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
體育教學中的安全事故,是指在學校組織的體育課、課外活動、運動訓練、比賽等過程中發生的致使學生受傷或死亡的傷害事故。這些事故不僅給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帶來終身的不幸和痛苦,而且均會對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故安全意識教育被提到議事日程。1996年起,我國確定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為“全國中學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提出的新課程的四條基本概念中把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第一條;新課標的五個學習領域中又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由此可見,教育部門對中學生安全問題愈發重視。但近年來,全國從上到下對中學生的保護我覺得有點矯枉過正了。稍有一點危險的項目在運動會中都被取消了,如:投擲項目只剩鉛球了,3000米及以上長跑項目沒了,甚至接力賽都有學校取消了,因為怕在交接棒的過程中戳傷身體。本文就是要對中學生體育安全事故進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那么,作為體育老師,怎樣才能盡量避免各種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體育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
1.體育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中起著教育、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安全事故的發生雖然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教師在教學中的職能因素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事故的發生。經本人長期參考文獻與觀察得出,因為教師的因素造成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1)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不足,對運動風險和傷害預判能力不足。特別是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未發生過嚴重的體育安全事故,并且對當前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不夠,因此對教學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完全沒有防備,一旦事故發生則不知所措。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現在體育教師大多采用練習為主的教學形式,有的老師中間擅自離開教學現場或做些與課堂無關的事,責任心較差。張華、王巖、劉棟梁等學者在分析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的原因中指出,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不足是主要原因。可見,具備較強的責任心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防范安全事故發生的首要因素。(2)在組織教學上,有些體育教師對體育運動規律不重視,準備活動不到位,課后的放松活動大多忽略。在課堂中對練習人數和場地安排不合理,尤其是投擲類項目練習安排不嚴謹,將極大提升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3)教學能力上: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對一些技術動作的講解不夠全面,示范不夠精確;安排的體育項目不適合學生當前的狀況,以及運動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等等;學習體操動作時教師在學生練習中的保護方法不當,這些都容易引發課堂安全事故的發生。
2.學生自身的因素
中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的發育還不成熟,對于運動風險的認知和防范意識較差,加上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烈,活潑好動,在體育活動中難免造成扭傷、挫傷甚至骨折等意外傷害。首要原因是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特別是男生,在運動過程中只追求體育運動的競爭性帶來的快樂,完全忽略了運動的危險性,嚴重缺乏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此外,體育課中不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準備活動,擅自進行危險動作的練習都可能導致意外發生。更有一些學生不遵守紀律,不聽從教師指揮,擅自行動或與同學打鬧。其次,學生的體質狀況不佳也是導致其在運動中受傷的原因之一。有些學生自身身體素質太差或者某些部位存有生理缺陷與疾病,而課堂教師不知情,使學生不能適應課堂安排的體育活動。第三,技術動作掌握不到位或者沒有按照老師要求練習,嘗試超出自己運動水平的練習;不遵守運動規則,嚴重違反體育道德也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另外,第三者造成的運動安全事故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這種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有的學生不聽從教師的指揮,逆向跑步,與迎面而來的學生發生碰撞,則非常容易造成摔傷、骨折;在進行激烈的球類比賽時,有些學生橫穿場地而被撞傷;在我校發生最多的是足球的大力射門,由于水平不到位,足球常常越過門框砸到跑道上的其他同學。雖然第三方的傷害是無意的,但其潛在的危險卻是巨大的,這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時時保持安全警惕,在人多的時候不要進行不能控制的器械運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環境物質的因素
良好的物質環境是保障學校體育安全開展的客觀條件。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器材、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和安全標準,一些器材有明顯的不安全因素;有些設備過于陳舊,比如有的露天器材在長期風吹日曬的環境里極易生銹、腐化,而學校為了應付檢查,總是刷上一層厚厚的油漆來掩蓋它的真實面貌,但其潛在的危險卻很大。學校體育場館、設備的管理維護不及時,造成運動場所縮小,學生的練習空間更加擁擠;過多的學生和有限的運動空間必然使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受到影響,體育教師的疏忽和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都極有可能導致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校內建筑、水、電、施工等因素對正在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生造成傷害;學校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或競賽時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未設醫務組等等。
4.學校管理的因素
學校在體育管理方面誘發的安全事故主要體現在對師生的體育安全教育不足,對體育設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事故的應急制度欠缺等。比如,學校對于學生每天進行體育活動使用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沒有定期檢查、保養的制度,造成無具體負責人管理的局面,導致器材設施存在一些未知的安全隱患。安全是健康的基本前提,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基本保障。學校體育管理部門對體育安全問題的疏忽,將會很大程度地影響教師和學生對安全意識的重視程度。此外,學校缺乏對體育教師安全事故應急方面的專業培訓或缺少專業的急救校醫,導致在意外發生時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緩解與保護,就不能將運動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5.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表現為: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過多高熱量和高脂肪,導致很多學生肥胖或超重;有的長輩過分溺愛使得學生的活動能力極差,這些因素都給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及學生的體育活動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此外,家長對體育活動的安全認識不足,或者說思想上重視,但實際上不知如何正確指導孩子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有的家長就干脆不讓孩子進行稍微有點危險的運動。另外,常常發生的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給眾多家長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害怕孩子在學校出現運動傷害,甚至到醫院開具虛假的疾病證明,來免上體育課或體育運動比賽,這樣的行為嚴重制約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體育教師應對各種安全隱患的措施
1.加強體育教師自身的法制觀念與安全意識
必須加強學習學校體育法制法規,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體育法》,提高體育教師的法制觀念,增強體育教師的安全責任感,樹立全心全意關心學生身體健康成長的良好作風,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學會應用法律手段保護學校與學生的合法權益。要明白體育安全事故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及對老師自身的發展與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帶來的重大影響。
2.給學生灌輸各種體育安全意識
體育教師必須教育學生對各種體育活動中的安全隱患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認識,做到對各項帶有危險因素的項目時時警惕與提防。用專門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座,認真講解各項體育活動的安全隱患及預防方法,并舉例說明怎樣在各種體育活動中保護自己。如在身體沖撞比較激烈的項目上,怎樣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一些遠距離運動,如足球、投擲項目,如何不傷害別人。同時,舉例說明一些安全事故引起的嚴重后果,來讓學生時時警惕,提前預防。對學生在運動中如何避免危險進行演練,熟練掌握在常見的運動環境中可能面臨的危險和預防措施。
3.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遵循體育教學規律
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對于本身有疾病與傷痛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讓學生做一些不適應個人(會加重疾病與損傷)的運動。其次,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的一個必要環節,要讓學生明白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在準備活動中通過集中注意力練習、慢跑、徒手操、游戲等方法,使學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運動,能適應體育課堂活動的基本要求。第三,依照各類運動項目的特點,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引導。第四,教師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之前,一定要充分檢查場地、器械安全狀況,對長久沒用的器材要親自實習,不能只看器械外表,盡量克服體育活動中所有不安全的因素。第五,強調并示范體育活動中的保護與自我保護動作,特別是體操運動項目,由于動作比較復雜與危險,在練習中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護與幫助,最好培養一批體育骨干,讓學生相互進行保護與幫助,這樣既能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又能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間的情感。
4.讓學生了解如何對常見的運動損傷進行簡單的預防與處理
對學生要進行“生命安全與運動損傷”的講座。對學生戶外死亡率最高的溺水,老師有責任讓學生了解各種溺水的原因以及對應的急救方法,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學生學習搶救溺水者的方法,包括水中施救與上岸后的搶救措施。另外,要學會辨別運動中常見的異常狀況,包括運動中的腹痛、胸悶、頭暈、嘔吐,并學會對應的處理方法,要讓學生學會對運動意外造成的挫傷、扭傷、脫臼、骨折等的應急措施。
5.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
生命在于運動。作為體育老師,首先要反對懶惰、家長溺愛與飲食不規律,這是造成學生肥胖與運動能力低下的三個重要因素,而肥胖與運動能力低下又是增加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所以老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三種因素是身體健康的大敵?!敖】档谝弧笔求w育課的重要指導宗旨,也是學生要達到的最終運動目標,要讓學生明白健康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盡量屏蔽一切有害身心健康的因素,培養正確的終身體育運動習慣。
綜上所述,在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安全意識淡薄與運動技能知識掌握不夠所造成的。因此,無論學校還是教師都要重視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安全意識與安全知識的教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加強責任心,把學生安全放在首位,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終身運動習慣與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只要學校、老師把安全預防工作做好,沒有不能組織的運動,也將沒有不能開展的活動,那么學校體育活動將會更加豐富多彩,學校體育教學也將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呂新.試析安全意識的增強與自我防護能力的提高[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10).
[2]郭艷菊,謝翔,彭峰林.中小學校體育安全事故成因及預防措施[J].體育科研,2012,33(1).
[3]胡莉萍,夏成前.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的運動損傷及安全教育[J].貴州體育科技,2004(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