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廷
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與學生課外閱讀有密切關系,課外閱讀可視為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但現在的學生普遍在此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獵奇性、消遣性,缺乏科學的指導,作為語文教師,我覺得有必要投入一些心力來指導好學生的課外閱讀。
目前,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如,從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上,學生們大多喜歡讀故事類、漫畫類書籍,而極少關注文學類、知識類書籍;學生們課外閱讀沒有明確的讀書計劃,走馬觀花,看書不動筆、不用心,不能進行有益營養的搜集、整理、消化、應用;更多的學生在寫完家庭作業后不是玩手機、上網,就是找小伙伴玩游戲,根本無興趣參與課外閱讀;不少家長忽視課外閱讀對學生綜合素養的促進作用,很少給孩子買課外書籍,而學生也大多認為課外書籍可看可不看,以完成作業免于老師的批評為“第一要務”,天天在“作業堆”中“疲于奔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語文教師再不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那學生多半會成為應試教育的工具,人才素質的全面發展也多半成了“一紙空談”。
如何引導學生來到課外閱讀這塊芳草地領略奇瑰美景、探秘獲知,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做通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重視課外閱讀的積極意義
我給每位對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疑義的家長都致電宣傳課外閱讀的好處,在課堂上也多次強調課外閱讀的裨益,使學生和家長們普遍認同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的積極意義,如開闊視野、儲備知識、提高審美能力、提升智商情商、有助于促進語文成績、規范品德修養等,建議學生及家長從思想上得以重視,從實踐上樂于落實。我也充分利用課堂上的空白時間對學生講述我的讀書心得,經常把近期所看的優秀作品共享于全班學生,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逐漸地體味到課外書刊的樂趣,我在網上細心搜集了上百部優秀作品對學生予以推薦,并倡議學生們盡量采取在線閱讀或下載閱讀、學生互換互借等免費方式來參與課外閱讀活動。
二、倚重家庭教育因素,鞏固學生課外閱讀成效
為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學習效果,我倡議學生和家長也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每天舍出半小時至一小時時間,學生和家長一起品讀優秀作品,學生和家長之間共同發表讀書感悟,又或者讓學生在閱讀后把作品中的精彩之處講給家長聽,這種形式實質上是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再次深化,在聊天、講述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記憶、理解,重新創造出來,對于提高課外閱讀學習效果、促化語文能力都具有莫大益處。
三、用圖書館的管理方法來發揮班級圖書角的功能
很多班級都有圖書角,但許多圖書角并未發揮期望功能。有的班級的圖書角僅存十余本書,學生對其中的內容早已耳熟能詳,又或者根本無興趣閱讀,學期初至學期尾,書籍根本沒更新過,圖書角實質上成為一種擺設。我班的圖書角簡直就像是一個微型圖書館,在我的發動下,學生們都能把自己的書奉獻出來,“館藏量”200余本,而且每月都在更新中。為了讓學生們更有效、更有序地享受閱讀樂趣,我與學生干部們把每本書都編上了“館藏號”,按序擺放,由學習委員充任“圖書管理員”之職,對書籍的管理實行登記制度。用圖書館的管理方法來發揮班級圖書角的功能。這樣一來,有效地彌補了學生書源之不足,管理混亂等問題,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了良好的便利條件。
四、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鞏固自學成果
學生的興趣往往具有很大的變動性,做事、學習都普遍存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為了保持、增進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我有計劃地組織了一些課堂語文活動來加以促化,如開展“我來講故事”、“配樂詩文朗誦會”、“語文主題班會”、“課外閱讀周記觀覽”、“語文大百科知識問答”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檢測學生的閱讀成果。
市面上、網絡中的書籍良莠不齊,為了保證學生閱讀方向的健康性,我每月都會向同學們建議有益讀物目錄,并建議他們在保證課業完成的基礎上,適時適量地選擇書刊閱讀,采取“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摘錄”與“隨感”相結合等多種閱讀方式,每周讀書筆記不少于兩篇,每周給家長講故事不少于兩次。
個人的進步可稱為其他學生效仿的榜樣,我每月都會進行一次讀書總結會,每學期都會給課外閱讀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以口頭表揚和證書鼓勵。讓學生形成持久的閱讀興趣,使之成為一種助其健康成長的好習慣。
總之,語文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使課外閱讀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精神、智慧食糧、課堂的有益補充、進步的階梯。語文教育要與時俱進,就要發揮語文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追趕時代、超越課堂,邁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
(作者單位:吉林省輝南縣輝南鎮永興小學)