主動查處的權利。
(2)自由裁量權過大。目前我國專利行政執法沒有統一的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這樣會存在同案不同審、同案不同罰的專利行政執法的可能。目前,管理部門把案件個數作為專利行政執法主體績效考評的主要指標,執法人員在對專利侵權案件的查處過程中,為追求案件數量,存在自由裁量權不公開、自由裁量權空間過大的可能性。
(3)專利行政保護能力欠佳。目前,大部分知識產權局承擔執法任務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足,而這些執法部門除承擔行政查處、糾紛調處以外,還要承擔立法及政策制定等工作,工作任務繁重,造成在行政執法上投入人員不足,陷入力度不夠的困境。現有的工作人員也存在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的現象,難以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進行重拳打擊。
(4)公眾法律意識淡薄、宣傳工作不到位。專利的專項執法行動一般涉及商場、藥店等人員密集的領域,而對于企事業單位而言,他們則是專利糾紛和專利侵權的最主要源頭,專利管理部門缺乏積極主動的工作措施。對比法院系統每年的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例的宣傳,而很少能夠看到有關專利行政保護的典型案例。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對專利行政保護程序不了解、不熟悉,每當專利出現糾紛時,大多數的企業通常會采取司法途徑的方式進行解決。
3.2 針對專利行政保護的建議
(1)盡快出臺我國專利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不斷規范專利行政的執法工作。大力宣傳基本知識,專利案件的處理力求保證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及時對外公布案件處理的結果,主動接受來自社會各界公眾的監督。
(2)明確專利管理部門行政執法的職能,以立法的形式,增加行政部門就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做出決定的權力,增加行政執法人員數量,賦予專利行政管理部門主動查處專利侵權糾紛的權力,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擴大專利行政執法權的權限。
(3)加大宣傳力度。推進我國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媒體的關注,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加強對國內外專利的監測分析,加大和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的合作;專利管理部門應結合我國知識產權重大事項,制定宣傳計劃,使知識產權宣傳逐步實現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4)提高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效能。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切實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能力。專利行政執法規程嚴格執行,進一步充實執法人員執法調查取證、證據保存、檔案管理設備,設置專門的糾紛調解場所,確保專利行政執法更加標準和規范。
3.3 專利司法保護存在的問題
(1)取證困難、周期長。程序具有復雜、時間長的特點,特別是在大范圍的專利侵權案件中,專利權人由于受到地方保護限制、資金困難、人員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取證過程往往需要花相當大的精力和克服諸多的困難去收集維權證據。而司法機關在審理專利侵權案件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程序和規則的限制,審批手續繁雜,往往耽誤了最佳時機,使證據遭到銷毀、轉移或不復存在,嚴重影響了司法保護的進度。
(2)訴訟成本非常高、受到賠償較低。在專利侵權案件中,由于侵權起止時間界定、侵權產品銷售數量等難以準確判斷,因此難以準確判斷出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這樣也會造成侵權處罰不夠嚴厲的后果,同時導致訴訟成本高、賠償低,專利權人的維權成本都難以得到補償。這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一方面,不少企業在侵權面前忍氣吞聲,放任侵權行為存在,另一方面,對侵權人的處罰小于因侵權而產生的非法收益,鼓勵僥幸心理的存在,極易導致出現重復侵權的現象。
(3)執行困難。由于監督機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執行的結果監督不力情況,導致審判結果執行難。特別是在異地執行的情況下,因受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異地處罰行為難以執行,從而影響了專利司法保護的權威。
(4)專利案件的司法資源沒有有效配置,有權管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各級法院過于分散。
3.4 我國專利司法保護的對策建議
(1)加強專利行政司法保護的協調配合。統一標準,保持執法和司法程序的基本原則、保護力度以及處理規則的協調一致,避免刻意規避某種程序;相互確認事實和結果,專利行政執法與司法程序要相互尊重,對于同一糾紛要避免作出相悖的認定;執行中的相互配合,加強日常行政執法與司法監督,相互配合與協作,強化審判執行管理。
(2)促進司法高效。專利糾紛案件越來越多,然而各地知識產權工作人員明顯不足,應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創新和加強審判流程管理,簡化工作流程,縮短審判時間;加強法院系統間的溝通協調,妥善解決異地執行難的問題。
4 結論
本文回顧了專利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現狀,對影響專利因素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指出了我國專利保護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注釋
① 陳昌柏.知識產權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② 姜彩樓.我國專利產出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2).
③ 曾昭法,聶亞菲.專利與我國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④ 劉華.專利制度與經濟增長:對中國專利制度運行績效的評估[J].中國軟科學,2002(10).
⑤ 張繼紅,吳玉鳴.專利產出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動態關聯機制分析[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7(2).
⑥ 張英.專利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省際面板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